洪山橋光餅[圖]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大舉侵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入閩殲敵,大獲全勝。當(dāng)戚軍南行前,為使行軍迅速,以面粉制成圓餅,中打一孔,串掛在戰(zhàn)士身上,作為行軍干糧。福州人民為了紀(jì)念戚公的豐功偉績,競相仿制,稱之為“光餅”,相沿成習(xí),成為福州人喜愛的食品。制作光餅開始時用鍋煎,以后改為貼爐,制出的光餅香松好吃。洪山橋為福州水陸交通要道,來往人多,光餅價廉耐饑,故購者甚多,每日供不應(yīng)求,隨制隨售,拈手尚有余熱,更受購者歡迎。因之“洪山橋光餅”揚(yáng)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