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精選9篇)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在這個綠色的春天,我們學校開展了“我讀書,我快樂”的活動,期間我認真讀了《弟子規(guī)》。
這本書是古代大臣和圣人孔子寫的。主要是教人孝順父母,愛兄弟,講信用。但在這360句話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一句:閱讀方法有三種。你需要你的真心和你的信。這句話的基本意思是:讀書時,有三種感官:心、口、眼。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念;這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我的實際行動一個接一個的跟著,簡直是天生的差別,天上一個,地下一個。每次看書或者做作業(yè)的時候,我的心臟、嘴巴、眼睛都做不到,心里很慚愧!每次做作業(yè)都不用心。要么玩筆,要么看窗外風景。
印象比較深的是那一次:二年級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中午給我們布置了15道基礎計算題,讓我們在家做。到家準備做的時候,剛開始下定決心,不到五秒就全忘了,就像《哆啦A夢》的大雄一樣!
做了四道題就開始不耐煩了,就隨便寫了幾道題,蓋了本子。誰知道下午認真做的四道題都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因為這個,他們被老師批評了很久。
我覺得,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做事,才能專心把一件事做好!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弟子規(guī)〉以孝為先》。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甭犞@親切的聲音,我不禁停下腳步,輕聲跟著讀起來。
我喜歡讀《弟子規(guī)》,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我們生活的典范,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誠實守信、小心謹慎。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剩余的時間與精力,要多向有德學的人學習。它把文明禮儀縮略成了24個字,教人們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如果說《弟子規(guī)》是一本好書,我便是讀書人;如果說《弟子規(guī)》是一條河流,我便是魚兒;如果說《弟子規(guī)》是一片藍天,我便是翱翔的雛鷹!兜茏右(guī)》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它至真,至純;《弟子規(guī)》是引領孩子步入規(guī)范殿堂的老師,它至善,至美。
學了《弟子規(guī)》,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很多人所理解的孝道一定要表現(xiàn)在大事上才為孝,方不知,小孝不盡,大孝難顯!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笔前。瑯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兜茏右(guī)》,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學習《弟
子規(guī)》以來最深刻的感受。講到孝,誰都會想到自己的父母。我們從一個嬰兒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從吖吖學語到能在社會上立足,需要耗費父母多少心血啊! 他們一邊工作養(yǎng)家糊口,一邊騰出時間來照顧我們,想自己所不能想,做自己所不能做。二十八年前,就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的年齡,他們沒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的付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和愛護著自己的孩子,并且重復著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好好吃飯、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相處。。。。。。;但他們卻從來不讓兒女為他們擔心,每次也總是重復同樣的話—不用你們擔心,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是啊,我們的笑臉就是他們疲憊一天后最好的獎賞,我們的健康平安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安慰。所有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父愛的深沉”。我偉大的父親,我善良的母親,我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永遠也報答不了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不敢忘記你們的諄諄教誨,我將用一生來履行對你們的諾言,用一生來孝敬你們。。。。。。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huán)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鑄成固若金湯的堡壘。
讓《弟子規(guī)》點燃我們心靈的火把,讓她記載華夏兒女成長的腳印,讓經(jīng)典永恒,讓愛永恒。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3
《弟子規(guī)》是一本古老的中國小學課本,據(jù)說是清代李毓秀寫的。主要記錄圣人對學生的指示。讓我們體驗祖先的智慧,不僅了解古代文化的知識,還教會我們?nèi)绾涡⒕锤改,如何對他人彬彬有禮,如何為人處世。
這本書大概是說:我們要關心兄弟姐妹,關心長輩,懂得做人。
我看了《弟子規(guī)》最深刻的部分:“三年不下床,會醉得肉肉的。”這句話讓我覺得古人很重視父母的葬禮。父母去世后,他們?nèi)瓴荒芎染,也不能吃肉。在這三年里,他們想讓房子簡單明了,沒有什么富人能出現(xiàn)。但是我們現(xiàn)代人能做到嗎?絕對不行!它們只能丟失一周。一個星期后,他們四處玩耍,喝酒,吃肉,F(xiàn)代人不會讓房子變得簡單。
“頭冠一定要直,心結一定要打,襪子一定要穿,什么都要剪緊”教會我們出門要穿得整齊。比如你上學,一個人穿的很整齊,讓別人覺得校風一定很好。但是如果一個人頭發(fā)不整齊,校服的扣子沒有扣好,別人就會誤以為校風很差。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在當今社會,你的形象也可能決定你的未來。如果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學歷一樣,其他條件差不多,但一個穿著整齊,強調衣服衛(wèi)生;一個人不注意自己的衣服,穿歪了。你覺得老板會選誰?你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別人不僅會看你的學歷和能力,還會看你的形象。我們校園也提倡注意著裝整潔,保持良好形象。所以從小就要注意穿著整潔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4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弟子規(guī)》和我一起成長”!兜茏右(guī)》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凝聚了儒家?guī)浊甑娜松軐W和生存智慧!兜茏右(guī)》的八個部分“弟子規(guī)矩,賢者訓練,孝為先,信為二,兼愛眾,親仁,余力,再學漢語”,我最喜歡的是入行時的孝。入行就是孝順,顧名思義,入行就是在家,孝順就是對父母的孝順,我們在撫養(yǎng)我們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忘記父母的恩情,處處照顧父母。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孝順父母,這是做人的基礎。
