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地黃燉蜜糖
菜譜名稱
|
人參地黃燉蜜糖 |
所屬菜系
|
粵菜 |
所屬類型
|
親親靚湯 |
基本特點
|
滋陰潤肺,益氣補脾。虛勞肺陰虧損,癥見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氣短乏力等,亦可用于肺結(jié)核干咳日久,咽干口燥,或勞累過度,虛火內(nèi)生之咳嗽咽干,聲音嘶啞等。 |
基本材料
|
人參15克,生地黃90克,土茯苓60克,蜜糖30克。 |
做法
(1)生地黃洗凈,切成小粒,白茯苓洗凈,碎成小粒,一齊放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煲1小時,湯約1碗半,用燉盅盛裝。
(2)高麗參洗凈,切片,放入盛有生地黃、白茯苓湯的燉盅內(nèi),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 ̄4小時,取出待稍涼,加入蜜糖溶化后飲用。
說明
本飲露是以《洪氏集驗方》引申鐵甕之“瓊王膏”一方,調(diào)整用量,變換劑型而成,是虛勞咳逆者用以培本之品。湯中生地性味甘寒、質(zhì)潤,有滋陰潤燥、涼血清熱的作用。蜜糖用蜂蜜,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潤肺止咳、安五臟、和百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它能“益氣補中,止痛解毒,和百藥”,《本草綱目》說它能“和營衛(wèi)、潤肺腑,通三焦,調(diào)脾胃”。本品含有多種糖、多種礦物質(zhì)、多種維生素、多種酶,能增強食欲,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抗病力,是治病,強身常用之品,與生地黃合用,滋腎潤肺,有金水相生之義。人參性味甘微溫,溫而不燥,大補元氣,含有多種三萜皂甙、人參酸、揮發(fā)油、糖類、膽堿和多種維生素,能使機體恢復元氣,鼓舞正氣,增強機體活動能力,既可補氣固脫而救治重癥,又可益肺補脾而調(diào)補虛損,是急救危重病癥、調(diào)補虛勞內(nèi)傷之第一要藥。白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健脾和中、滲濕冶痰的作用,《世補齋醫(yī)書》說“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可以行濕”。與人參合而補脾益氣,脾旺則肺虛可復,此乃土生金之義。合成飲露,可奏滋腎、潤肺、補脾之功,使腎水足則火息熄,肺清寧則咳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