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模擬題立意專家解析
在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立意占有極重的分量。一件作品能不能成為傳世佳作,往往就決定在立意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模擬題立意專家解析,歡迎大家參考!
【高考作文模擬題立意專家解析】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溪旁有一塊巨石,千百年來巋然不動,無論刮風下雨,無論水漲水落,永遠立在那里,冷眼觀看著世界的變遷。小溪則流動不止,無論日升日落,無論白天黑夜,用它嘩嘩的流水和浪花唱著歌。石主靜,水主動。石的個性是堅定不移,水的個性是奔騰向前。石頭和小溪從來沒有自以為是而互相貶責對方,它們永遠和諧相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1)堅持個性,尊重他人,和諧相處(2)永遠堅定自己的選擇(信仰)(3)每個人的選擇都有可貴之處(4)動與靜都是一種美
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個人去買碗,他懂得一些識別瓷器質(zhì)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輕撞其他碗,發(fā)出清脆聲音的碗肯定是質(zhì)地好的。來到店里時,他卻發(fā)現(xiàn)每一只碗發(fā)出的聲音都不夠清脆。最后店員拿出價格昂貴的工藝碗,結(jié)果還是讓他不甚滿意。最后店員不解地問:“你為什么拿著碗輕撞它呢?”那人說這是一種鑒別瓷器質(zhì)量的方法。店員一聽,立即取來一只質(zhì)量上好的碗交給他:“你用這只碗去試試。”他換了碗,許多聲音變得鏗鏘起來。原來他手中拿著的是一只質(zhì)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輕碰每一只碗,都會發(fā)出渾濁之音。
生活就是這樣,參照標準不同,感受的結(jié)果也就不同。
對此,你有什么思考?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弄清材料的寓意是審題準確與否的關(guān)鍵之所在。“差碗”是造成買碗人判斷失誤的根本原因。“好碗”是積極、樂觀、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差碗”是消極、悲觀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正是由于我們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的差異才造成了我們對人生感受的差異。難怪乎:有的人生活條、工作件極差卻感到充實且快樂;相反,有的人生活條、工作條件很優(yōu)裕反而感到空虛、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要寫得深刻,就要在解決問題部分多動腦筋,比如:用辯證唯物的觀點去認識自己和社會,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是我們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基礎(chǔ)。
還應(yīng)當注意在分析和表述上不要偏激:用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笑面人生決不是無原則的盲目樂觀,更不是提倡阿Q的精神勝利法;否則會樂極生悲的。我們應(yīng)當在努力奮斗、積極追求中感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如果以“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rdquo;,“莫用雞蛋碰石頭”立意就偏離了題意。
從材料出發(fā),審視話題,參照標準與感受生活二者間是因果關(guān)系.即有什么樣的參照標準,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感受.可以用“參照標準不同,生活感受不同”、“選好參照標準,感受美好生活”、“參照標準不可選錯,否則將導(dǎo)致人生失敗”等立意.要扣住“參照標準”與“生活感受”兩個方面來寫,可以從大自然出發(fā)引入,然后加上實例,注意點題。
3、閱讀下面一則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年輕人要去遠方,途中,遇一條惡狗擋道。年輕人并不與它對峙,而是繞道而行。
一路人見了,對年輕人說:“一條狗都讓你怕了,又怎么去遠方呢?”年輕人說:“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與狗糾纏。”路人說:“在通往遠方的途中,會遇到許許多多像‘惡狗擋道’一樣的障礙,你不去一一戰(zhàn)勝它們,那怎能到達遠方呢?”年輕人回答說:“正因為通往遠方的途中有許許多多的障礙,所以才要有選擇地去避開它,如果一遇障礙,就非要去掃平它,反而誤了行程。有時,避開障礙,繞道而行,不失為一條更有效的捷徑。”路人搖搖頭,笑了笑,轉(zhuǎn)身而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閱讀材料,可以有多個角度立意。從年輕人角度:(1)遇到困難(障礙、矛盾),要學(xué)會變通,靈活應(yīng)對。(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3)有時,避開障礙是一種智慧;從路人角度:(4)戰(zhàn)勝困難方能達到目的。(5)遇到矛盾不要繞道走。