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讀后感
于裁湘軍、殺韋俊幾件事上,曾國藩亦頗遭非議,然而,這些亦不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
功過是非,只憑表面事實是不能給予正確評價的,況且,于歷史,于人物,誰又能說得清哪個是哪個非呢?以史鑒今,僅此耳!
“當官要讀《曾國藩》”,這句話,我亦不能完全接受,與其說曾國藩游刃于官場,不如說曾國藩慎獨于私室;與其說曾國藩走向了封建社會官位的頂峰,不如說曾國藩達到了中國文人的極致!
看《曾國藩》,不難發(fā)現(xiàn),曾國藩之所以能得以漢大學士受皇上賜酒的殊榮,確有他為官的一些手段、思想,然歸之根本,應為兩條,一曰看人用人,一曰謹言慎行?v觀諸歷史人物,善用人有幾人可過曾者,嚴律己又有幾人能過曾者?言必思之,行必省之,私室而不妄議,獨處而不變習,于天命之年尚習字讀書,古稀之歲亦批文指示,能如此者,史能有幾人?有不用之理乎?
學而優(yōu)則仕,這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所逐漸形成的對文人的定位。于七十年風雨人生中,曾國藩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所有的特點,考科舉,中進士,點翰林,走仕途,以文報國,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身上的獨有的根本的特點,幾進幾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一片忠心,剿除內(nèi)匪,興辦洋務,曾國藩時刻以定我朝廷、興我中華為己任,這恰恰是他的中國文人思想在支持,而他也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思曾之一生,惟八字耳:
志在盡忠,以忠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