孟子說得好,“只有孝才能解決煩惱。”
孝為先。孝其實很簡單。孝道是父母回家時遞過來的一杯溫水,是父母生病時關心的一句問候,是給父母的一件貼心的小棉襖、《弟子規(guī)》說:“弟子規(guī),賢者訓。第一孝,第二誠信!边@說明了孝道的重要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做一個孝順的人!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5
初次接觸《第子規(guī)》,認為和兒時背的《三字經(jīng)》一樣,不過是兒童的啟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為然。聽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講座之后,才知道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蘊卻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jīng)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圣人的學生!耙(guī)”是什么意思?就是規(guī)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guī)范。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xiàn)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父親早年讀過幾年私塾,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長輩先嘗。
所以,在我們的人生理念中,長輩就是太陽,我們是星星,永遠圍繞著太陽轉。父親老家在農(nóng)村,生活非常貧困,爺爺奶奶生病時,母親把家中所有的積蓄和每月工資,全部拿出來給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債過日子。父母從沒有刻意要求我們姐弟孝順他們,而我們?nèi)缃駥Ω改付己苄㈨,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來說是刻骨銘心的。
早年雖然讀過《三字經(jīng)》、《道德經(jīng)》,但讀而不知其意,聽了幸福人生講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規(guī)》是十善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來檢驗約束自己的言行。
然而五戒十善比較概括,具體運用到生活中有點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惡卻不能覺察,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話說出口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意見不統(tǒng)一,語調會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八度,“言語忍,忿自泯”沒有落實,學習《弟子規(guī)》后才發(fā)覺自己的缺點竟然有這么多。
除了前面的兩條,自認為還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條都有很多的不足,試想,如果時光倒退220xx年,當我們面對無邪而知禮的孩童,該是怎樣的汗顏。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6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誦《弟子規(guī)》,育好品行。
自20xx年以來,我校積極響應文教局發(fā)出的開展學習《弟子規(guī)》活動的號召,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踐行《弟子規(guī)》的活動,學生從中受益匪淺,我認為學習踐行《弟子規(guī)》的價值就在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現(xiàn)在,我就如何用《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行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 堅持誦讀,激發(fā)興趣
為了既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又減輕學生背誦負擔,我采用了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具體做法是:1、每天早上七點開始,負責誦讀的班長帶領學生集體誦讀《弟子規(guī)》十分鐘。2、充分利用課前一兩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在每節(jié)課的預備鈴響之后,由誦讀班長帶領大家課前誦讀,直到上課鈴響。3、每天放學的時候,提倡學生背著《弟子規(guī)》出校園。這樣無論是課前還是課后吟誦都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在紀律上減少了學生的吵鬧。4、及時進行成果檢測,我把全班分成五組,每天抽查一組里一名學生進行背誦,一周下來,對每一組進行評價打分、評比并適時給予鼓勵,提高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在學生背誦的過程中,我會引經(jīng)據(jù)典,用古人教誨、名人軼事或現(xiàn)身說法,向學生講解含義,為了使《弟子規(guī)》中的精辟論述,能使學生理解,我在講述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比如讀《弟子規(guī)》中“冬則溫,夏則凈,晨則省,昏則定”,我就給學生講了古代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這樣,既有理論又佐以生動、有益的傳說、故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感性認識和趣味性。
二、 鞏固成果,班會分享
每周一的班會課,我都組織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分享活動,學生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探討,發(fā)表看法,慢慢地,大家就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這是一位學生對于愛的感悟:“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學會與周圍的人相處。”“凡是人,皆須愛”學會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朋友……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由愛面生敬,由敬而生禮,那么我們的人生就會在互助互愛中得到許多助力,人人都更容易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通過班會分享活動,不僅有利于《弟子規(guī)》的深入開展,而且對班級的良好班風形成有莫大的幫助。