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爺爺靠在沙發(fā)上睡著了,頑皮的小孫子決定搞一個惡作劇。他去冰箱里找了一些干奶酪,是味道特別大的那種,把它們輕輕地抹到了爺爺?shù)暮由。然后孫子藏到一個角落里,看見爺爺在沙發(fā)上扭了扭身子,睜開眼睛。醒來的爺爺猛地坐起來,用鼻子使勁聞一下,大聲說:“這兒好臭!”接著爺爺起身跑進廚房,一個深呼吸,之后又大聲說:“這兒也好臭!”為了躲開家里到處的臭味,爺爺不得不跑到戶外,站在家門口,他再次做了一個深呼吸,大聲說了一句:“全世界都好臭!”當然,爺爺最后發(fā)現(xiàn)了臭味的源頭,用一點水和香皂,就讓這個世界恢復(fù)正常。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孫子惡作劇,在爺爺胡子上抹上了臭臭的奶酪,于是爺爺聞著哪都臭,爺爺絲毫沒有意識到根源在于自己,當他發(fā)現(xiàn)了臭源,只用一點水和香皂就解決了問題。這就好像人處世間,出了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找客觀原因,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自身找原因,反省自己,也許事情會變得簡單而容易。參考立意:反省自己;認清自身要學(xué)會從自身找原因。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木桌四條腿不齊,搖晃不穩(wěn),銅鼎見了以后笑著對它說:“我身大體重,不過三條腿罷了,而且不管地面多么不平,我都能站穩(wěn)。你四條腿,僅僅支撐了一塊木板,卻如此狼狽,這可值得你好好想想。”
小木桌聽了以后,就鋸掉了自己一條腿,立刻倒在地上起不來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1.堅持做自己,不可盲從。
桌子本來有四足,可是它心里卻忐忑上下,聽了鼎的話以后便不加思考,盲目聽信,沒有堅持自己的個性,而導(dǎo)致失敗。這種情況,在社會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在人生中,最可貴的是真正的自己,不要盲目聽從別人意見。
2.人要有自信。桌子與鼎本來各有優(yōu)勢,各有各的不足,但桌子聽了鼎的話以后,沒有想到自己的優(yōu)勢,反而懷疑自己,于是像鼎那樣,將足鋸掉一個,變成三個,可是這樣一來失去了自我,焉能不敗?由此可見,人要有自信。
3.要慎言慎行。鼎自認為自己的三足比桌子的四足有優(yōu)勢,盲目指點。桌子與鼎是不一樣的,但鼎一看到桌子的樣子,就不顧別人的實際情況,認為自己比桌子高明,于是亂提意見,導(dǎo)致桌子失敗的結(jié)局。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鼎對于桌子的失敗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在生活中,應(yīng)慎言慎行。
4.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要正確地學(xué)習借鑒他人)。當材料中的桌子聽到鼎的話語后,根本不思考就付諸行動,這是沒有正確對待別人意見的表現(xiàn)。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聽到別人的話就對自身加
以改變,而不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結(jié)果導(dǎo)致失敗。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
清朝有一位名叫張英的大學(xué)士,祖宅旁有隙地,與葉氏相鄰,兩家因蓋房占地發(fā)生糾紛,張家人寫信到京城請張英出面干預(yù)。張英收書后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后,撤讓三尺,葉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這樣一來,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
20xx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趙薇一曲《六尺巷》“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打動了億萬人心,也引發(fā)了眾人熱議,使“六尺巷”的故事在新的時代有了新的內(nèi)涵。對此,你有何感受、聯(lián)想、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圍繞“德”、“禮”立意,可具體理解為“寬容”、“禮讓”等。
7、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讓座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不要套做,不得抄襲。注意標點正確,卷面整潔,字跡規(guī)范。
【文題解析】:漫畫作文類要抓住寓言,“3·15”消費者權(quán)益如何真正得到落實,而不是搞一天的形式,是寫作的中心。根據(jù)要求,又是時事評論類材料作文,要圍繞“3·15”消費者權(quán)益如何得到保障這一話題,絕不能偏離。學(xué)生可聯(lián)系影響巨大的20xx年10月的青島大蝦事件和20xx年2月的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以及3·15晚會上曝光的事件,結(jié)合以前的“毒奶粉”“地溝油”“蘇丹紅”“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和網(wǎng)上消費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講保護消費者權(quán)益的意義。
