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精選3篇)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1
1、第一步:舒展。 雙手搓臉,像洗臉那樣輕輕搓揉面部。輕柔眼睛、鼻子、嘴、耳朵的周圍,使面部肌肉舒展開。舒展通道:七竅相連、相通,我們需要舒展發(fā)聲通道,使其通暢。閉攏嘴唇、捏住鼻子,稍稍用力吹氣!感覺耳膜會鼓、眼睛會脹,用合適的力度,十個為一組,做四組。
第二步:均勻彈唇 用拇指和食指撐起臉蛋或嘴角,放松,輕輕吹氣使嘴唇彈起來。保持氣息均勻、慢吐慢吸、喉部完全放輕松,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鐘,氣息要平穩(wěn)。此動作訓練聲帶,同時訓練聲帶的均勻震動。。。。K歌聲音好聽的前提,是聲帶震動要平穩(wěn)、均勻。。。慢慢才可以獲得輕松的高音!!!一次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鐘,做十次。
第三步:甩音高 在第三步均勻彈唇動作基礎上,發(fā)“DU”這個音,模仿摩托車發(fā)聲的聲音。這個動作比起均勻彈唇來講,力度更明顯。要保證彈唇的正確和聲音的穩(wěn)定程度,一次一口氣保持十秒左右,我們還可以做真假聲之間的轉換。
第四步:動耳朵 將面部肌肉向斜后上方揚起來,去找一下“突然受到驚嚇”時的感覺,就對了。 很多朋友不會做這個動作,如果不會做就跳過此步,這個動作其實對K歌很有幫助的。
第五步:共鳴練習 將舌頭放松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頭那樣,比喻不恰當,但很形象),然后舌頭微卷,讓上嘴唇和舌頭之間留一條小溝,現(xiàn)在我們來發(fā)“wu”這個音,發(fā)聲的時候要感覺全身都有共振。這個練習可以改變你說話和唱歌的音色,讓你的聲音更加明亮,有磁性,這樣的聲音K歌才好聽!
第六步:丹田發(fā)力 發(fā)“hi”這個音,每發(fā)一次,我們的腹部也要隨著動一下,這個練習是訓練丹田的力量,腹部的氣息發(fā)聲,讓你獲得正確的氣息支撐點。
第七步:聲音豎起來 先來復習下第五步共鳴發(fā)“wu”這個音,保持“wu”發(fā)音位置和感覺,再發(fā)“mu”這個音。將“wu”和“mu”交替來發(fā)音,注意發(fā)“wu”和“mu”音要統(tǒng)一,堅持練習,你的聲音會越來越有質感。
第八步:丹田咬字 先發(fā)三次丹田用力時候的“hi”音,然后讀一段任意的歌詞句子,注意發(fā)音時候短促有力。這樣練習,放開你的聲音,用正確的氣息感覺去咬字,讓你的腹部獲得一種肌肉反應,K歌時就會有正確的氣息支持,對突破高音很有幫助。
第九步:假音朗讀 用假音說話(類似曾志偉說話的聲音),用假音來讀完一段完整的歌詞。這個練習沒有多神秘,這是訓練我們的假音,同時能夠讓聲音越來越有“點”、質感。
第十步:呼嚕練習法 堵住左邊的鼻孔,右鼻孔吸氣,發(fā)出打呼嚕的聲音,然后堵住右邊的鼻孔,左鼻孔吸氣,同樣發(fā)出打呼嚕的聲音,最后兩邊一起發(fā)出打呼嚕的聲音(有點像豬叫)。這個練習能夠打開我們的聲音通道,更重要能夠打開高位置,幫助我們更好、更輕松的唱好高音。
第十一步:強度練習 舌頭像第五步中狗喘氣那樣,發(fā)“eng”這個音,有點像架子鼓里面底鼓的聲音。
第十二步:狼叫 回憶共鳴練習中發(fā)“wu”音,迅速將其轉換為假音,控制好喉嚨的振動,從低音往高音走,再回到低音。喉嚨放松,保持音色一致,常做這個練習,可以擴展我們的音律,統(tǒng)一我們聲區(qū)。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今日,我們即將迎來十八歲的成人禮。從十八歲開始,我們終于得以用一個成年人的面貌面對世界;也終于具備了聆聽歷史之聲且與時代同行的資格與能力。
十八歲的青年,應當把耳朵貼近大地,傾聽歷史低沉的述說。歷史是時間的孩子,又是當今時代的母親。歷史深深扎根于土壤,在千萬人的淚水、汗水與血中繁榮;歷史的每一朵花苞都無聲地講述著一個故事,等待青年仔細地聆聽。
