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心樹》有感(帶點評)
讀《愛心樹》有感
四年一班:施心琪
《愛心樹》的作者是美國詩人,插畫家,劇作家,作曲家,鄉(xiāng)村歌手--------謝爾.希爾弗斯坦。1964年,《愛心樹》的轟動文壇,一舉奠定了謝爾.希爾弗斯坦在當(dāng)代美國文學(xué)界的地位。
《愛心樹》講述了一棵大樹喜歡一個男孩兒,男孩兒也喜歡那棵大樹。小時候,男孩兒經(jīng)常和大樹玩游戲,大樹也很快樂。時間飛逝,男孩兒逐漸長大了。男孩兒每次來看望大樹,都是向大樹索取東西,大樹送給男孩兒蘋果,樹枝,樹干。男孩兒得到了錢,房子和船。男孩兒的東西都是依靠大樹得來的,卻連一句感動的話也沒有說,大樹也默默地奉獻著,不求回報,最后還用唯一的樹樁也給了男孩兒休息。當(dāng)我讀到大樹不厭其煩地說:“我沒有……,我希望還能給你點什么東西時”。我很有感觸,我媽 媽不也正像是這棵愛心樹嗎?時時給我驚喜,無私奉獻自己而毫無絲毫怨言。
讀完了這本書,我掩卷深思。這大樹就象我和藹可親的父母了,男孩兒就象是我們,我們經(jīng)常向父母無條件地索取東西,提出過分的要求,而尊敬的父母呢?他們永遠在默默地奉獻著,他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滿足我們的要求和愿望,而不懂事的我們也經(jīng)常不懂得感恩父母上。
讀完《愛心樹》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千萬不要光想要從別人的身上索取愛,更要學(xué)會給予別人更多的愛,只有這樣,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同時,我也更深深地感受到“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
點評:小作者善于反思,讀完《愛心樹》后,深深地感受到“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