參考立意:
、購S家和商家的角度:保護消費者權(quán)益不能搞形式,不能為物質(zhì)利益損害消費者權(quán)益,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要誠信經(jīng)營,真正把消費者當“上帝”,讓位讓利于消費者。(一類51-60)
、谙M者的角度:不愿坐是因經(jīng)常被騙,知道是搞形式;不敢坐是因維權(quán)的法律意識淡薄、成本高。要敢于維護自身權(quán)益,敢于坐屬于自己的“寶座”。(一類51-60)
、巯M者權(quán)益保護法的角度,公檢法等機關(guān)要加大宣傳,切實保障消費者權(quán)益,打擊無良奸商,制止做表面文章的搞形式。(二類上一類下46-53)
、芫C合以上角度,從不同方面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每天都是“3·15”。(一類51-60)
籠統(tǒng)來談做事搞形式,搞面子工程的二類43-50分。雖圍繞話題但籠統(tǒng)地談消費、法律、素質(zhì)等二類下給分,即45分以下;
拋開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這一話題來談權(quán)益,或責任、誠信等二類下給分,即45分以下。其它拋開消費者權(quán)益這一話題的立意,原則上三類以下給分,即36分以下;
漫畫沒看懂,理解錯誤,談商人本色是唯利是圖,商家、廠家3·15促銷活動是真正尊重消費者,讓座是講文明禮貌、謙虛,要真正的英雄、王者等四類給分,即30分以下。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條在微信圈流傳的“稻草定律”說,路邊的一根稻草如果沒人搭理,它永遠只是一根稻草。賣白菜的人用它捆綁了白菜,它的價值就與白菜一樣;賣螃蟹的人拿去捆綁螃蟹,它的價值就與螃蟹一樣了。人的價值有時像一根稻草一樣,與自身無關(guān),就看你與誰一起。但也有人覺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寶典。稻草什么時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時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遠不會散發(fā)的,稻草不需要以攀龍附鳳來提升自己的價值;稻草的價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長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備的。
要求:請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材料介紹了“稻草定律”和人們對“稻草定律”的看法。“稻草定律”的內(nèi)涵是人的價值與自身無關(guān),就看與誰在一起。但有人對“稻草定律”存在看法,即稻草本身有著自己的特長,稻草沒有必要攀附別人。從“稻草定律”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環(huán)境決定事物(人)的價值;②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從稻草能夠賣到螃蟹價格但不具有螃蟹的價值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看問題要看本質(zhì);②價格與價值的關(guān)系。從有的人的看法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依附他人不可取;②人的價值取決于自我的品質(zhì)。從綜合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什么是價值;②人的價值由什么決定;③人的價值怎樣體現(xiàn)。
9、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自身感悟及經(jīng)歷,寫一篇不少于800字議論文或散文。
中國臺灣一家店就叫“小器”。老板說,就只做小餐具、小碗、小鍋鏟,很受歡迎。老板鐘情自己的“小”,也很有勇氣承認自己的“小”,癡迷于扎扎實實在“小”處精耕細作,收獲了成功與幸福。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則材料+要求的作文,命題側(cè)重點旨在引導(dǎo)考生辯證地思考問題,理性地看待社會、人生等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材料作文的審題,宜緊抓材料的中心,審讀材料中心是審準題的第一步。而此則材料中的議論句是審題立意的關(guān)鍵:“癡迷于扎扎實實的‘小’處精耕細作,收獲成功與幸福”。
因此考生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生活細微處精耕細作,才能收獲成功與幸福。
考生應(yīng)該聚焦于“小即是大”進行三個角度大膽追問,材料中所倡導(dǎo)的“小”是什么樣的“小”,為什么“小”可以成就“大”,怎樣才能夠“小中顯大,小中悟大”等等。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世紀老人、一代才女楊絳先生,百歲高齡筆耕不輟,被稱為“史上最高齡的小說作者”。即便在她103歲生日之時,也要謝絕外界一切做壽之禮,以續(xù)寫的書稿為自己賀壽。楊絳先生曾說:‘我無名無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
對此,你產(chǎn)生了哪些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