三、內(nèi)化經(jīng)典,育好品行
《弟子規(guī)》潛移默化間教會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孝敬長輩、講求誠信、與人和睦、心存大愛等。
踐行《弟子規(guī)》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一言一行規(guī)范做起。
當看到學生寫字歪歪扭扭,不認真時,我就會說“字不敬”,大家就會隨口答出“心先病”,背出來了,手下的筆也用力了;當看到教室地面有紙屑時,我就說“房室清,墻壁凈”,同學們會主動朝自己身邊看去,撿起紙屑;當看到學生中有幾個人陸續(xù)新添了幾件衣服時,我意識到學生有了虛榮的攀比心理,我會說“衣貴潔,不貴華”,買新衣服的同學立刻減少了;當同學們?yōu)榱艘稽c小事而發(fā)生矛盾時,我引導他們?nèi)プx“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蓋”,幾遍之后,他們就承認錯誤,化干戈為玉帛了。
1、前一段時間,我班的書本擺放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非到大課間才擺放的比較整齊,其它時間擺放都不理想,特別是下午擺放就更不好了。于是,我讓學生把“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幾句抄在黑板右下角,每天下早自習,午自習就由誦讀班長帶領連讀三遍這句話。坐下之后,學生就主動擺放起書本,這樣過了一個星期,我取消了這次活動,書本擺放到現(xiàn)在一直很好,他們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
2、還有一件事給我很大的震動,讓我記憶深刻。我班一名女生,平時表現(xiàn)一直不錯,是班內(nèi)前十名的學生,可是有一個星期一,竟然語文、數(shù)學作業(yè)都沒有完成,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問她為什么沒交作業(yè),她一口咬定是交了,我讓她找,她把一份沒有姓名的試卷拿來說是她的,而那根本不是她的筆跡。我把試卷拿到班里,尚歐美認定是自己的,又找她,告訴她那是別人的,不是她的,但她仍一口咬定是自己的,我告訴她說:“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然后我打開《弟子規(guī)》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惟其是,勿佞巧”那兒,讓她讀了之后告訴我感想。當我再次問起時,她眼含淚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感嘆道:“《弟子規(guī)》的力量真是巨大呀!
3、一位家長在家校聯(lián)系卡上反饋回來說:我感覺近半年來,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幫家長分擔家務了,懂得父母的辛苦操勞了,感謝老師教育有方。我知道這都源于《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這樣我將《弟子規(guī)》納入日常的教學與管理,并與學生的規(guī)范、學校的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當學生之間發(fā)生了小矛盾;當學生觸犯了校紀班規(guī)時,我引導學生將現(xiàn)象與《弟子規(guī)》的要求進行比較,鑒別,引導學生去辯論、去分析、出結論、提高認識。
自從開展《弟子規(guī)》學習后,班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同學之間和睦多了,班集體更團結友愛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衛(wèi)生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在班級,同學們更加注意集體團結、注重班級榮譽,互幫互助的班風悄然形成!兜茏右(guī)》教育讓學生懂得尊重老師,讓老師懂得愛護學生,這樣師生關系更為和諧!兜茏右(guī)》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習慣。許多學生都在生活中有了很大的改進。
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學習了《弟子規(guī)》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去。對于《弟子規(guī)》絕不能停留在學習的層面,而在重在落實踐行,將《弟子規(guī)》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融合在一起,自覺的將《弟子規(guī)》簡潔的文字內(nèi)化為具體的行動指南和行為準則,學會用《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就讓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踐行《弟子規(guī)》,接受靈魂的洗禮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7
這學期,我們班開展了從小學到課堂的學習活動。每天語文課開始前的幾分鐘,老師都帶領我們讀,背《弟子規(guī)》。經(jīng)過幾個月的學習,我了解到閱讀《弟子規(guī)》對我們來說主要有以下功能:
弟子講話的作用
一、培養(yǎng)我們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美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才能收獲命運。”我們應該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我們在日常學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小問題:比如坐姿不合適,站立不正,動作有些慢,長時間寫一點作業(yè),邊寫邊玩,還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字跡,不利于我們的成長!兜茏右(guī)》,先從基本的“冠須對,新結須系,襪須重復,皆須緊”說起。
二、教育我們學會做人。
《弟子規(guī)》把學習做人放在第一位,提倡不遺余力的學習其他知識。它還規(guī)范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對我們價值觀的形成和人格的建立起了關鍵作用。
1、事情雖小,但不要擅長
老師在指導我們背誦《弟子規(guī)》的時候,強調一個人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要學會做人。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們要樂觀,告訴我們好學生的標準就是要有高尚的品質。此外,還應關注愛他人、樂于助人、不無知地斂財?shù)牧己闷返隆?/p>
我們班有同學看到別人的橡皮有意思,想要,但是沒有讓家長買,而是讓好朋友帶錢給自己買。雖然事件小,但在班里造成了不良影響?戳恕兜茏右(guī)》,我知道不正確的事是做不到的,哪怕是小事,因為《弟子規(guī)》說:“事雖小,不可為善,做好事,虧本!
