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升旗儀式發(fā)言稿(通用3篇)
國慶節(jié)升旗儀式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校長,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里,我們滿懷喜悅的心情在這里歡聚一堂,舉辦迎國慶校園歌曲合唱展演活動,共同慶祝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
我們今天舉辦這次活動,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落實xx市《全國藝術教育實驗縣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學生藝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為了保證這次活動的圓滿成功,全市上下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扎實的準備,各學校藝術教師組織學生認真排練,我們還組織評審組深入到全市55所學校進行了嚴格的評審和細致的評選,通過評審,局直學校共產(chǎn)生市直第三小學、市一初中等6支代表隊,鄉(xiāng)鎮(zhèn)學校共產(chǎn)生曲梁鎮(zhèn)五虎廟小學、茍?zhí)面?zhèn)小劉寨小學等10支代表隊參加今天的展演活動。在評審過程中大隗、來集,袁莊和岳村中心校也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自舉行了不同形式的藝術節(jié)展演活動,各學校展示藝術教育成果,也充分調(diào)動了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
今天這次活動,我們很榮幸的請到了全國著名的幾位專家教授,希望專家教授為我市學校合唱團的培訓工作提出寶貴意見,我們的藝術教育工作者要認真聆聽專家的點評,也希望你們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刻苦鉆研業(yè)務,不斷提升藝術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美育修養(yǎng)。
最后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祝愿本次迎國慶校園歌曲合唱展演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國慶節(jié)升旗儀式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轉眼間開學已將近過去一個月,寶貝在老師們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下越來越懂事、乖巧,這些與您的積極配合是分不開的。望今后我們繼續(xù)共同努力,為寶貝們的健康成長進一步做好家園共育工作,謝謝!
接教育局通知,我園根據(jù)國務院規(guī)定:國慶節(jié)放假時間:10月1日——10月7日,共8天;10月8日、9日正常上課。
“十·一”假期結束后,我園將對作息時間進行調(diào)整,具體時間調(diào)整如下:
時間段
入園時間
離園時間
上午
7:40—8:15
11:00—11:20
下午
13:30—14:00
16:30—17:00
為了共同為寶貝們營造一個良好的保教環(huán)境,請您務必配合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為了寶貝們的安全,保障孩子在園一日生活的質量,請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持卡接送您的孩子。
2、為了及時了解幼兒的身體狀況,請您每天早晨入園時在門口積極配合我們的老師讓孩子接受晨檢。
3、為了不影響寶貝們的在園教育活動,如您是在接送時間外帶寶貝入園,請您委托保安內(nèi)線聯(lián)系老師。請勿擅闖教室,以免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
4、為了安全起見,請您在送寶貝入園前仔細檢查寶貝的口袋和書包里是否攜帶危險物品(釘子、小刀等鋒利物品),如有攜帶請給予收回,以免造成傷害。
謝謝合作!
如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國慶節(jié)升旗儀式發(fā)言稿 篇3
各位敬愛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初中部1708班的劉宗彥,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好習慣益終生”。首先,我給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谟變簣@能學到什么東西呢?’獲獎老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后安安靜靜地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講明了兒時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有多重要。這其實就是我們孫校長所倡導的同升“新三好”教育理念。早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態(tài)度。好習慣從“早”開始。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盡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面包,然后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yǎng)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yè)績。堅持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執(zhí)著。好習慣從“堅持”開始。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堅持每天清晨默讀墻上的好詞、佳句,為他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時仍堅持每天演算數(shù)學題,以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達爾文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觀察大自然的機會,為他的科研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當然,還有我們的學長:姚志毅同學,20__年,他從同升初中直升本校高中,短短三年,他刻苦堅持刷了638套高考題,今年終于考入復旦大學工科實驗班,實現(xiàn)了他的同升夢想。由此可見,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好習慣養(yǎng)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你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
修養(yǎng)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素質。好習慣從“好修養(yǎng)”開始。同學們,“良好的習慣和修養(yǎng)是人的第二身份”。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我們需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準則,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力克制自己,與不良習慣說再見。當然,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或拋棄一種壞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嚴格要求自己以外,我們也離不開老師、父母、同學的幫助與監(jiān)督。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候,我們的一些具體人生觀、世界觀還不完善,我們應該給自己(或者讓老師、家長幫助我們)制訂一些學習的規(guī)章制度,如上學不遲到、上課認真聽講,獨立完成并按時交納作業(yè)、有節(jié)制的看電視和文明上網(wǎng)等;針對自己明顯不足的行為習慣訂好明確的整改要求,如見到老師行禮問好、自覺維護校園的整潔美觀和良好的學習氛圍等等。提到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我最后想談下“垃圾分類”。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扔一次垃圾,心靈就蒙上一層灰塵;撿1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所以我們不但要樂于撿垃圾,更要學會垃圾分類。同學們,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堅持垃圾分類20年,就會有一代人從出生就生活在垃圾分類的環(huán)境里。對他們來說,垃圾分類不需要適應,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生活方式,就像私家車出行一樣。甚至于,他們可能都無法想象沒有垃圾分類的時代,就像我們無法想象沒有紅綠燈的時代。因此,垃圾分類是一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也是一種新時尚,我們作為同升學子,要從思想上高度認同“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種理念,自覺養(yǎng)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好習慣,大力推崇和贊美“垃圾分類”的行為,這不但是一種好修養(yǎng)、習慣,更是一種高素質的表現(xiàn)。
大事是品格,小事是素質,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多一種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同學們,就讓好習慣成就我們精彩的人生,幫助我們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吧!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