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長溝通(精選3篇)
如何做好家長溝通 篇1
一、面談
面談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不過,很多家長一般情況下不到教室接孩子,尤其是初中的家長,所以面談不一定對所有家長都適合。
面談時,可以手把手教家長回去后如何幫助孩子復習鞏固,也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在家長面前肯定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激勵效果最好。
不過一定要記住,如果孩子當天上課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家長交流,也不要把家長拉到一邊避開孩子去說,這樣會讓孩子不信任老師,而且部分家長不太懂家庭教育,也許當面對孩子沒什么,回去以后可能就會訓斥甚至打孩子。
因此,家長來接孩子時,多肯定孩子今天表現(xiàn)好的地方,尤其是進步的地方,然后回去后單獨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告訴家長應該怎么和孩子交流,怎么處理這些問題。
(東方百分百少兒口才創(chuàng)始人:王譽樺老師)
二、電話回訪
培訓機構最常用的回訪方式是電話回訪。
電話回訪要注意幾個點:
第一,回訪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千萬不能拿起手機就打,接通了還不知道要說些什么?梢蕴崆鞍押⒆由险n的表現(xiàn),最近家庭作業(yè)的情況,行為習慣,尤其是進步的地方在本子上列好,然后再打通電話和家長一一溝通。
第二,電話回訪一定要注意選擇家長比較空閑的時間,晚上七點到九點最佳,這時候家長基本吃好飯休息,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和我們聊聊孩子的情況。
第三,電話回訪時候要注意語速,不要太快,也不能太慢。更要微笑,雖然家長看不到,但是一定能夠從語氣中感受得到。
第四,電話回訪不僅要反饋學生課堂表現(xiàn)好的情況,在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進步和優(yōu)秀的同時,如果孩子表現(xiàn)不好,也一定要如實并且及時向家長反映,這一點尤其重要。
第五,在和家長電話回訪時,一定不能說太多,要留些時間讓家長反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情況,以及家長需要我們幫助和配合的地方。
第六,回訪過程中,家長提的一些要求或者建議,都要及時記錄在溝通本上,并逐一處理,做好反饋。
如何做好家長溝通 篇2
做好家長工作的幾點心得
我認為,要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集中反映出家長對于學校和老師的尊重程度,而家長對于學校和老師的態(tài)度,也就直接影響著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而孩子的表現(xiàn),往往就決定了孩子在學習和校園生活的順利與否。相信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在校期間學習等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出色的孩子,往往都知道尊重老師,而這些孩子的家長,往往對老師也十分尊重,對于學校和教師布置給孩子的各項任務,都能夠積極督促孩子完成,在和教師的溝通方面也做得很到位,顯示出一定的素養(yǎng);而各方面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的孩子,特別是紀律性較差的孩子,往往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會感到障礙重重,而這些孩子的家長,往往是表現(xiàn)出對學校對教師意見最大的人群。因此,如果不做通家長們的工作,對于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和管理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根據以上所說,我覺得我們應該認識到做通家長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要運用各種合適的工作方法,使家長能夠認可學校,認可教師,從而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這樣對于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會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順利,使我們的努力事半功倍。
一、開好家長會
作為班主任,能夠最集中與家長進行交流的時機就是家長會,特別是新任班主任,第一次家長會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如果能夠在家長會上給家長們留下良好的印象,會對將來的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怎樣才能在家長會上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呢?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講話。作為班主任,在家長會上是一定要講話的,這個講話在有些班主任看來,就是給家長提要求,要求家長做什么、如何做。我覺得這樣的想法當然有道理,但是,不能說全面,作為溝通來說,更主要的是讓那個家長認可你這位班主任。因此,這個話要講得有技巧。
首先,要取得家長的認可,先要對家長有足夠的親和力。怎樣才能使家長覺得與你親近呢?那就是先對家長表示肯定和認可。例如,我在家長會上講話時,一般第一句都會對家長們的與會表示感謝,感謝他們能夠在百忙之中參加這次家長會,對他們對孩子的關心和負責表示贊許。這樣,就會使家長感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為下面的溝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確定一個良好的基調。
其次,是讓自己與家長站在同一角度,使家長覺得教師與他們是同一立場。我的方法一般就是告訴家長們,我們作為教師,與家長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因此,不是家長們來配合學校,而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教師與家長們都是站在同一個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是有著共同的立場。我認為,明確了這樣的立場,會使家長們對于教師更增親切感,也排除了一般情況下,家長們對教師的“仰視”,從而更加拉近雙方的距離,為進一步溝通做好鋪墊,同時,也令家長們明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所處的地位和責任,而摒棄很多家長的“把孩子交給學校,一切就都交給學校了”這種偏頗的想法。為進一步的溝通打好基礎。
再者,家長會上,教師必然會說到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注意的方面以及與學校教育配合的做法。這部分內容在傳達給家長時,一方面,要明確學校與家庭分別擔負的責任,不應給家長造成一切都是家長的事,學校把所有事情都推給家長的印象。另一方面,一定要說清需要家長這樣做的原因和道理,講清目的,有具體的方法,最忌只提要求,不說方法。只要能做到條分縷析、具體扎實,就一定會取得家長的認可,家長們在做這些工作時,就會更加明確,也會對教師的工作能力有正面的印象。
二、“叫家長”的注意事項
除了家長會,很多時候,我們教師都會有“叫家長”的時候。“叫家長”往往作為教師震懾和管理學生時的“終極武器”,被認為是最有震懾力和最有殺傷力的手段。這一點,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不過,正因為“叫家長”這個手段有這么大的威力和效果,才更使我們要注意慎用。在如何運用這個手段上,我個人也有幾點小小的體會。
首先,不要輕易使用“終極武器”。有這么一句話說得好“導彈最有威力的時候是在發(fā)射架上”。越是有威懾力的武器,就越是不能輕易使用,因為它的威懾力就是它最大的威力。如果叫家長過于頻繁,特別是對于同一名學生運用的過于頻繁,那么,這個手段就會很快失去效果。不但如此,更會使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對教師產生反感,試想,一個總是無法自己解決問題,而總是求助于他人、勞煩家長的教師,怎么能夠使家長對他的能力產生信任感呢?反而成了“未傷敵先傷己”的“七傷拳”。因此,不到必要,不要輕易使用這個手段,也不要輕易威脅學生使用這個手段。
