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筆是如何練就的-----淺談閱讀與寫作
好文筆是如何練就的 -----淺談閱讀與寫作
作者:菩堤璐
寫作能力來自于哪里?主要來自于三方面:
第一:閱讀量一定要足夠大,閱讀量是寫好文章的基礎。
從許多知名作家的傳記中,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讀了各種各樣,不僅種類繁多、數(shù)量也非常眾多的書籍。同時家庭要有很好的學習和閱讀的氛圍,家里隨時隨處可以提供閱讀的條件。孩子不同階段閱讀的興趣點不同,他可以不斷翻看當時感興趣的書,日積月累,書中的思想、前人的智慧會沉淀并影響寫作。我小時候,因為當時母親所在工廠中所有訂閱的雜志與報刊都會先送到我母親當時工作的辦公室,所以從小對文學的興趣以及以后能從事報刊編輯等相關的工作,應該都與此有密切關系。所以,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寫出好文章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與其盲目送孩子上作文班,不如花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選擇圖書,家長也要養(yǎng)成不斷讀書、持續(xù)買書的好習慣。當然,書的選擇也很重要,一定要是健康有益的書。
第二,生活中真正的體驗很重要。
如果孩子沒有過饑餓,就體會不到食物的美味;如果沒有過失敗,就無法真正體會成功。所有對情感和認知的描寫,必須有真正的生活體驗。因此,讓孩子真正的決策一些事情,真正承擔后果,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體會才是寫作的真正源泉和動力。
第三,接近大自然。
大自然不僅僅賦予了人類各種資源,不僅僅只是一個生存環(huán)境,多數(shù)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都與大自然相關。只要有機會,多讓孩子親近泥土草地,多欣賞落日朝霞,多仰望星空云斗。沒有見到黃河,很難想象“氣勢磅礴”;沒見過高山,就很難理解“險俊挺拔”。因此,文人墨客與山水自然總是有不解之緣。也只有山水才能讓孩子視野開闊,建立寫好文章的胸懷與格局。每年,我都會帶孩子到景致完全不同的地方,不是跟旅游團的匆匆行程,而是在不同風土人情的環(huán)境中居住,哪怕是只有幾天時間,孩子會接受非常多的新事務。孩子的感覺,包括聽覺、嗅覺、味覺等比成人要敏感的多,一定要在他們善感的時期多多發(fā)展“通感能力”,這個能力也是寫作的重要基礎。
奠定好文筆的三類文章
一是散文類。
散文很美,所有的境界都用非常輕盈或幸;驊n郁的文字表現(xiàn),如果常常學習、閱讀、背誦優(yōu)秀散文作品,對于文章文字的優(yōu)美是有重要作用的。
二是雜文類。
雜文多是犀利的,批判的,優(yōu)秀的雜文需要發(fā)現(xiàn)普通事件背后的不普通,發(fā)現(xiàn)事情的本質,重要的是需要有“觀點”。閱讀雜文和評論性文章可以讓作品有自己的觀點和靈魂。
三是小小說。
因為小小說文字簡練,句子也特別短,但很少的篇幅卻總是安排了許多伏筆,最后總有出人意料的結局,同時小說中也凝聚了人性的真?zhèn)。所以,閱讀和學習小小說,可以讓文章結構出類拔粹。
優(yōu)美的文字加上獨特的觀點加上創(chuàng)新的結構,作文自然更容易得到高分。如果家長發(fā)愁孩子的作文,可幫孩子分析從哪一方面彌補和提高,逐步訓練。
奠定好文筆的二個習慣
文學功底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一定要通過長期堅持的好習慣才可以有扎實的基本功。兩個習慣是:第一,語言課本及其它課外讀物上,要求背誦或者自己喜歡的文章、詩詞,一定要熟背。因為格言、歷代經(jīng)典文章經(jīng)常需要在文章中被引用,只有腦海中有記憶,才能隨時運用,為文章點睛。第二,要養(yǎng)成摘抄的好習慣。將平時看到的好文章,好段落,抄在本上分類保存,經(jīng)常翻看,又比如小的寓言故事等,也要整理下來,剪報的形式也可以,這會為你的文章積累素材。
關于幼兒寫作初期,一定要讓孩子“自由表達”。孩子的文章充滿童趣,千萬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要求孩子,也不要單純?yōu)榱死蠋煹莫剟詈捅頁P,而強迫孩子成人化地寫作。讓孩子感覺寫作是件簡單快樂的事,是表達自己情感的。這樣,當孩子一旦掌握了一些技巧,才更有爆發(fā)力和創(chuàng)造力。祝所有的朋友都妙筆生花,因為美好生活的鮮花正開滿我們的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