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參與”或“旁觀”構(gòu)思導引與技法介紹及范文點評
【作文題目】當自己是某件事情的主角時,人們往往會很主動、很投入;而當自己不是主角時,人們的心態(tài)和做法就各不相同了。這時,你是積極參與還是袖手旁觀呢?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選擇,事情的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對自己對別人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請以“參與”或“旁觀”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構(gòu)思導引】這是一道開放式作文題。寫作時要在“參與”或“旁觀”兩個話題中任選一個。材料中的“積極參與”、“袖手旁觀”是關鍵詞,“你”是思考的注意點,無論是參與還是旁觀,都要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
該作文題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我,學會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人積極參與,不在乎是否當主角,也不很在乎結(jié)果,注重的是參與其中,融入其中,雖然只是當一個配角;而有的人則持旁觀的態(tài)度,認為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湊熱鬧容易,而做一個有頭腦、有主見的旁觀者難。這里實際上涉及到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側(cè)面:一種是以積極投入的心對待生活中的人與事,以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與磨難,總結(jié)人生經(jīng)驗,得出生命感悟,以利于更好地前行;另一種是愿意做旁觀者,不是盲目跟風,而是默默地觀察,冷靜地思考,沉著地應對?偠灾,只要能夠認真思考,自圓其說均可。
【技法介紹】
一、審清題意:準確全面,立意新穎。
審題即明確題目的所有要求,全面把握命題者的意圖,特別要弄清是一材兩題還是獨立的兩個題,以便立意為文。因此在動筆之前,必須對作文的要求、注意點和提供的材料作全方位的審視,逐字逐句的分析,捕捉引發(fā)靈感的信息,力求立意新穎。我們可以沿著話題的順向、逆向或側(cè)向作發(fā)散思考。比如以“參與”或“旁觀”為話題的作文,由于話題前的一段材料有一定的傾向性,許多人會朝著“重在參與,貴在參與”這樣的角度構(gòu)思作文;假如你能從“旁觀”的角度立意,選擇一些鮮活的事例加以闡釋,文章立意就會比較新穎。
二、列出提綱:梳理思路,條理清晰。
不少學生作文不打草稿是普遍現(xiàn)象,常常是“寫寫停停,停停寫寫”,有時甚至在中途“擱淺”或發(fā)現(xiàn)偏離話題,想要另起爐灶已經(jīng)來不及,只得勉強卒卷。究其原因,主要是寫作思路不清所致。因此在動筆前,必須根據(jù)表達中心的需要,精心“剪裁”準備的素材,梳理寫作思路,對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選擇哪些素材,怎樣過渡照應等作通盤考慮。比如以“參與”為話題,如果寫成議論文或議論性散文,可以按照什么是參與,為什么要參與,如何參與的思路來行文。我們不強求打草稿,但必須打腹稿,做到胸有成竹。而訓練列提綱就是幫助自己強化打腹稿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擬好題目:簡明具體,醒目傳神。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內(nèi)容和讀者情感、心理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也是傳遞作品主題、展示作者才情的藝術(shù)形式。擬題原則是“小”“準”“新”,有文化底蘊?梢造`活運用比喻、夸張、對比、呼告、設問、反問、對仗等常用修辭手法,也可以巧妙引用名言警句,還可以借助標點或公式。例如《過客,也是一種美麗》,標題具體且形象生動,足以令閱卷教師“一見鐘情”。只要平時多讀書,多積累,擬題時多推敲,多潤色,定會讓作文題目首先成為一個亮點。
四、斟酌開頭:快速切題,清新別致。
不少同學常常喜歡以議論開篇,講空洞的道理,拖沓冗長,自然不會引起讀者的興趣。好的開頭被稱為“風頭”,一般應當緊緊扣住題目(或話題),以別致的方式切入:或以故事開篇,或以名言警句引入,或以具體可感的清新畫面導入,或從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談起……總之,盡量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露面”,力求在內(nèi)容上或在形式上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如XX年高考佳作《選擇牢籠》的開頭:“如果你選擇的是翅膀,你將擁抱整個藍天/如果你選擇的是鰭,你將親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選擇的是四足,你將體味莽莽綠林/而我的選擇卻是——牢籠!
