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演講稿(精選3篇)
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演講稿 篇1
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兘邮芪拿鞫Y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fā)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xiàn),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演講稿 篇2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表現(xiàn)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zhì)、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nèi)強個人素質(zhì)、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20xx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jié)”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jié)”,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jié)”。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yè)、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演講稿 篇3
開學以來,許多同學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爭當文明學生,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談吐儒雅、情趣高雅、舉止文雅”的潘小好學生。怎樣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呢?
首先,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測試,你能做到的請你高高地舉起你的右手。
你能每天早晨見到老師主動說:“老師,您早!”嗎?
你能每天中午見到老師熱情說:“老師,您好!”嗎?
你能每天放學時主動跟老師說:“老師,再見!”嗎?
你能遇到客人老師會微笑著說:“老師,您好!”嗎?
你在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會先喊“報告”經(jīng)老師同意后再進辦公室嗎?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要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禮讓時用“請”,得到了別人的幫助用“謝謝”,耽誤了別人,阻礙了他人時用“對不起”,原諒他人的過失、錯誤并得到了對方的道歉時用“沒關系”,初次見面、接起電話時用“您好”,與他人友好分手時“再見”。 文明是像二(3)班小朋友那樣,早晨見到老師都能彬彬有禮地說聲“老師,您早”;文明是像三(5)班的小朋友那樣,中午見到老師行鞠躬禮,并有禮貌地說“老師,您好”;文明是在學校碰到客人老師時,要像五(3)班的龔楚婷同學那樣親切而自然地說“老師,您好!”!拿魇且w現(xiàn)在嘴上的,要通過言語表達出來。文明,是能讓人聽到的。
接下來,我們再做一個小測試,能做到的請你開心地舉行你的右手。
你能每天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嗎?
你能彎下腰撿一撿紙屑并洗一洗手嗎?
你在洗手時會把水龍頭開小一些嗎?
你在排隊走路、食堂吃飯、會場開會時會保持安靜嗎?
你在上廁所的時候會做到“說話輕輕,不讓第三個人聽到嗎?”
你在上下樓梯時會靠右行嗎?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要體現(xiàn)在行動上的。在校園行走、上下樓梯要靠右行,做完操要安靜、有序地走到教室;每天要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并學會分類,看到別人亂扔垃圾時及時制止并教育他立即撿起來;到專用教室上課、去食堂吃飯、在走廊上行走的路上要做到走路輕輕,不奔跑,不追逐,不大聲喧嘩;在食堂用餐時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糧食,用餐完畢后要學會收拾殘余,保持餐桌整潔。文明就是舉行升旗儀式時要專心聽講,觀看文娛節(jié)目表演時要保持安靜、學會鼓掌表示感謝;文明就是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文明就是禮讓三分,到食堂用餐時,大同學要讓小朋友先走;離開會場時,大姐姐大哥哥要照顧小弟弟小妹妹;文明就是乘校車時,不搶位置,高年級同學主動坐到后排,幫助小同學拎書包等等。文明,是要讓人看到的。
文明是一種品質(zhì),文明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文明要做小事做起。讓我們?nèi)w學生馬上行動起來,相互監(jiān)督,共同促進,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使我們潘家小學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愿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人人爭做文雅的潘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