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經(jīng)典素材運用點撥
別讓故事只是故事
我做的事情很有意思,每天大江南北的熱心人將勵志、益智故事丟給我,我負責(zé)審核它們是否能夠使大部分讀到的人都激昂澎湃地想要做一番事業(yè),或者能否拯救一些失戀、失意以及失落的心。
勵志的名人、草根、英雄們用各自不同的故事展示著他們的人生,或許他們想說“成功是可以復(fù)制的”,快來看我走的路線啊,你也可以有。事實上,誰的成功能被輕易復(fù)制呢?有一類故事,我笑稱它為“最后的半個燒餅”。一些名人偉人在經(jīng)過大師的點撥、棒喝,或者路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的提示下,頓時開了竅,從此踏上一條金光大道大展宏圖。或許我們看完這類故事,會想我就等著叫我從質(zhì)變到量變的情節(jié)發(fā)生了,這完全是現(xiàn)代版的守株待兔。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師的質(zhì)變是由于量變的穩(wěn)扎穩(wěn)打而成的,導(dǎo)火索不過是一個觸點而已!栋儆鹘(jīng)》里有段小故事叫《欲食半餅》,此人吃到第六個半燒餅的時候吃飽了,痛悔早知道就只吃最后的半個燒餅了,白浪費了前面六個。我們在笑這個愚人的時候,殊不知自己或許也常犯此類錯誤,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守護得堅不可摧,就是多偉大莊嚴的故事都無法撼動他。哲學(xué)家奧修說過,要做一個“脆弱的人”,這個“脆弱”便是指心靈的開放程度。一顆完全“脆弱”的心就如一張白紙,能接受任何的涂鴉創(chuàng)作!渡涞裼⑿蹅鳌防锏墓,就有一顆“脆弱”的心,到了每個師父那里都是無知愚童,笨是笨了點,但總比“自我”強大的徒弟可教。哪個師父是傻瓜,會認笨人為徒?反過來說,哪個師父都是精明人,知道這“脆弱之心”最珍貴。物理學(xué)上有個詞叫“內(nèi)應(yīng)力”,物體由于外因而變形時,在物體內(nèi)各部分之間產(chǎn)生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以抵抗這種外因的作用。每個人心里都有內(nèi)應(yīng)力,這種力越大,心靈城池的守衛(wèi)就越嚴密,就越缺少“脆弱之心”。
素材點撥
這個世界并不缺少故事,也不缺少感動。缺少的是,感動之后的行動力。有了知,而無行,知識永遠是知識,故事還是那個故事。
適用主題
偶然與必然;知與行;空想和實干;開放心靈;貴在實踐……
房間里的大象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這話還被寫成大字,鑲在框里,貼在很多墻壁上。人們用它來告誡自己:言多必失,少說多做,禍從口出?傊,能閉嘴的時候就閉嘴。但是馬丁·路德·金說: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zhuǎn)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
“房間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觸目驚心地存在,卻被明目張膽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實或者感受。“皇帝的新裝”是個典型的“房間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裝”只是個隱喻。在一個電視相親節(jié)目中,嘉賓們七嘴八舌地分析某個相親失敗的男人哪句話說錯了,哪個表情不當(dāng),卻絕口不談他的職業(yè)是廚師或者鞋匠的事實,這時候,電視屏幕里站著一頭大象。成百上千個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開會,但誰都明白這個會只是個橡皮圖章而已,在那個會議廳里,同樣站著一頭大象。
面對第一個站出來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們往往不會順著他的手指去看有沒有一頭大象,而是怒斥他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覺。甚至,他們會因為那個人的勇氣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惱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嘩眾取寵、愛出風(fēng)頭、不識時務(wù),神經(jīng)病。“沉默如癌細胞般分裂生長”,房間里的大象就這樣在“合群”的人們的相互擁抱中越長越大。好在隨著大象越長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隨之加大——因為隨著大象越來越大,掩蓋這頭大象所花費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并且,目擊者的增多也意味著出現(xiàn)“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終,孩子小聲的一句嘟囔“皇帝沒穿衣服”,就可能使這頭充氣大象瞬間癟下去。