五、寫好結(jié)尾:呼應開頭,耐人尋味。
好的結(jié)尾謂之“豹尾”。文章結(jié)尾既要突出重點,又要點出主題。一忌收束過早,二忌點題不透,三忌大呼口號。而應做到:或水到渠成,自然收束;或巧妙點題,升華主題;或含蓄蘊藉,留足空白;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寫一個精彩的結(jié)尾一定會給整篇文章增添無窮的魅力。
【優(yōu)秀習作點評】
貴在參與
高二學生
看似弱小無能的螞蟻在被熊熊烈火包圍時,它們將自己抱成了一個飛速滾動的鐵黑色大球,因為每只螞蟻的積極參與,蟻球終于在畢畢剝剝的燃燒聲中滾出了火海,螞蟻家族得以繁衍生息。
面對困難,你是否積極參與?面對挑戰(zhàn),你是否積極應對?即使你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螞蟻,朋友,你也可以點燃一星璀璨之火,在參與中將自己的閃光點放大,將自己的價值詮釋得淋漓盡致。
屈原攜兩袖清風,唱著楚歌,積極參與了“哀民生之多艱”的“上下而求索”之中;蘇軾將“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愁緒隱于心底,吟唱出“西北望,射天狼”的壯烈情懷;岳飛牢記“精忠報國”,“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參與“還我河山”的壯志之中……
他們用自己偉大的壯志,不泯的雄心,參與到為祖國為事業(yè)為理想的拼搏中去。
二戰(zhàn),是我們永遠的痛。硝煙彌漫,尸橫遍野,鮮血流淌成一條蜿蜒的大河,直抵我們心中最脆弱的一點。但是,伴隨著傷痛而來的,并不僅僅是傷痛;帶給我們心靈震撼的,不僅僅只有無邊無際的血腥?,千萬個蘇聯(lián)軍民用身體筑成了一道堅不可摧之墻,用他們?nèi)崛醯能|體擋住了德軍的堅兵利炮。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一場戰(zhàn)爭中的神話,因為每個蘇聯(lián)軍民的誓死抵抗,因為每個蘇聯(lián)軍民的奮不顧身的參與而最終呈現(xiàn)于歷史舞臺之上,閃耀于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成為千古美談。
參與吧,朋友!要竭盡全力,奮不顧身,要把你的心交給正義的力量,把你鮮亮的魂魄融于集體大家庭之中。
米蘭•昆德拉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從一開始,他就不斷嘗試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藝術(shù)實驗,他練過琴,畫過畫,寫過詩,譜過曲,最后成為聞名于世的小說家,這是他篩選一生的結(jié)果!拔乙恢痹谒囆g(shù)領域里摸索、積極參與,希望找到適合我的那一點。”不錯,如果他一開始就袖手旁觀,看自己的容顏在歲月的侵蝕下漸漸衰老成碎片,他又怎么能像現(xiàn)在這樣擁有一片湛藍而廣闊無垠的天空?他就是一個因為積極參與而終于從小角色走向大人物的傳奇人物。
參與吧,朋友!也許一開始你默默無聞,但持之以恒、日積月累之后,誰能擔保你不會成為下一場“人生表演”的主角?
