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評點
高考作文命題非常不易。今年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大特點是“命題作文”回來了。命題作文是中國高考作文最常見的形式,但是,隨著猜題之風的盛行,命題作文改為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已有多年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一大特點是命題作文回來!我回來了!真不知命題作文能夠施行多久。
一個好的高考作文命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學生易懂易寫。緊張至極的高考考場之上,一個令人費解的作文題最讓考人頭疼。比如今年遼寧省的作文:
哲學家拿一個給同學們看,說這是我剛從果園摘來的,你們聞到蘋果香味了么?有的學生說聞到了。三個學生默不作聲。哲學家拿著蘋果轉了轉,一個學生說沒聞到,一個摸了摸問這是什么蘋果?另一個說我感冒了。最后哲學家把蘋果給大家傳看,才知道是一個用蠟做的假蘋果。
給了這樣一份材料,讓考生自命題作文,實在像材料中的第三位學生:“我感冒了。”因為他真不知道這個蘋果是真是假,無法回答,只好說自己感冒了。可惜在考場上懂不懂都得寫啊,感冒了也不行。
湖北省的《舊書》亦屬此類。什么叫“舊書”?以出版時間判斷,還是以書的新舊判斷?如果考生確曾因為一本舊書有過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自然可以寫出一篇感人心肺的好文章,可惜的是絕大多數(shù)考生不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那么多新書都顧不上看,遑論“舊書”?這種考題確實讓考生大跌眼鏡。廣東的《回到原點》同屬此類。
大而空的題目同樣不好寫。這些年來,這類作文題目明顯減少,今年只有陜西的《中國的發(fā)展》還在走這種大而空的路子,真苦了陜西的考生。這種卷子到了評卷教師的手上也很難判。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太難了。
真要考考學生的思辨,并非不易出題。今年此類作文題目出得最好的是上海卷!耙磺卸紩^去”與“一切都不會過去”都是客觀存在,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天津的《鏡子》也不錯。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哈哈鏡、三棱鏡,功能不同,人們用這些不同的鏡子看人生時也會有不同的結果。這類命題會給考生以啟發(fā),讓他們稍加思考即可懂得,好的作文也可期待。
江西卷別出心裁,取了《孟子》的“三樂”為材料: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災患),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慚愧)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下》)孟子認為君子有三樂,其實這也是今天成為我們崇尚的人生之樂。請選擇三樂中一樂作文。
這個題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無體驗;二是解讀有問題。今天參加高考的學生誰當過教師?沒有這樣的教書體驗,怎么會領悟到“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一大快樂?只有體驗過的才能深刻的理解它。學生沒有體驗,怎么知道這是快樂?讓考生選擇“一樂”作文,這可能嗎?初當教師者也不會有這種體驗,只有數(shù)十年教書之人才會有這樣的體會!睹献印返摹叭龢贰笔恰拔覀兘裉斐缟械娜松畼贰眴?我看未必。解讀者把自己的體認當作全體考生的體認,這合適嗎?今天90后的考生會把“父母俱在,兄弟無故”當作人生的第一快樂嗎?難啊!如果考生不認可這是人生“三樂”,請問:考生心里不認可這是人生的快樂,非要他們把這些當作人生快樂來寫,考生只能說謊了。這豈非脅迫考生說謊呢?
全國卷最受人關注。因為使用全國卷的省份仍然最多。但是,今年的全國卷一的《期待成長》實在不易寫好。全國卷二出得也有問題。誠信是道德的底線之一。缺乏誠信是當前的大問題。全國二卷剛好就這一問題命題,學生肯定有話可說。但是,迫于考試的壓力,28.1%主張留自己的考生怎么答?據(jù)實而談,肯定不行,評卷的標準絕不允許給這類考卷判高分。不據(jù)實而寫,這可是考驗考生說謊的能力。我們?nèi)绾闻袛嘁环菘季硎欠裾f謊?說謊說得好的文章會得高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