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卷第十五
注“如何傷本而救吾身乎”: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傳宣公十五年秋七月”下至 “余汝所嫁婦人之父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一百八十四字。何校乙去,云復(fù)雜不成文理。陳云別本無,當(dāng)從之,削去為是。案:所校是也。此等皆尤延之增多而誤者。
注“王逸曰”下至“志錯(cuò)越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賈逵曰逼迫也爾雅曰”:袁本、茶陵本無“賈逵曰爾雅曰”六字。
注“方言曰硙硙堅(jiān)也”:袁本、茶陵本無“方言曰”三字。“堅(jiān)也”作“高貌”。
注“說文曰拂”下至“騷動(dòng)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王逸曰騷愁也合韻所流切”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有“音脩”二字。
注“爾雅曰”下至“而游其中”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
注“文子曰騰”:袁本、茶陵本 “騰”下有“蛇”字。
注“淮南子曰奔蛇廣雅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坐太陰之庰室兮:袁本、茶陵本 “庰”作“屏”。后漢書作“屏”。案:“屏”字是也。注中引說文“庰”,袁、茶陵誤作“屏”,尤校改正之,但誤并改正文耳。
注“顓頊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字林曰潚深清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墳羊之深潛:袁本云善作“深潛”。茶陵本云五臣作“潛深”,后漢書作“潛深”。陳云當(dāng)作“潛深”。今案:“潛”字自協(xié),似當(dāng)仍其舊。
注“蔭(陰改音) 古陰字”:茶陵本此四字在注末。案:蓋善語也。尤移入舊注。袁本刪之,皆非。又案:考舊注,凡引魏、晉以來書者,恐皆善注,舛誤各本所同,無以訂正,附著以俟更詳。
注“春秋外傳”: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淮南子曰”下至“土神”: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人面蛇身”下至“是燭九陰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二字。
注“是謂燭陰”:袁本、茶陵本 “是謂”二字作“曰”。
注“鐘山有子”下至“而龍身”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字林曰□謹(jǐn)敬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西海之南”下至“又曰”: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九字。
注“說文曰姣好也廣雅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嫮目冥笑眉曼”:何校“冥 ”改“宜”,“眉”上添“蛾”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誤。
注“方言曰褂謂之裾”:袁本無 “方言曰之”四字。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環(huán)珠也”下至“玉石之色”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字。
注“葩華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廣雅曰絪缊”下至“非此之用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三字。
注“玉女宓妃言忘棄我實(shí)多”: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可以為卿”: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淮南子曰昆侖虛”下至“高一萬一千里”: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三字。
注“食之長壽”: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