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全體語文教師大會講話稿
通過初中語文教材的學習,通過高中必修課和選修課課內閱讀資源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各類文體的閱讀方法,如散文怎么讀,進一步分為寫人的散文怎么讀,詠物的散文怎么讀,寫景的散文怎么讀,敘事的散文怎么讀,議論的散文怎么讀;小說怎么說,怎么欣賞,怎么積累;詩歌怎么讀,怎么欣賞,有哪些必備的手法要積累?文言文怎么讀,怎么積累?重點在哪里?
但課內閱讀某種文體的數(shù)量非常有限,小說不過10多篇,詩歌不過幾十首,文言文不過一二十篇,僅靠這幾篇詩文,只能獲得閱讀方法、有限的積累、基本的閱讀能力,而要擁有小說、散文、詩歌和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僅學習這幾篇閱讀例文是遠遠不夠的。課內這幾篇例文,只能給我們提供各種文體的閱讀方法和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能力要想進一步提升,要想獲得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閱讀必須向課外延伸、拓展。
如初中新課標開列出來的初中生課外閱讀清單:有《水滸傳》 《西游記》 《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長篇小說,《朝花夕拾》等散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童話、寓言故事,《名人傳》等小說傳記作品,《繁星•春水》等詩歌作品,《昆蟲記》等科普讀物,還有現(xiàn)當代中外短篇小說也要有所涉獵,初中高年級還要看《水滸傳》《西游記》等作品的解讀文章、評議文章,還要加進自己的思考。
再如古代詩歌閱讀,必須在課外一首詩一首詩的閱讀、理解、背誦,對十大類古代詩歌都有足夠的積累,對詩歌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都有感性的認識,還要讀一讀唐詩、宋詞等的鑒賞文章,看名家怎么解析評論古代詩歌的。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和鑒賞的要求是“在閱讀和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其中的第十條對高中學生課外閱讀規(guī)定了具體的要求: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欣賞能力,才能使自己變成一個有高雅的藝術情趣的人,當然也才能豐富同學們的人生閱歷,豐富同學們的人生經(jīng)驗,提高同學們的理論思維水平。
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人約瑟夫•布羅茨基曾說過:“鄙視書、不讀書是一種罪過。”1996年克林頓政府針對美國學生閱讀能力普遍下降的嚴峻情況,拿出15億美元在全美動員100萬中小學生參加閱讀挑戰(zhàn)活動。一個把不進行課外閱讀上升到一種罪過,一個把課外閱讀搞成政府行為,可見課外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作用有多大。
構建大語文觀,全面提高我們同學的人文素養(yǎng),第二個方面的做法是引導學生把“研究自己與研究他人相結合”。
我們語文老師要引導和幫助、教會同學們研究自己,研究青春期成長中的學生自己,進而研究身邊的人,研究身邊的親人,研究身邊的同學,研究社會上的人,還要研究中外歷史名人,研究中外當代名人。
同學們每個自我個體,都是人生經(jīng)驗、人生教訓、人生智慧的巨大寶庫,同學們平時把這個寶庫給忘了,沒有充分重視,非?上АL貏e是青春期的同學,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是一個鮮活的研究對象。我與他人發(fā)生矛盾了,是因為我的恰當?shù)慕鉀Q方法成功化解了這個矛盾,還是因為我不當?shù)慕鉀Q辦法加深了這個矛盾,從中我收獲到了什么人生經(jīng)驗或人生教訓。這樣的矛盾每天都發(fā)生在我們同學們身上,學生們經(jīng)歷了,學生們所缺乏的是進一步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認真研究,反思總結,上升到自己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或教訓。非?上,這些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可是我們接受其他所有間接人生經(jīng)驗的基礎!
又如我因為人生有了小挫折而痛苦,又因為人生順利而喜悅,同學們每天都在經(jīng)歷著這種喜怒哀樂,可是大多數(shù)同學把這些寶貴的人生經(jīng)歷放過去了。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對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加以冷靜的反思、研究,從中提取豐富的寶貴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或人生教訓,總結出寶貴的人生智慧。老師們可以通過個別談話、主題班會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一部書來讀。讓學生通過研讀自己獲得豐富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這些鮮活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是最可貴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越豐厚,才能更好地從別人那里接受更多的間接的人生經(jīng)驗。
XX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是一則哲理類材料“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這“微光”就是你對社會人生的感悟、你經(jīng)歷的情感、你頭腦中的一閃即逝的思想靈感。捕捉它,咀嚼它,就會積淀豐厚的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如果還能將它表達出來,你就是天才,你表達出來的東西,就是天才的作品。這樣看來,其實我們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天才。成為天才的條件我們人人具備——研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