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卷第十五
注“倚閶闔而望兮”:案:“兮 ”當作“予”,各本皆誤。
注“爾雅曰錯鳥隼”下至“及鳴鳶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字。
夕惕若厲以省□兮:茶陵本“□” 作“□”,后漢書作“□”,是也。袁本亦誤“□”。長門賦同此。
何必歷遠以劬勞:袁本、茶陵本云善無“必”字。案:后漢書有“必”字,疑二本所見傳寫脫。
注“言系一賦之前意也”:袁本無“言”字、“前”字。茶陵本“言”作“重”。
注“老子曰天長地久”:袁本“ 子”下有“德經(jīng)”二字,“久”下有“篇”字。茶陵本無。案:“曰”似當作“有”,篇謂章也。
注“天地”下至“故能長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京房易傳曰”下至“一清”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遠度世以忘歸”:袁本、茶陵本“度”作“渡”。案:二本正文校語云善“渡”、五臣“度”。后漢書作“度”;颉岸伞弊謧鲗懻`,未必是也。
注“說文曰逞極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注慍怨也”下至“吝恨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字。
注“又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字。
注“注不如鳥奮翼而飛去”:袁本、茶陵本作“悄悄憂貌吝恨也言怨小人在朝恨不如鳥奮翼而去”。
注“臣不遇于君”下至“厚之至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公羊傳曰”下至“猶提將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
回志朅來從玄謀:何!爸\”改 “諆”,云后漢書作“諆”。今案:章懷注云“諆”或作“謀”。善不注此字,未必作“諆”,且“
謀”字自協(xié),當依其舊。陳云別本作“諆”,今未見,必誤涉后漢書耳。
注“夫復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歸田賦
張平子歸田賦者,張衡仕不得志,欲歸于田,因作此賦。凡在曰朝,不曰歸田。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都,謂京都。永,長也。久,滯也。言久淹滯于京都,而無知略以匡佐其時君也。字林曰:羨,貪欲也;茨献釉唬号R河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高誘曰:羨,愿也。易干鑿度曰:天降嘉應,河清,清三日,變?yōu)槌,赤變三日。鄭玄曰:圣王為政治平之所致。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史記曰:蔡澤,燕人,游學于諸侯,不遇,從唐舉相,舉熟視而笑曰:先生偈鼻戴肩,魋頤蹙頞,(禁頁) 頤膝攣。吾聞圣人不相,殆先生乎?澤知舉戲之,乃曰:富貴吾所自取,吾不知者壽也,愿聞之。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澤笑而謝去,謂御者曰:吾持粱刺齒肥,躍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于腰,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一年足矣!及入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拜為客卿,遂代范睢為秦相。說文曰:慷慨,壯士不得志于心也。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諒,信也。微昧,幽隱。司馬遷悲士不遇賦曰:天道悠昧。楚辭曰:屈原既放,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漁父悠爾而笑,鼓枻而去。王逸楚辭序曰: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湖,欣然而樂。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淥,可以濯吾足。嬉,樂也。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世務紛濁,以喻塵埃。莊子曰:游乎塵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