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如果我當老師有感:向著合格老師的方向努力
讀如果我當老師有感:向著合格老師的方向努力
讀著葉圣陶先生的隨筆《如果我當老師》 ,我內(nèi)心還是震撼 的。 葉老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理解, 對培養(yǎng)學生側(cè)重點的看法, 好些都是我沒有認真思考過的或比較模糊的,慚愧呀,一直 隨波逐流著教書,自以為還很勤奮,卻不知方向不明,結(jié)果 是事倍功半。不過,找到了差距,也就是有了努力的方向, 我會一直朝著合格老師的方向努力的。 把學生當成真正的‚小朋友‛ ‚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 厭的小家伙、惹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 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yōu)?sbquo;小朋友‛ 。那不是假意殷 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油腔滑調(diào)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 真心認他們做朋友。 ‛ 我們也叫學生小朋友,但是我們真的把學生當作小朋友 了嗎?至少我不是,我叫他們小朋友只是一種習慣性的稱 呼,骨子里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是平等的朋友,我認為自己 是有著絕對權(quán)威的老師,學生必須聽話,必須服從。聰明的, 我喜歡,搗蛋的、愚蠢的,我嘴里不說,內(nèi)心里還是討厭的。 看來修養(yǎng)還大大不夠,我還得轉(zhuǎn)變觀念,放下架子,蹲下身
來, 真正做到民主和尊重, 為與學生成為真正的朋友而努力。 注意養(yǎng)成小朋友的好習慣 ‚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就粗淺方面說, ‘養(yǎng)成好習 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 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身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 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 三, 那是語言的游戲; 都必須化為習慣, 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所以我們平 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課、發(fā)言、作業(yè)等學習方面的好習慣。我 想,單注重這方面還遠遠不夠。作為語文老師,不能把教識 字、教讀書認作終極的目標,應(yīng)該由此為手段,培養(yǎng)他們思 考的好習慣、舉一反三的好習慣,并進一步養(yǎng)成語言的好習 慣。另外,良好的姿勢,全神貫注的做事認真的習慣;細致、 一絲不茍;鍛煉身體的習慣;閱讀等等,也是小學生很重要 的習慣。而最重要的可能是,真正把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的 教育目標,而不是作為提高學習成績的手段。 心平氣和地對待頑皮的小朋友 ‚小朋友頑皮的時候,或者做功課顯得很愚笨的時候, 我決不舉起手來,在他們的身體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 的感覺至多幾分鐘就消失了……然而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 們的身體,同時也打了他們的自尊心;身體上的痛或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