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題作文
(2)補后半部分。如“十六歲,我多了一份____”(XX年溫州題)、“家庭的____”(XX年重慶非課改區(qū)卷文題一)、“想起了____”(XX年金華卷文題二)、“精彩____”(XX年無錫題)、“學(xué)會____”(XX年蘭州卷文題二)、“分享____”(XX年煙臺題)。
(3)補中間部分。如“我與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親等)的對話”(XX年河南卷文題一)、“生活因____(音樂、讀書、挫折、愛等)更精彩”(XX年湛江卷文題一)、“當(dāng)____的時候”(XX年臨沂卷文題一)、“發(fā)生在____的糾紛”(XX年廣州題)、“我與____交朋友”(XX年北京宣武區(qū)題)。
(4)補前后兩部分。如“____夸我____”(XX年寧德題)。
(5)補前、中或中、后部分。如“我想讓____(自己、家庭、江河等)更____(成熟、和睦、潔凈等)”(XX年北京海淀區(qū)題)。
(6)補正、副標(biāo)題。如“請以‘——讀有感’為副標(biāo)題,自擬題目,就自己讀過的課外名著(或文章)談一點體會和感想”(XX年無錫題)。
(三)、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方法
補題是半命題作文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補題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半命題作文水平的高低。具體來說,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應(yīng)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1)揚長避短,熟悉為先。
每個考生所擅長寫作的文體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揚長避短,方能奏凱考場。近年來各地的考場作文,對文體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補題時根據(jù)自己的文體特長,選填相宜的詞語,將半命題化為自己最拿手文體的全命題來運營文思。
考場作文是一種“速成”作文,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來選材、構(gòu)思。因此,考生在補題時,所選擇的詞語,應(yīng)與自己平時庫存較為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相契合;所確定的內(nèi)容,須是自己較為熟悉、感受較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體驗。因為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如XX年河南題“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題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選填的詞語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集體的溫暖”、“家庭的溫馨”、“友誼的可貴、“誠實的可敬”、“虛偽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詞語限制,自行選詞填補),很顯然,任何一位考生對上述諸種情感體驗不可能有著同樣程度的感知、擁有同樣深刻的感受,這時他們就必須“趨熟避生”。
(2)創(chuàng)新求異,獨樹一幟。
為半命題作文補題,最易題目雷同、題材“撞車”,為避免這一點,考生在補題時,要充分運作求異思維。選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最好是別人不曾經(jīng)歷過、不曾想到過、不曾抒寫過,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寫不出的。為此,應(yīng)盡量選擇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或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生活事件,盡量避開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題沒有強制一定要從提示語中選詞,最好跳出提示,另選新詞補題。如XX年河南卷文題一“我與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親等)的對話”,多數(shù)考生從提示語中選擇“春天”、“智者”、“母親”等詞,但有一位考生卻自出機杼,將文題補為“我和崇高的對話”,抒寫自己一次真實而獨特的心路歷程,呼喚崇高人格的回歸,充滿情趣、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