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骨干教師培訓會上的發(fā)言
由于工作需要,我于XX年4月由xx中學調柳溝教育督導辦任主任,代表教科局負責六所學校的管理指導工作。
在xx縣柳溝督導辦工作的3年,是我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三年三大步,歲歲上臺階”的時期。在任期間,深入一線,廣泛調研,制定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片區(qū)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力爭片區(qū)所轄學校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亮點,師師有風格,生生有個性”的督導辦工作目標。工作中巧用了管理策略,科學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XX年,具有厚重文化底蘊而沉睡多年的柳溝教育在全縣教學質量展評的舞臺上猛然崛起,柳溝中學、毛壩小學一躍獲質量二等獎,涼山小學、義興小學獲進步獎;XX年,柳溝中學再度獲縣初中教育質量效益二等獎,義興小學繼去年獲進步獎后,乘勢而上,獲得縣初中教育質量效益三等獎,垂泉小學獲縣小學教育質量效益二等獎,涼山小學獲縣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毛壩小學獲廣元市抗震救災優(yōu)秀基層黨支部,柳溝小學獲柳溝教育片區(qū)常規(guī)管理先進集體;XX年,六所學校均獲得表彰,可喜可賀。以上實績實現(xiàn)了柳溝教育片區(qū)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跨越,形成了教育之花遍地開的壯觀景象,振興了柳溝教育,造福于柳溝人民,真正踐行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宗旨,在此期間,我總結出了“三心”理論:要求學校領導和教職員工要把握工作“重心”:校長重心在“謀”——謀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謀學校的各種管理規(guī)章制度,謀教職工的福利待遇等;中層干部重心在“想”——想微觀管理學校的各種量化細則,想激活教師工作潛力的新機制,想課堂教學結構等;教師的重心在“干”——在學?傮w要求下去干,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去干,聚焦課堂,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等。
要加強領導班子的戰(zhàn)斗力,樹立班子成員在教職工中的威信,樹立學校決策的權威性,堅持工作上的原則性,管理上的科學性、靈活性、經驗性、創(chuàng)造性。帶領行政領導外出參觀,不斷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特別要求全體領導必須有大局意識、協(xié)作意識、配合意識、服從意識。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行業(yè),我們的領導干部都是從優(yōu)秀教師中選拔出來的,當了領導還得 “信教”,切忌年紀輕輕不“信教”,不鉆研業(yè)務,不深入課堂教學,游離于教學之外,官欲膨脹,只想當坐而論道、紙上談兵的行政長官,而疏于業(yè)務,成了年輕的“官游子”、“官痞子”。中層干部要學會當“配角”,做“三不爭”干部:不與上級爭名,不與同級爭權,不與下級爭利。要求中層領導干部要做到:①辦事既不要瞞天過海,又不能無所用心,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正職工作:要積極工作,但不能超越權限;要坦誠進諫,但不能固執(zhí)己見。②既不能另起爐灶,又不能照搬照套。要在正職的總體意圖下工作:既要正確領會把握正職的意圖,又要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工作。③既不能逢會必講,又不能與會不講。要切實把握好度:要把握住講話的時機和內容,且對自己所管的工作多講,但不能面面具到,講得太寬。④既不能怕傷面子,又不能不給面子,要有利于工作,維護正職的威信:要真誠尊重,但不能投其所好;要請示匯報,但不能惟命是從;要勇于承擔責任,但不能攬功諉過。
故此,柳溝教育督導辦連續(xù)三年被評為縣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及目標考核先進單位。
因工作出色,成績突出,于XX年6月調到縣教科室工作任主任。
在教育科研室工作期間,我更是海納百川謀發(fā)展,壁立千仞求創(chuàng)新。
1.加強學習練內功,與時俱進變觀念。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改革形勢,必須加強學習,充電內修。故此,我長期堅持訂閱《人民教育》、《四川教育》、《中小學管理》、《中國教育報》、《教研理論》等報刊,同時保證了每位教研員業(yè)務雜志不得少于3種。三年來,共閱讀相關雜志約四百余萬字,撰寫心得、感悟及讀書筆記十余萬字。公開刊物發(fā)表了文章六篇。先后參加了高中課程改革培訓、省級骨干教師培訓、新課程提升培訓、教育科研論壇等十多次。本人被聘為內江師范學院特約專家,并做了題為《一線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的專題講座。通過系列學習、培訓,努力儲備教育理論,提升了素質,轉變了觀念。
2.求實務真帶隊伍,剛柔相濟抓管理。為了加強和規(guī)范教育科學研究室管理,我親自參與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規(guī)程。如領導率先垂范,爭做“三不爭”干部制度;教研員“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包片掛聯(lián)制度;開源節(jié)流“無紙化”辦公制度;招待、租車“一支筆”批示制度;財務“日清月結、預決算”報告制度;無考勤“自律”制度;周例會制度;命題考試管理制度等。在嚴格管理的同時,又特別堅持了努力為大家提高幸福指數(shù)的“人性化、服務化”管理制度,真正落實了“謀”、“想”、“干”三層面為“重心”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