其次,要有備而來,明確“叫家長”以后,我們應當做什么。家長被教師請到學校來,是為了解決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而與一般家長來比較,作為教師,應該是學生問題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家長把解決孩子問題的希望往往是放在教師身上的。因此,當我們叫來了學生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就是告訴家長,該怎樣做。反應學生的問題,一定要拿出解決的方法來,明確告訴家長這樣的問題該如何去解決,請家長來,是與家長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會使家長對于教師的能力有更多認可,也會使家長更加容易接受教師的想法。最忌的就是請來家長后,只是劈頭蓋臉的批評與指責,或者是單純告狀,甚或更幼稚的就是僅僅是為了聽家長說兩句好聽的話。特別是說出諸如“你這娃我是管不了了”、“你娃我是沒辦法了”這一類語言,如果這樣的話,對于教師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幾乎是一種毀滅性的的打擊,而對于學生來說,一個只會告狀的教師,在他心目中,形象也是無論如何高大不起來的。
以上就是個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點心得,主要針對做好家長工作方面,由于只是個人總結,難免有疏漏不足,僅作交流參考。
如何做好家長溝通 篇3
尊敬的領導、朋友們:
下午好!
護士,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穆殬I(yè)。聽到護士這個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白衣天使。誠如護理界的鼻祖南丁格爾所說:“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若要配得上、配得起這個稱號,那我們就要做一番努力,時刻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而準備著。
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需要具備相當多的技能、素質、條件。
護士做的工作中,最常見的是各種事務性操作,那就要求我們首先必須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比如配藥、靜脈輸液、導尿等。要做到“熟練”,就必須苦練基本功,對每一項操作進行N+1次的重復,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這樣做,一方面能提高護士工作技能,獲得患者認可和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另一方面,也能減少因護士操作水平低下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比如:穿刺失敗帶來的二次穿刺疼痛和心理壓力、導尿時污染導致相關感染和額外醫(yī)療費用等。
護理作為一門專業(yè),一門一級學科,必定有與之相匹配的理論知識。我們作為從事護理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員”,必須要體現(xiàn)出我們的“專”,我們的與眾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護理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扎好基本功,在遇到實際的臨床問題時,不慌亂,用相應的知識儲備去應對它。比如:一位休克患者,為其床頭抬高15-20cm,床尾抬高20-30cm,這樣做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狀況,增加下肢靜脈血回心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休克癥狀。明白休克的病理基礎是機體有效循環(huán)血量銳減,使得組織臟器供血不足,導致嚴重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因為我們對這個病理知識有足夠的了解,所以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如補充血容量、吸氧等。這些都歸功于我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
護理工作的性質需要護士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大家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可想而知,我們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要做好這項工作,就要求我們具備一定的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良好服務態(tài)度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所謂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也許前一秒還平靜的夜班,下一秒就被因地震,車禍等意外送來的病人打破。護士此時就需要迅速轉變狀態(tài),開啟急救模式,緊張而不慌亂的處理病人。你可能會遇到各種病例,多發(fā)傷,復合傷,但不要驚訝,不要害怕,更不要八卦,迅速聯(lián)系醫(yī)生,給患者建液路,吸氧,測生命體征等,爭分奪秒的與死神賽跑,盡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如果病人搶救無效死亡,家屬接受不了這個事實。護士也要心平氣和,耐心的解釋。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謙和的服務態(tài)度,溫柔的語調,適宜的表情,不僅能夠拉近雙方的距離,去除陌生感、減少對抗性,而且有利于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運用一定的溝通技巧,使患方能夠理解病人是因為病情突然且嚴重,醫(yī)護的緊急處理得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無法改變結局而死亡的。而護士也應該理解患方是因為親人突然離世,情緒比較激動,心情異常悲傷而有一些非常態(tài)行為。
護士工作的完成依賴于團隊合作,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她們經常要與其他醫(yī)務工作人員合作,如醫(yī)師、營養(yǎng)師、藥師、技師、后勤人員等。這就需要護士以全局為重,患者為中心,團結友愛同事,避免以個人為中心,必要時舍棄自己的得失,以集體為重,協(xié)調好與其他工作人員的關系,共同促進團隊和諧。
護理行業(yè)在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護士也要與時俱進,要樹立終身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意識。否則,有可能以陳舊的知識指導實踐。比如:之前CPR步驟為“ABC”現(xiàn)在改為“CAB”,成人胸骨按壓深度由原來的4-5cm,變?yōu)楝F(xiàn)在的>5cm。另外要養(yǎng)成閱讀文獻的習慣,學習新方法、新知識,但要具有批判性。這樣才能對研究方法有更準確的理解,獲得的知識也更可靠,才能提高科研水平。
護士作為一種職業(yè),需要我們投入一百二十分的熱情去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要如克魯普斯卡婭所言:“一個人一旦愛上他所從事的事業(yè),他就能從事業(yè)的奮斗和成功中獲得最大的快樂和滿足。”融入工作激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績,做出價值。同時要本著要立世,先做人的原則,遵守職業(yè)道德,嚴格踐行慎獨要求。不求達于天下,但能獨善其身。
如果做到上述這些,我相信你距離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