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日記范文【三篇】
篇一
寫在第三十一個教師節(jié)——這條路,我以為只有我走過
老師像辛勤的園丁,澆灌著未來的花朵,老師像雨,潤物細無聲,老師更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提記
呱呱墜地一聲啼哭,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父母教會了我,說話、走路、寫字、動腦、勞動等……在這每一個階段里,父母都會很耐心的教自己,當自己完成的時候,父母會向孩子一樣,露出他(她)那孩童般的笑容。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和自毫。
以為這條路只有自己走過,熟不知,自己的姐姐早已經(jīng)完成了。
背上可愛的書包之后,我遇到了我的第二任老師——啟蒙老師。她(他)教給我愛國、勇敢、機智、誠實、守信,讓我的童年多姿多彩。這時她(他)是一個大家長,關(guān)注著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
以為老師關(guān)注我會多些,殊不知同齡人,都在被不同的大家長,一樣關(guān)注著。
當可愛的書包,被我扔在一邊的時候,我遇到了我的第三任老師——哲理老師。
她(他)教會了我,愛國、勇敢、機智、誠實、守信,同時也讓我領(lǐng)悟到里面的哲理。此時的老師像艄公一樣,載我駛向智慧的彼岸,知識的海洋。
以為這種感覺,只有自己才有,殊不知,學生之中,還有n多比我領(lǐng)悟更寬、更廣,更深。
當托著行李箱,來到陌生的城市,我遇到了我的第四任老師——方向老師,她(他)教給(教會)了我,愛崗敬業(yè)、與時俱進、給我打下了基礎(chǔ),插上了翅膀。讓我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翱翔。
以為這種感覺,只有自己才有,殊不知,學生之中,還有n多比我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當托著行李箱,來到繁華熱鬧的都市,我遇到了我的第五任老師——眼界老師,教給了我,站的高看的遠、開眼看世界,讓我領(lǐng)悟到,圓規(guī)畫圓,讓我在步滿荊棘道路上,能斗志昂揚的走下去。
以為這條路,只有自己選擇過,殊不知,無數(shù)的前輩們n多年前,早已走過。
腦海里想起了,題型與題目的區(qū)別、參考與參照的區(qū)別、教誨與教導的區(qū)別等……
歷史留給我的,是本參考的寶藏。歲月留給我的,是本滿滿的回憶錄。時間留給我的,是本n多未解之謎。
感謝我生命遇到的每一位老師,感謝您孜孜不倦的教誨、不辭勞苦地教導、誨人不倦的精神,我必將銘記于心。您辛苦了。
這條路,我以為只有我走過。
篇二
張婕說過:“教書是一場盛大的暗戀!边@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不過我想我們來到這里支教倒有點像毛遂自薦——主動肩負起對學生施教和與他們溝通的責任。學生們是有趣的,有時候一句天真的話語讓人忍俊不禁,有時候會調(diào)皮得讓你氣得牙癢癢,之后又跑過來安慰你逗你笑,我們支教團時常交流起心得就是,打一巴掌然后再來個甜棗,而我們卻很享受這個過程。自嘲是不是有自虐傾向。不過孩子們實在太可愛了,心底的喜歡是會不加遮掩地表達出來的,若是喜歡你這個老師,便從一大早就開始期待你的課,下了課有時間會粘著你不放,不過也有小男孩會以在課堂上搗亂來引起你的注意,對此每次當然免不了被老師一頓痛批。
迄今為止,收獲的愛與關(guān)懷是無法計數(shù)的。我們發(fā)起了主題為“以書筑夢,情暖金坪”的捐書活動,得到當?shù)厣鐣鹘鐞坌娜耸康姆e極響應,我們感受到原來我們在公益這條道路上還有如此多戰(zhàn)友能夠攜手而行。我們對學生所付出的愛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默契,來這里的第一個教師節(jié),學生們就用他們所喜歡的各種小玩意來表達對你的喜愛,還有周末日記里真切的言語,上課前你杯子中不知什么時候就有了的熱茶······不過也有鬧矛盾的時候,之前有學生上課的時候打死了幾只蜜蜂,于是會被要求周末加寫日記,主題是《蜜蜂對環(huán)境的重要性》。也有學生上課太隨意惹得我生氣,因為那位學生拉不下臉來道歉,結(jié)果弄得全班同學一起在日記本里表達歉意的時候。每每于此,我總會覺得付出的汗水與收獲的喜悅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所謂教書育人,大概就如同播種一樣吧,當你播下去希望收獲的就是希望,當你播下去了愛,收獲的也定當是滿滿的愛。
作為支教老師,我時常會想一年的時間能夠帶來多大的改變,這一年時間我能教給學生們多少,還是最后獲得最多的反而是我?比如會有學生問我:“熊老師,你們要在這里教多久?就不能呆久一點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都無力回答,畢竟我沒有辦法給他們承諾更長的時間,這是我感到抱歉與自責的地方。
好在我們一起還在經(jīng)歷著,還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更多美好的回憶,在這里的第一堂課我跟我的學生說,你們要學會去感受,因為只有用心靈才看得見事物的本質(zhì),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無法感受的。而我,在來到這里僅僅7個月,卻真正感受到他們純粹的愛,這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最寶貴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我也明白了,原來教育一直不是單方面生硬的感化,它以一種自然的方式流淌于我們的心河之上,只是在時機成熟之際為我們點亮前進道路上所需要的點點燭光。
篇三
今天是周一,照例課很不好上,而且周末的作業(yè)亂七八糟,讓人很不愉快。
去教室本來不打算上課,但班主任老師臨時有事,還沒回來,站在講臺上,索性就把第二節(jié)課給上了。
上什么內(nèi)容呢?想起單元的口語交際,是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前,讓孩子收集過資料,舊中國所受的恥辱,新中國的成就。就是它了。演講。
拿出我們之前收集的資料,花5分鐘把它整理成幾個要點,準備好帶著它在講臺上進行演講。
學生習慣了我的專制,馬上開始準備起來。
今天的演講要解決資料運用問題,演講的姿態(tài),傾聽的態(tài)度等等。
一開始學生沒幾個敢舉手,隨著我點將,讓學生逐漸找到了自信。第三個上臺的同學就準備得比較充分了,能講出自己的觀點,也能運用好材料。
接下來一位男同學,整個演講一氣呵成,語言流暢,觀點鮮明。我馬上把小演講家的稱號送給了他。
為每一位上臺的學生鼓掌,讓他們感覺到同學們的熱情和支持。采取打分制,給每個上臺的學生打上一個不低的分數(shù)。只要能走上講臺,就能得到歡呼,只要能講出自己的觀點,和材料的大致內(nèi)容,就能得高分。學生都躍躍欲試。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演講水平有一個定位,我還引導學生評價,到底哪里說得好。學生說內(nèi)容講得好,我接著問,是什么內(nèi)容呢?新中國成就的內(nèi)容。那講了新中國的什么成就?航天。我又掉轉(zhuǎn)方向,詢問演講的同學,問她是怎么選取資料的。讓她介紹資料選擇的方法。當幾個同學都演講過后,我點撥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個同學在演講時材料選擇的側(cè)重,與觀點的對應關(guān)系。
最后我用學生引用的一句名句結(jié)束這次演講:一個人的苦難只是痛苦一時,而一個民族的恥辱卻銘記千年。為什么要銘記千年?銘記民族的恥辱是為了將之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后輩們不忘屈辱的歷史,一代代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主題演講,孩子們出色的表現(xiàn),讓我茅塞頓開,也許在你期望值不高的時候,學生會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放慢腳步,靜待美好。教育本來就是細水長流的慢功夫,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