素材點撥
人們習(xí)慣于用政治或社會的壓制來為自己的沉默辯護,卻往往忘記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為這種壓制添磚加瓦。我們盡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當(dāng)房間里有一頭大象時,它隨時可能抬起腳來,踩碎我們天下太平的幻覺。
適用主題
沉默未必是金;避重就輕;走過場;勇與怯;突圍……
給心靈殺毒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很多時候,自己看不清自己存在的問題,而別人對此卻可能了如指掌,因此別人的批評就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一面鏡子,給我們一次檢查自己的機會。如果不接受別人的批評,那么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它就會像病毒一樣蔓延,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不接受批評,就等于沒有給心靈殺毒,那些私心雜念就會破壞我們的“程序”——思想、行為,結(jié)果不堪設(shè)想,而最可怕的是你被引向歧途或不歸路。
史載,姜尚在商朝任職,紂王命他建鹿臺,他批評、斥責(zé)紂王,于是紂王下令殺之,于是他逃走。后來周文王拜他為師,并且在他的輔佐下滅了紂王。如果紂王知道批評的價值并接受批評,那些享樂、奢侈的雜念就會被毒死,其心靈就會得到凈化,也許歷史和他的命運都會改寫。所以,必須勇于接受批評,經(jīng)常給心靈殺毒;否則,病毒滋生,心靈很快就會病變。
素材點撥
一個人的心靈被毒害,往往會殃及他的未來和命運,世間種種美好也會因此與他失之交臂。因此,接受批評是心靈的需要,是一個人進步、完善、成功的條件和基礎(chǔ)。
適用主題
對鏡;直面批評;凈化心靈;傾聽;自我完善與善假于物……
從“半碗飯”說起
近日,從韓國金浦市的某些餐廳里經(jīng)常傳來“這里來半碗飯”的聲音。在吃完明太魚湯再點米飯的時候,大部分客人都會點半碗米飯。這是與普通飯碗(210克)相比少80克的“半碗型”飯碗,價格為500韓元,是現(xiàn)有米飯價格的一半。
韓國開展“半碗飯”運動,既省錢又環(huán)保,難怪隨著口口相傳,參加的餐廳從去年的三十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50家。
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一款高檔手機,70%的功能多數(shù)人沒用過;一部高級轎車,70%的速度只是體現(xiàn)在刻度上;一棟豪華別墅,70%的空間都是空著的;一頓饕餮大餐,70%的食物最后只得倒掉;一大堆社會活動,70%是無聊空虛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閑置沒用的……結(jié)論便是: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這“70%”的浪費多可怕。
“70%”浪費現(xiàn)象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制止和拒絕浪費,需要全社會和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記得我在老家吃飯時,吃到最后,必須把最后一粒米飯吃干凈,否則,祖父的筷子就會打到我的頭上。間或,祖父、祖母還會警告我:“誰若隨便浪費糧食,會遭雷公劈!”或許,就是這種最原始的教育,最原始的信念,尤其聯(lián)想到祖父、父輩們在田里頂著烈日播種收割的情景,終令我對糧食產(chǎn)生敬畏之感,且至今未敢有任何的浪費。
素材點撥
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因為人還有精神世界,還有精神追求。物質(zhì)享受都是暫時的,對精神的追求才是永遠的。每一個欲做“有志者”的人,不妨捫心自問:我的人生該如何“用好自己的30%,珍惜自己的70%”呢?
