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大暑養(yǎng)生·防病篇
濕熱天氣人難受 須防中風面癱等
由于大暑時節(jié)北京具有明顯的濕熱特點,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面癱等)、風濕、感冒等是高發(fā)疾病。
“雖說現在的居住條件比原來要好,空調、電扇一樣不少,但正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造成了人體體溫調節(jié)失常,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夏季感冒非常容易損傷陽氣,常常伴有胃腸疾病和乙腦,感冒后4至8小時就可能引起發(fā)燒!碧撇┫檎f。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jié)氣。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贝笫钫抵蟹昂螅谖覈芏嗟貐^(qū),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jié),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大暑時節(jié)即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鄉(xiāng)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jié),我國有些地區(qū)的人們茶余飯后有以斗蟋蟀為樂的風俗。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jié),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薄跋挠旮籼锕 奔啊跋挠旮襞1场钡,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于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yǎng),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當你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癥狀時,多為中暑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