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紀
鹿郢,《史記·越世家》作‘鼫與’,索隱引樂資云:‘《越語》謂鹿郢為鼫與也!敵鏊鶠椤洞呵锖髠鳌罚ㄒ姟端鍟そ浖尽罚,書今佚,據殘存佚文,頗引《紀年》以證史,此云‘鹿郢’蓋亦本《紀年》!蹲髠鳌ぐЧ哪辍纷鳌m郢’,《越絕書》卷八作‘與夷’,《吳越春秋》卷一0作‘興夷’。金文有《者○鐘》,銘曰:‘隹戉十有九年,王曰:者○’,陳夢家《六國紀年表考證》謂為勾踐十九年器,疑作器者‘者○’即與夷,亦即鹿郢(《燕京學報》第三七期頁一八七)。
。畚迦荨吨駮o年》曰: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端洝ぞ揆R水注》
《竹書》曰:晉荀瑤伐中山窮魚之丘!冻鯇W記》卷八州郡部
《竹書紀年》曰:晉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太平御覽》卷六四地部
《竹書紀年》云:晉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太平寰宇記》卷六七易州易縣
案:《存真》云‘此未詳何年’,次于晉出公十六年后,《輯!吠。雷學淇《考訂竹書紀年》卷五列于十八年,蓋從今本。現姑據《存真》列此。
。畚逅模荨吨駮o年》: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水經·洛水注》
案:永樂大典本無‘取盧’二字,今據戴校!洞嬲妗纷鳌垺,云:‘“龍”,一作“龐”!遁嬓!纷鳌嫛4餍T疲骸褒垺,今《竹書紀年》作“龐”!垺ⅰ嫛乓敉嗤。
。畚逦澹荨吨駮o年》:晉出公(三)[二]十年,智伯瑤城高梁!端洝し谒ⅰ
案:永樂大典本、朱謀□本作‘三十年’,晉出公在位僅二十三年,顯誤。趙一清、戴震校本據今本《紀年》改作‘十三年’,《存真》、《輯!窂闹S纸癖颈緱l附注云:‘一本晉出公二十年!癖疽褜ⅰ都o年》晉年全改為周年,則所謂‘一本’,絕非指今本《紀年》之另一本。蓋今本此條當亦輯自《水經注》,見‘三十年’有誤,乃肊定為‘十三年’,當周貞定王七年。注者見他本《水經注》有作‘二十年’者,因注于下,則所謂‘一本’當指《水經注》。趙紹祖《竹書紀年校補》卷二云:‘出公無三十年,當以二十年為是!讓W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三二亦云:‘酈注云:……《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年,智伯瑤城高梁!磽俗⒄Z改正,并列于出公二十年,是。
《義證》云:‘智伯瑤即荀瑤,詳見上。智本邑名,《左傳》自荀首以下皆以“知”稱!
。畚辶莅础都o年》:成侯名載。《史記·燕世家》索隱
按《紀年》:智伯滅,在成公二年也!妒酚洝ぱ嗍兰摇匪麟[
案:宋黃善夫本迄清殿本皆作‘成侯’,金陵書局本作‘成公’(見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卷三四頁一二)。
此以智伯滅在燕成公二年,《晉世家》索隱引《紀年》以為在晉出公二十二年(見下),則成公元年當出公二十一年。逾年改元,孝公之卒,成公之立,當在出公二十年。《存真》據此列為‘【二十年,燕侯載立】’,是!遁嬓!纷鳌嘈⒐,次成侯載立’,系于出公十九年。金文多郾(燕)侯載器,《三代吉金文存》卷一九、二0著錄有《郾侯載戈》、《郾侯載矛》,與《紀年》可互證。
。畚迤撸荨吨駮o年》:晉出公二十二年,河絕于扈!端洝ず铀ⅰ
案:永樂大典本、朱謀□本作‘二十二年’,趙一清、戴震校本據今本《紀年》改作‘十二年’,《存真》、《輯校》據之。雷學淇《考訂竹書紀年》卷五系于二十二年,是!队喲a》所引《路史·國名紀》丁,見本書附錄。
[五八]如《紀年》之說,此乃出公二十二年事!妒酚洝x世家》索隱
案:《史記·晉世家》:‘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盡并其地。’索隱:‘如《紀年》之說,此乃出公二十二年事!洞嬲妗窊俗鳌径,魏桓子、韓康子、趙襄子共殺智伯,并其地】’,《輯!纷鳌径,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智伯,盡并其地。】’皆據《史記·晉世家》,《輯校》更全錄《史記》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