適用主題
節(jié)儉是美德;杜絕浪費;敬畏之心;自我反思;綠色生活……
大師背后有大師
杰出的藝術(shù)家和美術(shù)教育家徐悲鴻,1929年來到北京,就任北京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院長。他一眼就看出了齊白石畫作的藝術(shù)價值:格調(diào)清新,妙法自然。在畫展上,率先把“徐悲鴻定”的字條掛在齊白石畫下。此后,他為齊白石編畫集、寫序,送到上海出版,又聘請他為教授,并每日派馬車接送。
徐悲鴻對學(xué)生說:“齊白石可以和歷史上任何一位丹青妙手媲美,他不僅可以做你們的老師,也可以做我的老師。”他高調(diào)地將齊白石推上了藝術(shù)的高臺。齊白石在給徐悲鴻的一首詩中,感激地說:“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獨傾瞻徐君。”在給他的一封信里更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感念之深,發(fā)自肺腑。
不獨齊白石,傅抱石也深深得益于徐悲鴻。當(dāng)青年傅抱石彷徨于生計和藝術(shù)的十字街頭時,徐悲鴻決然把他拉向藝術(shù)之途,極力肯定他的畫作,堅定他的藝術(shù)人生,并資助他東渡日本留學(xué)。傅抱石學(xué)成歸國,與齊白石齊名,“南北二石”在中國畫界交相輝映。
那么,誰又是徐悲鴻背后的大師呢?徐悲鴻早年客居上海,地產(chǎn)大王哈同征集倉頡的畫像,為了生計,徐悲鴻精心畫了一幅應(yīng)征。哈同請康有為鑒定,康看過后大為激賞?涤袨閷W(xué)養(yǎng)深厚,維新失敗后專心治學(xué),后游歷歐洲,學(xué)貫中西,為一代國學(xué)宗師,書畫方面亦是大家。很快,徐悲鴻與康有為建立了師生關(guān)系,成了康有為的“入室弟子”,住在辛家花園康宅?涤袨槟贸鲎约旱恼洳毓┬煊^覽,并一一講解。在老師的指點下,徐悲鴻造詣日深。
素材點撥
徐悲鴻形成自己的美術(shù)觀念,并最終成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shù)事業(yè)的奠基人,康有為的作用絕不可低估。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除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外,站在背后鼎力支持他們的大師功不可沒。
適用主題
慧眼識珠;感恩;獎掖后學(xué);成材的土壤;借助外力……
花香滿徑
著名作家沈從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僅遭到無數(shù)次的批斗,每天還要負責(zé)打掃歷史博物館的女廁所。隨后,古稀之年的他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寧接受勞動改造,境遇更加凄慘。因此曾有人斷言,在那難熬的日子里,沈從文一定會精神崩潰,可能會選擇自殺,以求一了百了。但實際上,沈從文對此毫不在意。身處逆境的他泰然自若,令人肅然起敬。
他給他的表侄黃永玉寫信說:“這兒的荷花真好,你若來看,一定會很喜歡的。”這普普通通的一句“荷花真好”,竟使那段苦難的日子飄蕩著荷花的芬芳。不患得患失,常心臨美境,栽種一株快樂的花朵于心田,那么無論面臨怎樣的境地,人生遭逢怎樣的磨難,快樂之花都會盛開在心靈的原野上,讓靈魂的舞姿如花之綽約,美麗而雋永。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如此困難,幾乎失盡所有的境地中是如何說出這樣樂觀的話來的。也許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坦然。是坦然之心,讓沈從文在面對人生得失時寵辱皆忘;是坦然之心,讓沈從文在遭遇挫折時一直保有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tài)。