歷史的聲音是我們感悟人生的涓涓水聲。我們聽得到孔夫子的吟誦聲,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君子之勇毅;我們聽得到王守仁的講學聲,那是“我心光明,亦復何求”的儒士之正氣;我們聽得到蘇東坡的竹林吟嘯,那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智者之放達。聆聽歷史的聲音,像聽到成千上萬人的聲音合成的一首超越時空的合唱,這是前世之人留給后世之人的智慧,是永恒的人類生命在延續(xù)。
歷史的聲音,是使我們知曉民族盛衰得失的警鐘。至今難忘林覺民赴義前寫下的《與妻書》,兒女情長之纏綿語終化為覺醒神州之驚雷聲。同樣是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在神州寂寂之時,那些大聲呼告的青年人,以他們的聲音震撼著今天的我們。滅國之種之危機已成歷史,愛國繼種的大愛卻永在心間。
歷史的聲音,是令我們體悟世間大愛的人類共同呼喚。弘一法師圓寂前留下“但愿世人得離苦”的字,不僅影響了年幼的黃永玉,但鐫刻在后世的青年心頭!盀槿f世開太平”的聲音從未沒埋沒在塵埃里,但是在今天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響徹每位青年的耳中。
如今的時代也終將成為歷史,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也懷著成為歷史新聲音的使命感和敬畏感。20xx年是今年的歷史,這一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聲音,以至于《牛津詞典》放棄了當年年度詞語的評選——這是一個無言的年份,也是一個人聲鼎沸的時代。我們聽得到鐘南山院士和眾多醫(yī)護人員堅定的呼告,聽得到中美外交席上的劍拔弩張;我們聽得到十八歲的戍邊英雄陳祥榕輸出的“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聽到天問和嫦娥的支持者們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20xx年已經(jīng)成為歷史,而今天的我們在20xx年成為了十八歲的成人。可以說,我們終將成為歷史,成為黃土;但既然成為這個時代中的青年人,我們有使命為歷史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時代,為未來記錄一段精彩的歷史。
十八歲將至,讓我們聆聽歷史的聲音,跟上時代的腳步,創(chuàng)造人類的未來。
謝謝大家。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3
打開喉部練習: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喉部打開時,有的學生并不知道“喉”在哪里,只能疑惑地摸著自己的脖子。如何進行喉部打開并放松呢?可以給他們講個生活小常識,例:當你口中含著水想說話時,你的喉嚨有什么樣的感覺?學生會很好奇的試一試、想一想,然后你告訴他,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覺。
面部自然放松練習:在歌唱時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現(xiàn)象,同樣會影響歌唱的聲音及形象。一般來說,當面部保持微笑狀態(tài)時,面部器官便會處在比較理想的位置,微笑時,笑肌被抬了起來。當笑肌隨著微笑抬起后,口腔內部的硬顎和軟腭也會同時抬起,喉嚨在這種狀態(tài)下也就自然打開,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歌唱狀態(tài)。學唱過程中,特別是初學期,要經(jīng)常對著鏡子練習,檢查是否有面部緊張狀態(tài),同時分辨聲音是否松弛、歌唱器官是否協(xié)調,當出現(xiàn)不正常的狀態(tài)時,要及時加以糾正,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掉,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歌唱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