2、父母教導,你必須傾聽
《弟子規(guī)》也強調做人首先要“孝順”。一個對父母不孝順的人,如果能做大事,可能是巧合;一個不懂禮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最后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來自外界的誘惑越來越多。許多學生過著伸手吃飯、對父母頤指氣使的生活,失去了傳統(tǒng)的仁義、禮貌和孝順,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超越了他們的尊重,缺乏感激。父母稍微不聽話,就會發(fā)脾氣,指責父母。他們真的希望父母成為他們的奴隸。父母應該為他們這樣做。我父母忘了把他裝在書包里。從閱讀《弟子規(guī)》開始,我們學會了感恩和回報。每天回家給爸媽倒杯水,打我的背,幫他們做家務,成了我們作業(yè)之外的必修課。
3、愛學習,勤思考
《弟子規(guī)》中的《余力學文》篇文章是如何教會我們從小熱愛學習,勤于思考的?比如:“讀書法有三只眼。”
“一切的信仰都是必須的”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個要領,這三個要領同時必須是充分的,即“心眼口”。但當我們看這三點時,眼睛在看,嘴巴在讀,但如果我們的心不集中在功課上,我們就白讀了。所以,即使“心口”那么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在你的心里。如果你不注意,你會想到你心中的其他事情,這會阻礙我們閱讀的效果!安灰┝
不要自暴自棄!敖逃⒆釉趯W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如果他們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就必須加強自己的能力。不要說我不能輕易,你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
《弟子規(guī)》,一本小書,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良好的品德越來越近了。我們通過學習和實踐《弟子規(guī)》,努力健康快樂的成長,進而擁有良好的品德!兜茏右(guī)》也讓我們越來越喜歡中國經(jīng)典,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
我演講完了,謝謝!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8
俗話說,國家有自己的規(guī)則,家庭有自己的規(guī)則。今天我就來說說《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康熙年間的一位學者,文章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弟子出家、出家、待人接物、受教、求學應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后來被清朝賈存仁改編,改名為《弟子規(guī)》
下面,我就說說《弟子規(guī)》中的一些典型代碼。
事情雖小,不要擅長;東西雖小,但不要私底下保存。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雖小,但不能誠心誠意去做;東西雖小,但不能拿去私藏。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另一句話,——。不要善良渺小,不要邪惡渺小。這兩句話告訴我同一個道理:永遠不要以為事情很小,但你可以為所欲為,事情就會越變越大。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做各種惡的壞人。
親愛的我,孝難;親親我,孝順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親人如果愛自己,很容易尊重孝道;但是親戚如果恨自己恨自己,還是可以孝順的,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確實如此。和對你好的人接觸很容易。但是你很難接觸到一個對你很不好的人。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這么多年,他們的好是沒有回報的。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應該盡孝。不管父母有多難,我們都要加倍孝順他們。
雖然《弟子規(guī)》是古人用來要求自己言行的準則,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還是要遵守這些古老的戒律,古人的準則和規(guī)范,不要認為事情小就可以做好,不要因為父母的脾氣而對孝道不忠。和古人相比,我們應該用《弟子規(guī)》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弟子規(guī)演講稿合集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幸福的一生又匆匆過去,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讓末學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么天真,無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純真,純善。這使得末學更不敢對自己松懈,更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家庭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
因為:“童蒙養(yǎng)正圣功也”。幼兒正是長養(yǎng)天性的時期,“先入為主”。他們現(xiàn)在就是一杯清水,一張白紙,給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們,而我們的言行由思想決定,所以,抉擇中最重要的就是“擇念”。因此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是,我們需要的是解決,而非指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像蔡老師說的那樣,千萬不要意氣用事,用自己的一己之見來下定論,不然會后悔莫及。一定要用理智,智慧來進行判斷。那么,要想有智慧,就要不斷去學習,學習中華圣賢經(jīng)典智慧,因為它是經(jīng)過時間驗證的,永恒不變的真理和規(guī)律,它超越了時間跟空間,古今中外都需要。也只有這樣的智慧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和深入,這樣,才不會走太多彎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
老師還講到,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行為決定著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改變著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社會,要想解決問題和沖突,根本就在思想。每個人從小就懂得感恩利他的話,我想,整個社會必然是和諧圓滿的了。
反觀之,現(xiàn)在的社會人人都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其根源還是被欲望所遷!坝钪敲浴保莻無底洞,是無止境的。我們要教孩子長德行而非欲望。
厚德方能載物,大學里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只有之所先后,才能則近道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