深受表叔影響的黃永玉,在喧囂紅塵間潛心作畫,心靈充實而靜謐。陽春三月,杏花開了,黃永玉對沈從文說:“三月間杏花開了,下點毛毛雨。白天晚上,遠近都是杜鵑叫,哪兒都不想去了!我總想邀一些好朋友遠遠地來看杏花,聽杜鵑叫。”黃永玉問表叔,這樣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沈從文微笑著回答:“懂了就值了。”沈從文的話,使黃永玉很受啟發(fā)。他明白了,心靈的默契,對美的欣賞,與知己共度的時光,是人生最快樂的享受。對于不懂的人,又何必相邀?那懂得你的心靈深度的人,一定會欣然赴約。
素材點撥
沈從文與黃永玉,一位是著名作家、歷史研究學(xué)家,堪稱博學(xué)多才,一位是當(dāng)代著名畫家,除了繪畫還精于篆刻,刀法瀟灑出塵,令人嘆為觀止。兩位大師,心靈純凈,精神世界溫馨無比,生命里花香滿徑。一現(xiàn),心想,不如制造一種游戲,讓妻子能在其中賺錢花錢,不也可以滿足她的愿望嗎?說干就干,戴羅根據(jù)小時候隨父母到過新澤西州的大西洋城的記憶,按大西洋城的街道布局,用一張圓形油布做棋盤,用廢木樁刻出了一座座微縮房屋和旅館,然后制定出游戲規(guī)則,教人們?nèi)绾卧谄灞P內(nèi)賺錢花錢。戴羅把這種游戲取名為“強手”游戲。
整個漫長的冬天,戴羅都和妻子玩著他設(shè)計的“強手”游戲。戴羅的親戚朋友聽說了戴羅設(shè)計的游戲很好玩,就要求戴羅也幫他們制造一些摹本。再后來,一些百貨商店聽說“強手”游戲很好玩,滿足了經(jīng)濟困難時期人們的精神需求,就紛紛要從戴羅處進貨。戴羅于是開始正式在家中生產(chǎn)強手棋,每副售價4美元。
1934年,由于手工生產(chǎn)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戴羅希望大型游戲制作公司帕克兄弟公司能接手經(jīng)營強手棋,但帕克公司找借口拒絕了戴羅。戴羅并不氣餒,他又籌資制造了許多強手棋,找到了費城的華納梅克百貨公司代售。結(jié)果強手棋很快風(fēng)靡費城,甚至讓人們夜里兩點都還趴在強手棋上“置業(yè)”?吹綇娛制寰尤挥腥绱舜蟮镊攘,帕克兄弟公司坐不住了。1935年,他們重新找到戴羅,購買了游戲的所有權(quán)。其后,強手棋就以每周2萬套的速度,迅速風(fēng)靡全美。戴羅也因此成為有史以來游戲設(shè)計師中的第一個百萬富翁。
素材點撥
只是出于愛好,戴羅用生活中的邊角料制成了強手棋,并從中看到了商機,經(jīng)營出了自己的成功。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如果悉心去經(jīng)營,也會得到成功的機會。
適用主題
用心經(jīng)營;靈感;不必氣餒;成功的機會;玩物不喪志……
“一直享有查爾斯的愛情”
電影《走出非洲》里的男主角查爾斯,喜歡獨來獨往地旅行,常常在非洲無際的森林里搭一頂帳篷和自然為伍,與動物為鄰。在一次去非洲叢林的途中,他借宿在非洲部落邊緣的格麗家。格麗來自英國,在此地經(jīng)營一家農(nóng)場。賓主在晚餐桌上交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心底不自禁地播下一粒愛的種子。然而這愛,未能阻止查爾斯計劃的行程。翌日天一亮,他就上路了。也許老天有成人之美,他進入?yún)擦中〉罌]多久,便下起了傾盆大雨。密密的雨線中,他一抬頭,格麗立在他的馬車前,請他“回家去”。
大雨下了三天,仿佛天賜的蜜月,他們卿卿我我,濃情蜜意。格麗希望查爾斯留在自己身邊。查爾斯說,自己深愛格麗,保證常常來陪伴她,但不能留下。格麗氣憤地趕走了查爾斯。
一年后,一場大火燒毀了格麗的農(nóng)場,一無所有的她決定回英國。沒想到,她臨走前夕,查爾斯突然出現(xiàn),表示要幫助格麗重建昔日的一切。格麗心灰意冷地說:“我不需要你的幫助!除非你和我結(jié)婚,讓我擁有你。”查爾斯答應(yīng)了這個要求。但有個條件:必須先飛回華達利州處理一些私人事務(wù),三天后來接格麗。然而第四天的中午,格麗翹首以盼等來的卻是——查爾斯飛機失事的噩耗……
