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演講稿匯編(通用3篇)
孝道演講稿匯編 篇1
什么是孝道?
一般認為,只要能全力贍養(yǎng)父母,孝順就是孝順。我不反對這種觀點,是孝道,但這種孝道僅限于父母。這個孝道雖然是最基本的,但已經(jīng)是孝道了。
但此時此刻,這種觀點可能被否定了,因為很多父母都對孩子說:如果你真的想孝順我,就要有所成就。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一個名利雙收的時代,但知識很重要,事業(yè)永遠重要。許多貧困山區(qū)的父母寧愿餓死也不愿送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出點成績”,那就是孝順。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為什么只有父母孝順?不可否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yǎng)育了我們。也許我們報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所以我們需要孝順。但是能報答老師的恩情嗎?不,但是為什么我們不孝順老師呢?明白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技能和機會。在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我們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為什么我們不孝順老師?我們應該。我們需要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獎勵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人才來獎勵老師的培養(yǎng),我們也需要通過成就事業(yè)來證明自己。
孝道這個永恒的話題,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拓展。也許對我們來說太大了,不能孝順全民族和眾生,聽起來很難,但是全民族養(yǎng)育了你,你應該孝順;很多很多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要孝順;給你美好生存空間的都是生物,你要孝順。
只有當你成就了事業(yè),你才能展示你的價值。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輝煌,給生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養(yǎng)你的老師,給養(yǎng)育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一種孝順吧!別人給你,你要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春來一滴水有回報。對父母忠誠盡責并不是孝道的全部。
成就一份事業(yè),然后在自己的事業(yè)上默默奉獻,用自己的成就和愛回報世間的一切,這就是孝順。
孝道演講稿匯編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榮幸地站在這神圣的國旗下演講,滿懷激動。我演講的主題是我身邊的孝道故事
孝道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禮儀,是從古到今延續(xù)的一種美德。古往今來,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孝道是立身之本,是萬業(yè)之始。
小時候,懵懵懂懂的我,并不理解中華孝道的精神所在。漸漸的,我長大了,慢慢學會了用愛的眼睛去捕捉身邊孝道故事。生活中的每一天,爸爸媽媽言傳身教中華孝道。他們的一言一行一次次撞擊我幼小的心靈,讓我終身受益匪淺。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時常被親戚們嘖嘖稱贊的“大孝子”。鄉(xiāng)下的奶奶七十多歲了,還舍不得關閉那經(jīng)營了幾十年的小雜貨店,盡管沒什么生意,奶奶仍每天堅守崗位,樂此不疲。因為擔心奶奶的身體,媽媽和姑姑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軟硬兼施勸奶奶停業(yè)休息,但沒能打消奶奶的積極性。只要爸爸,不動聲色地幫奶奶在雜貨店裝上空調(diào),搬來彩電,清理貨物,給奶奶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奶奶像孩子似的露出燦爛的笑臉。我問爸爸,為什么不直接勸奶奶停業(yè)呢?爸爸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孝順孝順,就是要順她的心,奶奶心情愉快了,身體才會健康!痹谖铱磥,爸爸簡直是寵著奶奶了。
爸爸不僅對爺爺奶奶百依百順,對外公外婆其他長輩也是如此。每次開車接送長輩,我經(jīng)常看到爸爸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當他們上下車時,他總是先伸出寬大的手掌搭在車門上,防止他們的頭不小心撞上車門,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讓人心里暖流涌動。
這讓我想到《二十四孝》中的幾個故事:“親嘗湯藥”中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岸蠡⒕雀浮敝袟钕銥榫雀赣H,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xiàn)著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學習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于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應該學習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么,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刻為我們擔憂,唯恐自己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因此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yōu)槲覀兎判,少為我們操心。同學們,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在爸爸媽媽勞累時為他們捶捶背,倒杯茶;在爸爸媽媽忙碌時,幫他們做幾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學習上,認認真真,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讓父母也體會到我們的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孝敬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榮幸地站在這神圣的國旗下演講,滿懷激動。我演講的主題是我身邊的孝道故事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同學們一定都會唱這首耳熟能詳?shù)母枨。媽媽,永遠是孩子們最安全避風的港灣,孩子,永遠都是媽媽心中最璀璨的珍寶。
當孩子的生命孕育在媽媽肚子里的`那一刻起,伴隨這媽媽的就是堅辛和希望。懷孕的最初,媽媽吃不下飯,不停的惡心嘔吐,非常難受,可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全的發(fā)育過程,媽媽努力克服反應,一次次地強迫自己吃下飯菜。吐了、又堅持著咽下,反反復復想到自己的難受和堅持可以換來孩子多一些的營養(yǎng),再苦再難受媽媽們也咬著牙堅持著。
孩子在媽媽肚子里一天天的成長,媽媽的體重也不斷的增加,有的增加部分超過了自身體重的一半。曾經(jīng)那么愛美的媽媽,每一天都要拖著臃腫沉重的身體,小心翼翼的工作學習和做家務。上樓梯累的氣喘吁吁,一層樓都要歇好幾次,腳腫的像饅頭,蹲下來都幾乎是不可能。一切行動都要異常小心,這樣呵護著肚子里的寶寶。由于體重的增加和身體的變化,很多疾病都找到媽媽,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是不能吃任何藥物,只能硬扛著和各種疾病頑強的斗爭著。
我家樓上有這樣一位阿姨,她是一位這樣的媽媽,她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熊貓血。懷上寶寶后血型的沖突讓她全身奇癢無比,每一寸皮膚都被抓的潰爛,鄰居們都勸她拿掉這個寶寶,聽說醫(yī)生們都建議她拿掉寶寶,如若不然會危及她的生命。然而這位媽媽勇敢的選擇了留下孩子。為了寶寶健康她每天僅僅只能依靠一點外搽的中藥來緩解鉆心的痛癢。在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搽藥時,她心里的信念就是: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竭盡全力保護好肚子里的孩子。聽媽媽和領居們說說這位阿姨生孩子時多次昏迷,行走在死亡的邊緣。終于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自己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媽媽帶著我去看望這位阿姨,來了很多的鄰居,醫(yī)生們看到這情景,看到這位媽媽傷痕累累,卻帶著笑容離開人世,整個手術室和病房哭聲一片,那一刻所有人都強烈的感受著母愛----這人間最偉大的情感!
