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材料作文【三篇】
【篇一】舍·得
【材料】
有一個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榛果的瓶子里,盡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當他把手收回來時,手被瓶子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開榛果,又不能把手縮回來,急得大哭。旁邊一個人勸他說:“你知足吧,只拿一半,讓你的拳頭縮小一些,你的手就會很容易從瓶子里出來了!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自選角度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范文】
舍·得
《易》云: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佛教教義說:舍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舍得。所謂舍得,就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就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藝術,就是一種世事洞明的智慧。
話說當年禪宗五祖欲傳衣缽,命*各自作偈。大*神秀作《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边@講求的是身心的修為。然而過分在意修為的結果,反而容易使外界的*不斷放大,從而令自己處于不尷不尬的兩難境地。一個火頭僧看到后,請人幫忙在旁邊寫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狈畔滦闹械膱(zhí)著,無樹無臺,心無一物,塵埃焉附。這個火頭僧就是后來的禪宗六祖慧能,他的這個《菩提偈》更是流傳至今,警醒世人。
所以說,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舍得。
有一道題目,說一個人開著車在暴風雨的晚上經(jīng)過一個車站,看到三個人在等車,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一個有救命之恩的醫(yī)生,還有一個是夢中情人,而他的車卻只坐得下兩個人,問這個人該如何選擇?善者選擇病人,義者選擇醫(yī)生,而智者選擇陪夢中情人等車讓醫(yī)生載著病人去醫(yī)院。這就是舍得。當你選擇了舍,你其實可以得到更多。這就是古人說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孩伸手到瓶子里抓榛果,因為抓得太多,手被瓶口卡住收不回來。這就是不舍得。不肯放開,非但毫無所得,還要承受瓶口箍手的痛。其實要吃到榛果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把瓶子砸爛,可以把榛果倒出,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地拿。甚至有人說,我又不喜歡榛果,干嘛非抓它不可呢,我完全可以從其他瓶子里抓兩個棉花糖,拿兩個巧克力,何必抱定一個瓶子不放。不過也有人說,我為了我的理想,堅持自己的追求,這難道不對嗎?堅持理想固然不錯,然而實現(xiàn)理想也是有很多種方式的,換一種方式去追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理想觸手可得。舍得不是叫你放棄,而是學會如何不糾結。
所以說,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有一句俗語,說當你握緊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而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所以,學會舍得吧,不要做那個抓滿榛果哭泣的小孩。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又記:其實我一直都不太會寫議論文,跑題更是我一貫的作風,說起來好像又要歸咎于雙子的所謂跳躍性思維了,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都說出來,結果反而不知所云了~~~
【篇二】知足常樂
【材料】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遼闊的坦桑尼亞草原,一只饑餓的鬣狗在四處覓食。它沿著灌木間的小路奔跑,來到一個岔路口。在兩條岔路的遠方,各有一頭山羊絆倒在灌木叢中掙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長,它想先走其中一條路,卻又擔心另一條路上的山羊被別的動物搶走。最后它決定,左腳沿著左邊的路走,右腳沿著右邊的路走。但是兩條路越分越開,相隔越來越遠,最終鬣狗把自己的身體劈成了兩半。由此一條古老的諺語在非洲廣泛流傳:“鬣狗難過岔路口。”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寫一篇議論文;不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知足常樂
古人云,“知足者長樂,貪得無厭終害己”,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這個道理,人,只有真正知足才是快樂的
世界那么多想要的東西,得了還想再多得點,永遠的循環(huán),就像那些人所說的,人永遠不貪錢多是一個道理的。其實,只有知足才會真正快樂,只有知足才會滿足滿足,只有知足才會真正幸福~
如果那只鬣狗懂得什么是知足,那結果會是這樣嗎?我想不會,懂得什么是知足,就放棄一些東西,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知足就好,或許最后還會得到另外一頭山羊,那才是雙贏,知足,你它就會的到真正幸福快樂。而不是最后的“死無全尸”。而是“美餐一頓”,因為它沒有知足的胸襟與氣度與勇氣,最終自取滅亡,這讓我們深刻的反思,我們真正知足過嗎?
“鬣狗難過岔路口”又豈是只有鬣狗難過岔路口?多少人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因為沒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知足常樂”,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不是常說知足常樂嗎?樂什么,就是樂我們的心富,雖沒有多少財產(chǎn),收入也沒有在職的高,但我們心無牽掛!边@才是知足的真諦。
而那些不知足者,貪得無厭者,永遠活在沒有滿足,總覺得獲得的不夠多,沒有快樂的世界里,,僅僅只有得到的那瞬間快樂,之后就是迷茫與失落,因為他們不懂知足,永遠忙碌。就如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個故事一樣,講的是:“有些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結果把現(xiàn)有的也丟掉了!币驗樨澋脽o厭,結果卻是失去更多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滿腹。
"你具有如此豐富的財富,為什么還發(fā)牢*?"一位智者問他說。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只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xiàn)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豐富的財富!"智者微笑著說道。
就像鬣狗一樣,知足,只取一只羊,那么得到的將不止是飽餐一頓。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應該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的財富了。知足者常樂,貪得無厭終海己。永遠記住這句話。
【篇三】寶貴的生命
生命中最珍貴的,是一股唯有生命體才能釋放的、由內(nèi)而外的生的氣息。無形地,卻將*撐起;空洞地,卻讓生命怒放。但我曾經(jīng)看到過,如此強大的一股股生的氣息,那么,如此鮮明。我看到,夕陽斑駁的書桌上一只小蟲漫無目的地爬著,我不慎將膠水瓶打翻,蟲兒失足以至身陷“汪洋大!保镁妹撋,我原以為它掙扎累了就會放棄生存,令我觸目不已的蟲兒,卻在掙扎了數(shù)小時后毅然折斷已被凝固在膠體中的腿,跌跌撞撞,殘缺地離去。
夕陽照在它金色的殼體上,我突然感覺內(nèi)心涌動的不只是對生之執(zhí)著的敬畏,更多的是到來自生命氣息強烈的震撼。我為之折服,為之感慨,為之落淚。股與生俱來的、命中注定的生命力量,無愧是生命中的最珍貴。我看到,老家散發(fā)泥土青草氣息的墻體,在歲月的沖刷下,已破敗不堪。
我原以為它的已毫無意義,偶然的百無聊賴的下午,我卻看到了它的意義——證明生的堅毅。在墻體之間的夾縫中,一抹彩色的云霞飄落期間。細看來,是米粒般大小的點點花骨朵,微微閉著眼,一兩株間羞澀地點綴著一朵綻放的花朵,僅僅一條十厘米的細縫,卻更像是一園被上帝無意縮小的伊甸園,花海芳菲;也像是一幕星星點點的天際,點亮了黑暗和陰冷,綻放出明媚與燦爛。
我為之歡喜,為之欣慰,為之感動。股生生不息,久久不滅的生命力量,無愧是生命中的最珍貴。我看到,冬日傲雪的梅花,春雨洗潤的綠油草,夏日大漠孤煙映襯下獨自征程的駱駝。秋天落木蕭蕭下,樹梢垂?jié)M的果實。這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的生命,天地蕓蕓眾生,點點滴滴滿是生的氣息,每生命機體都充溢新一年的希望,新一代的蓬勃。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股同生命緊緊相連的,是的,股生生不息,亙古不變的生命力量,注定永恒,注定無愧于生命之最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