多年后,獨身的格麗把自己和查爾斯的美麗愛情故事,寫成了一本暢銷小說《走出非洲》。接受采訪時,有人問她,長久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孤不孤獨?她說:“我的心靈和生活都很豐沛,因為我一直享有查爾斯的愛情。”
素材點撥
我們“享有”空氣,但無法“擁有”空氣;我們“享有”陽光,但無法“擁有”太陽。同樣的,我們享有友情親情,但沒辦法也不該想“擁有”那個友人、親人;我們也享有愛情,但沒辦法,也不該想“擁有”那個愛人。就享有吧,“享有”比“擁有”貴重多了。
適用主題
“享有”與“擁有”;心靈深處;轉(zhuǎn)折;懂得珍惜;愛的傳奇……
做一個有意思的人
與幾位好友有一個共識,大家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是:“這是一個很有意思,很精彩的人。”
所謂有意思的人,應(yīng)該是代表有某種思想、某種判斷、某種激情的人。這個人應(yīng)該是聰明的、可愛的、有趣的。他可以是老師、學(xué)生、商人、政客、軍人、出租車司機或任何身份。這個人獨特的經(jīng)歷造就著他的豐富。每次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都能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和角度,也許是你和他截然相反的觀點能碰撞出一些火花,也許是被他的幽默啟發(fā)了那么一點兒靈感。
在耶魯讀書的時候我也注意到,這也是在美國,特別是知識階層很多人都認同的一個標準或說法。
耶魯法學(xué)院有幾個即將拿到法學(xué)博士的學(xué)生告訴我,他們準備一畢業(yè)就到中國生活兩年,學(xué)習(xí)中文,了解文化,也許再干點兒什么,掙點兒錢再四處游歷一下。以他們的學(xué)歷,在紐約或華盛頓找一個年薪十幾萬的工作易如反掌,為什么偏偏要做這樣的選擇呢?他們的回答非常簡單:“中國現(xiàn)在這么讓世界關(guān)注,到中國生活兩年,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我說那你不掙那幾十萬美元的高薪了?回答是:“錢,以后有的是機會掙,趁年輕的時候,要讓自己高高興興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
而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呢?似乎不少是大學(xué)一畢業(yè)就攢錢或找父母借錢買房子,然后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敢冒險、小心謹慎、天天想著供房供車的人。這樣的選擇,只會幫助成就了幾個富豪榜上的地產(chǎn)商,卻失去了自己該有的朝氣和勇氣,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機會和可能。
素材點撥
國內(nèi)地產(chǎn)業(yè)蒸蒸日上,中國的GDP也能跟著漲幾個點。但這幾個點的機會成本是:我們少了很多有意思的中國人,有意思的事也會變得越來越少。
適用主題
有意思與有意義;活出精彩;享受人生;得與失;選擇背后……
我之所愛為我天職
楊絳先生始終保持著孩子般的樂觀和純真,101歲生日那天,她笑著對記者說自己是個“宅女”。她一生摯愛文學(xué),如今仍然文思泉涌。別人問她的文章為什么寫得又多又好,她說:“寫文章其實就是偶爾心有所感,漸漸醞釀,漸漸成熟,然后寫出來了。”她常說:“讀書就好像去別人家串門,經(jīng)?梢钥吹礁鞣N不同的老朋友新朋友。”漫長的人生歷程中,文學(xué)就像是楊絳先生的摯友一樣,陪伴她走過了起伏傳奇的一生。文學(xué)相伴,人生不老。