不知在哪一篇報道里看過一所學校的“護蛋活動”。學校讓每一位學生早上從家里拿一枚雞蛋放在身上,然后進行日常的學習,結果到了放學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的雞蛋完好無損。
同學們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里要待上300天左右,這300天里情況不斷的變化,到了后期,寶寶發(fā)育完全后甚至在媽媽肚子里拳打腳踢,吃喝拉撒睡。為了保護好孩子,媽媽要忍著疼痛安撫孩子靜下來,細心觀察孩子每一天的發(fā)育情況,讓孩子在母體里溫暖舒服。同學們,母愛創(chuàng)造者生命的奇跡,普天之下的母親用她那弱小的身軀孕育著希望,盡管自己經(jīng)歷無數(shù)艱辛和痛苦,卻把歡笑和舒適留給了自己的孩子,這是多大的反差。
十月懷胎后,與死神搏斗忍著劇痛后生下了寶寶。從那一天起,媽媽所有的牽掛和精力都系在孩子的身上!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就是母親真實的寫照,人生于世,長于世,卻源于父母,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永遠銘記母親生育養(yǎng)育之恩,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孝道來報答和感恩吧!
孝道演講稿匯編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委員:
近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進行,在全國熱烈慶祝黨的召開之際,三關愛活動無疑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建設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論是關愛老弱病殘孕、關愛建設美麗家園、關愛保護自然環(huán)境都是在向所有人展示,關愛身邊的一切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我們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只有人人伸出溫暖的手,陽光才能普照、生活才會美好。
關愛他人體現(xiàn)了社會的互助精神,中國從古至今就是一個提倡鄰里關懷、相互幫助的國家,很早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說法,而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感恩父母,孝敬長輩,便是關愛他人的首要責任。
我國從20世紀末就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1世紀30年代將達到老齡化高峰,并將一直持續(xù)到22世紀,人口老齡化成為我國必須面對的世紀困惑。老年人逐步成為社會的主體,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老有所醫(yī)”的問題,需要靠政府、社會,關鍵還是每一個家庭的努力。作為子女,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贍養(yǎng)父母、孝敬長輩,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人的手掌上有三條非常明顯的掌紋,生命線、感情線和事業(yè)線。我把這三條掌紋比作是維護家庭三種關系的互聯(lián)網(wǎng),也可以這樣說,家庭是否幸福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哪三種關系呢?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和親子關系。第一夫妻和睦是維系家庭幸福的生命線。第二婆媳和諧是平衡家庭氛圍的感情線;第三孝老愛親是子女一輩子的事業(yè)線。人們在戀愛的時候,滿眼盡是浪漫色彩,沉浸在燭光晚餐和大鉆戒的幸福里,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好。但是,結婚后,遇到家庭瑣事,產(chǎn)生分歧,妻子總會抱怨:你沒有以前那么愛我了,那么聽話了,你變了。沒變,你還是你,他還是他,只是你們的關系摻進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罷了。夫妻是家庭經(jīng)濟來源和精神支柱,只有夫妻和睦,同甘共苦,家庭才更有生命力,才能興旺發(fā)達;第二婆媳和諧是平衡家庭氛圍的感情線;婆媳本來就沒有血緣關系,沒有與生俱來的感情基礎,親情更需要培養(yǎng),所以說,婆媳在相處的過程中,必須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更要相互欣賞。婆媳和諧,家庭氛圍就融洽了。婆媳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婆媳之間要坦誠相見,彼此尊重。婆婆有母親般的關愛,兒媳婦有女兒般的體貼。婆媳和諧的秘招:保持你的笑容,一笑泯千愁。你會發(fā)現(xiàn),笑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抬手不打笑臉人!
孝老愛親是子女一輩子的事業(yè)線。幸福其實真的沒那么貴,幸福也不是金錢能買到的,誰敢告訴我,世界首富就是最幸福的。有的人說:“情愿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車里笑。”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之間的區(qū)別。幸福是什么?相信答案都是不同的。有一位善良的女人她的幸福就是能和自己心愛的親人在一起,相夫教子,維持家庭的和睦就足夠了。
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辭官歸隱,想盡一切辦法討父母的歡心。他已經(jīng)70歲了,父母還健在,為了不讓父母保持年輕的心,他從不在父母面前提老字,還把自己打扮成小孩,他做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時裝成小兒跳舞的樣子使父母高興。有一次,他拿著一盆水準備幫父母洗腳,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水盆也掉到地上,這時候,其實他是感覺疼痛難忍,終于哭了,但是他怕父母親傷心,又假裝像小孩一樣,躺在地上耍賴,父母親見他的樣子開心的,拄著拐杖,一拐一拐的到他身邊說“乖孩子,起來吧,別鬧!”人老了,什么事情是最浪漫的,是坐著搖椅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還是到了80歲,還能跟曾孫子賭氣爭玩具,然后,你曾孫子說:“太爺,你別跟我搶了,讓我爸爸給你再買一個吧”。這才是最浪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