雷鋒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只是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奧黛麗•赫本、成龍這些國際明星也是從“跑龍?zhí)住遍_始他們的演藝生涯……
參與,積極地參與,無疑是人的一種可貴品質(zhì)。
朋友,你是否正躍躍欲試呢?如果沒有,請學學你身邊那些踴躍地參與生活、參與工作和學習的人們吧。
簡評:參與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明智的處世行為,達觀的人生理念。文章從一種自然現(xiàn)象——蟻球滾火海的現(xiàn)象談起,巧妙地引出本文的中心觀點——貴在參與,并加以簡要闡釋。接著,列舉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勇于參與的名人事例,如屈原的“上下求索”,蘇軾的“西北望,射天狼”,岳飛的“精忠報國”,充分肯定了其積極參與的人生態(tài)度。而后,又濃墨重彩地闡述了昆德拉的事例,簡要列舉了雷鋒、奧黛莉•赫本、成龍等人的事跡,進一步印證了只要積極參與,小角色也可以成長為大人物的道理。
就寫作技法而言,文章能夠快速入題,觀點明確,條理清楚,所舉事例涉及古今中外,涵蓋面廣,有詳有略,有點有面,邊敘邊議,緊扣中心。結(jié)尾運用設問、呼告手法,再次號召讀者積極參與到生活和工作和學習中去,富有感召力。
過客,也是一種美麗
高二學生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書寫了如此美麗的《錯誤》,令我們不禁唏噓感慨:我們是自己的主角,卻也往往是別人的過客。
過客,是別人一生中最渺小的配角;有時我們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卻毫不知情。更多的時候,身為過客的我們,旁觀他人的人生:看平靜安逸,看跌宕起伏,看恬淡閑適,看峰回路轉(zhuǎn)?粗粗,我們發(fā)現(xiàn),過客,也是一種美麗。
作為過客,我們旁觀,我們?nèi)諠u成熟!赌鷼狻分姓f:“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別人的人生就是一場戲,我們是觀眾。名垂青史,我們看到文天祥的傲骨;遺臭萬年,我們耳熟和珅的貪婪;浩氣長存,我們見證任長霞的克己奉公;鋃鐺入獄,我們目睹窮途末路。別人那或悲壯或可憎、或可歌或可悲的人生,令我們或鼓掌歡呼或唏噓感慨。我們旁觀,我們在旁觀中思索,在思考中日漸成熟。剛強正直的品性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風骨,而貪婪自私的陋習也應成為我們的警示。
作為過客,我們旁觀,我們虛懷若谷。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沒有什么非你不可。”這世界缺了你,地球照樣轉(zhuǎn),太陽照樣東升西落。旁觀他人的人生,我們將變得謙虛,學會用心靈去感嘆他人的生命,去汲取他人的智慧,我們虛懷若谷。我們獲益頗多。
作為過客,我們旁觀,我們超然于世。陶淵明深陷污濁官場,卻能以旁觀者身份審視周遭環(huán)境,“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堅守一方心靈凈土,懷抱千百年來文人的夢想,保留了最純凈的心靈家園。如今,做一個旁觀者,需要我們從混濁的社會風氣中跳出來,以純凈的心靈拒絕不良風氣的污染。
作為過客,我們旁觀,我們在旁觀中汲取力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一個電腦天才,20歲時研制出basic語言,為個人微型電腦的誕生做出了巨大貢獻。21歲時他從哈佛大學退學。哈佛大學,全球大學排行榜上長期雄踞首位,可比爾•蓋茨卻毅然中止了他的學業(yè)。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我們旁觀,我們從旁觀中獲取勇氣。追求夢想,有時需要大膽放棄的勇氣。
或許我們永遠不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歸人”,永遠都只是匆匆的“過客”。我們不能好好地參與,但我們可以靜靜地旁觀。
旁觀,讓我們?nèi)諠u成熟;旁觀,讓我們虛懷若谷;旁觀,讓我們超然于世;旁觀,讓我們勇往直前。
過客,也是一種美麗。
簡評:旁觀是一種智慧,需要一種審時度勢的戰(zhàn)略,俯看全局的眼光。這篇說理散文由鄭愁予的《錯誤》中的“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自然引出“過客,也是一種美麗”的論題,按照我們在旁觀中日漸成熟、虛懷若谷、超世獨立和汲取力量四個方面闡明了旁觀的作用和意義。
文章無論是打比方,還是舉例子,都十分準確熨帖,尤其是“作為過客,我們旁觀,我們?nèi)諠u成熟”一段中概述的文天祥、和珅、任長霞、四個事例縱跨古今,對比鮮明,富有概括力。
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層次完整清晰;綜合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準確通暢有文采;引用詩文自然恰當,與敘述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的較廣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