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狀元復習經驗談:文綜復習
】 更多內容請訪問: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頻道 推薦: 2006年高考考試大綱發(fā)布 · 2006年高考復習全程指導 · 《藝術院校(專業(yè))報考須知》 · 2006高考大綱修訂說明(非正式版) · 27所院校06藝術類招生咨詢實錄 · 2006年海淀區(qū)高三期末試題及答案 · 高考資源 高考專題 高考祝福 高考免費電子周刊 有獎訂閱說明 往期回顧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一、北京文科狀元 易萌 畢業(yè)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 高考總分:641分 單科成績:語文112分、數學147分、英語138分、文綜244分 考入:北京大學元培實驗班 把書讀亂法 按照主題整理某個知識點的線索,并與考試常用材料和問題的類型對應整理。并非把基礎知識答得特別熟就能拿到主觀題的高分,而是要形成一個知識的框架。高考出題的時候往往不是按照簡單的基礎知識點來出題的,而是根據熱點問題出題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按照高考的思路,按照主題,把所有與之相關的知識點都列出來,形成一個框架。比如說價格類問題,我們可以牢記16個字,就是價值決定、供求影響、市場形成、宏觀調控。價值決定對應的是價值規(guī)律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供求影響書上有一個供求關系圖表,可以看那個圖表;市場形成可以根據貨幣幣值、貨幣發(fā)生量、市場特點這些知識來答題;而宏觀調控就是宏觀調控的原因、定義、手段、目標,如果用政治常識來回答,就可以聯(lián)系到政府的經濟職能。 二、黑龍江文科 任飛 畢業(yè)中學:黑龍江省雞西一中 高考總分:676分 單科成績:語文126分、數學142分、英語133分、文綜275分 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參照地圖法 地理知識活而雜,兼具文理科的學科特點,所以地理應注重學科內綜合和讀圖。 在復習地理的時候,我是參照地圖進行復習的。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地圖拿出來,按照初中的地理課本知識來分區(qū)復習,然后再聯(lián)系高中課本,聯(lián)想這一地區(qū)的氣候、植被、水文等自然條件以及相關成因和對該地區(qū)的影響,再想一想這個地區(qū)的社會條件,如農業(yè)、工業(yè)、城市、交通等各個方面,這樣分區(qū)復習,對這一個地區(qū)掌握比較全面。 三、山東文科狀元 林小杰 畢業(yè)中學:山東省萊州一中 高考總分:658分 單科成績:語文135分、數學144分、英語142分、文綜237分 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模塊記憶法 把所有的知識點分成幾個模塊,然后在模塊中再去細化,把它分成幾部分,光記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來就是大部分。將知識要點化分為幾大版塊,分類記憶。 比如說歷史,可以把它分成幾個部分,比如中國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爭史、探索史、侵略史,還有近代化,一共四個部分。有了大致輪廓就可進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說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應該分成政治、哲學和經濟學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熱點專題部分,講到“和諧社會”這個問題,你必然要從政治、哲學、經濟學角度去考察。在三個角度中,每個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小分類。什么是和諧社會?為什么要建設和諧社會?怎么去建設和諧社會?以此類推,逐步細化。就是通過模塊,一塊一塊逐步細化,再復雜的知識點都可以這樣細化。我覺得這樣記起來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難為易。 四、安徽文科狀元 余子宜 畢業(yè)中學:安徽省貴池一中 高考總分:651分 單科成績:語文121分、數學134分、英語142分、文綜254分 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構建知識網絡法 建構知識網絡,第一步是全面理解各知識點。首先要把一個知識點分解成若干個小的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分別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細節(jié),這樣一來就可以由總到分地形成一張網絡。同時我們也可以在對整體知識的各個小的知識點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之后,再從分到總綜合起來考慮,又可以形成另外一種網絡。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有它發(fā)生的時間、原因、條件、過程、性質、意義和局限性,所以,像在了解德意志統(tǒng)一這個歷史事件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個要素,分別加以學習和研究。說到時間我們就可以找出來,這個歷史事件發(fā)生在1860~1871年間;接著分析原因,從根本原因來說就是資本主義發(fā)展要求,然后從這個原因出發(fā)我們又可以把它細致地分解成若干個小原因;然后分析條件,這個事件的總體條件有兩個,一個是普魯士的強大,一個是資本主義的強大發(fā)展;然后還可以繼續(xù)往下細分,它是經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來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這是過程;性質——它是作為19世紀晚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一部分來出現(xiàn)的;意義——書上的表述很系統(tǒng),我們把它概括為兩方面,就是有利于德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和改變歐洲格局;最后我們還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也就是保留了封建殘余。從這幾個要素出發(fā)我們可以把這個事件的各個要素加以把握,同時還能夠向外延伸構成廣闊的知識網絡。在對各個知識點有了初步了解后,又可以再從幾個要素出發(fā),反過來從整體把握知識點,從而初步將知識網絡化,把握主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