羅素說,他的人生目標是:我之所愛為我天職。把自己感興趣的事作為終身職業(yè),人生價值就會提升很多。我經(jīng)常聽到人們抱怨所從事的工作多么枯燥乏味,但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勉強去做。如果一生所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就好比是與一個不愛的人共同生活一樣,沒有一點快樂可言。能夠做到“我之所愛為我天職”,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然而,人生有太多的機遇和偶然,很多時候,人會為了生存,違背自己的喜好而選擇。不過,愛上自己的“天職”是一個過程。記得我剛剛畢業(yè)的時候,被分配到中學(xué)教書,陰差陽錯地教了語文。從小數(shù)理化極好的我,并不喜歡文字,總覺得數(shù)理化、釘是釘鉚是鉚,而文字太虛無縹緲了,會粉飾會渲染,不可捉摸。后來,在學(xué)習(xí)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我閱讀了大量文學(xué)作品,也深深愛上了文字。美麗的文字,生動傳神,能夠表達最細膩的情感,能夠描繪萬千世界、悲喜人生。多年來,因為有文字相伴。我的生活充實愉快,心靈豐盈富足。這份熱愛一定會陪我到老。
素材點撥
堅守一份熱愛,要像堅守一份愛情一樣,專情,執(zhí)著,不離不棄。我之所愛為我天職,我之天職為我所愛。
適用主題
一路有你;有我所愛與愛我所有;興趣;心靈家園;人生選擇……
高調(diào)才有戲
有一個耶魯?shù)男⊥瑢W(xué),很優(yōu)秀,我建議他要多在人群面前把自己的主張與特點表現(xiàn)出來,他很勉強,說:“我就不喜歡拋頭露面,也不喜歡別人很注意我,那樣我會覺得不舒服。”這個說法我們并不陌生。甚至就在前幾天,我還看到一篇國際報道評論中國外交官過于拘謹寡言,與一般人心目中的外交官形象頗有距離。
一個正常的人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場合來選擇高調(diào)或低調(diào)的策略。正因為現(xiàn)在很多人太不會高調(diào)了,所以我還是特別主張人要努力高調(diào)。相當(dāng)一部分人的低調(diào)實際上已經(jīng)是自卑的變種,即使有時候表現(xiàn)出一點點的沖動,也因最初嘗試中的種種不適應(yīng)感而草草收兵,又沒有來自父母與師長的積極鼓勵,所似就索性絕了自己的向往。表現(xiàn),實際上就是一種熟練活計,你越表現(xiàn)就越熟練,越不表現(xiàn)就越拘謹,最終不表現(xiàn)者就越來越畫地為牢、不能自拔。而在今天這種社會,資源分配更多地變成了競爭型的分配模式,你縱然是天才,如果沒有表現(xiàn)出來或者弱于表現(xiàn),那么在資源分配中的機會就會大大減損——“不會表現(xiàn)者=弱者”的不公平公式就會屢屢被套用。
當(dāng)然,高調(diào)的自我表現(xiàn)者可能會招致別人的首先攻擊與關(guān)注(出頭的椽子先爛)。但是因為自我表現(xiàn)者在匯聚同類支持力量方面的優(yōu)勢,他在這樣的歷練中,完全有可能大大加強自己的群體地位與資源獲得能力。而低調(diào)者的利益很容易被忽略,而且即使?fàn)幦∫仓荒懿捎脗人化的行動方式,久而久之不僅自己的特色喪失,而且利益獲得能力減弱,更有甚者將此作為家教傳承給后代,從而造成代際傳遞,積重難返。
素材點撥
自我表現(xiàn)能力強者要把自己的公開表現(xiàn)轉(zhuǎn)變成行動的壓力與目標,從而使得自己的知識、能力、實際效果與自己的社會期望一致,那樣高調(diào)才能造就高效,如此才能成為富有自我激勵能力的人。
適用主題
表現(xiàn)自己;藏鋒與露鋒;傳統(tǒng);習(xí)慣之后;遠離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