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通用5篇)
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 篇1
(一)用愛心接納每個學生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老師應用心接納每一個學生,不管他是聰明、乖巧或淘氣,他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接納,也唯有老師用心接納,學生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樂意學習。
我所任教的電商班里有一名學生,他頭腦非常用,就是紀律差,上課和周圍同學沒話找話,一旦批評他,便一臉的誠懇,保證要改正缺點,但事隔幾天,依舊故我。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他,而是不厭其煩地跟他交談,講述學習的重要性,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持之以恒,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毅力。這個學生深有感觸,說:“老師,看我的表現(xiàn)吧!”他現(xiàn)在確實變了。雖然還時有反復,但他已經(jīng)知道怎樣控制自己了。從這里我更加認識到:對于差生,不要把他從你身邊推出去教育,而應用愛心接納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有情有理有力有度。學生特別需要我們那溫和的笑容,文雅親切的話語,善解人意的目光。
(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作為老師,首先要求學生自我定位,即對自己的身體心理、情緒意志、興趣愛好、發(fā)展?jié)摿靶袨榉绞降奶攸c和能力進行感知,并對所作出的反應進行調整,減少內(nèi)在壓力。其次營造比較寬松的氛圍,開發(fā)他們的潛力,教給其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合理調整期望值,減少外來壓力。再次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要“打著燈籠找優(yōu)點”,并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多提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變壓力為動力。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開朗的情緒,掃除內(nèi)心的陰霾,建立自信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用誠心贊美鼓勵
在日常生活中,贊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發(fā)現(xiàn)學生有值得贊美的行為時,要把握時機,不管用語言、肢體、眼神、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學生必然感受深刻。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和弱點是難免的,然而對于學生的種種問題,當老師們感到束手無策時,往往會采用批評的方法,結果情況越來越糟。如果適時地采取贊美的方法,以平常心去看待他們的每一個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個閃光點,欣賞他們的價值,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稱贊,這樣會讓學生們認為老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他,他們就會表現(xiàn)得更好。
(四)專業(yè)傾聽
要傾聽學生的發(fā)問之音。學生正處于求知的重要階段,心中有著無數(shù)個為什么?因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們的求知欲,鼓勵學生提問,并善于傾聽他們的問題,面對學生們的問題,老師仔細傾聽著,微笑著加以肯定,在教學中給予了解答,并鼓勵他們向書本、利用現(xiàn)代化高科技手段來尋求答案。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讓學習不斷地向課外延伸。
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 篇2
首先:課堂上,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教學,細心的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盡可能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能夠融入課堂,大部分時間,應該鼓勵學生,支持學生,應許他們具有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話,孩子們能夠慢慢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會認可老師,與老師成為朋友;
然后:課堂外,可以打電話相互溝通,問候生活,了解孩子的動向,當然重要的就是跟學生的家長們溝通,更鼓勵孩子們和孩子的家長們能夠主動跟老師溝通。經(jīng)常問候一二,同時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預防和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就成了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
最后: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會孩子知識,也需要啟發(fā)孩子,通過故事,通過案例一次次的教育啟發(fā)孩子。同時,讓孩子們能夠從老師的教導中變得越來越懂事。
如此之下,孩子們不僅能夠健康成長,也必將會是棟梁之才!!!
溝通是一個教學的過程,看你怎么去跟孩子達到一個有效溝通,需要你很有耐心,琢磨孩子的心思,換位思考!!!
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 篇3
說家庭教育,這是最重要的。雖然我也承認“社會是最好的大學”,但大多數(shù)的孩子還是多數(shù)從小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所以,父母的生活觀念對孩子的心智影響很大。這些,我們早就從國外借鑒不少經(jīng)驗,但是具體的實施仿佛還有些問題。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一些糟粕以及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還是影響了一部分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可能尋找安全感才是他們所要的幸福感。
而這個時候,我們要特別在意他們的安全感和孤獨感,我要特別強調:這個很重要。
那么如何給他們安全感和孤獨感呢?這個除了因人而異外,共通點倒是有的。常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不能,比如經(jīng)常很忙,與孩子的獨處的時間不多,那么寫信是消除這種隔膜的好辦法。不錯,寫信,只有在自己內(nèi)心安靜的時候,你的筆觸才能真正的讓她(他)感到。同時,這種感覺既可以增加神秘感,又可以把彼此的心事暢談一番。
溝通的重要性大家都說是不言而喻的,其實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溝通還要看花的心思。你要稱贊他(她),但不要浮夸;要尊重他(她),但也要讓自己有贏得尊重的籌碼(你正直嗎?你善良嗎?你會好好地為別人著想嗎?);能互動地講一些笑話,有肢體上的接觸;鍛煉他(她),并融入這種鍛煉中;自己一定要多讀書多學習,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廣大的精神空間。
再說說學校吧。我問過很多初中生,他們也普遍反映感覺生活突然就沒了意思,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有點什么想法,老師都要從升學壓力、就業(yè)壓力入手,把自己逼到學習的崗位上不可。那么,如果不愿意學習,怎么辦呢?那就痛快去玩吧!帶他(她)們以獲取知識的方式去游玩,比如爬山,最易增進師生情誼,也容易增加同學們的友情。當然,課堂上的妙招,已經(jīng)有很多高手教師嘗試了,效果還不錯,希望老師們可以多多借鑒。
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 篇4
教師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確告訴學生,上課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它不等同于課外的生活。在課外生活中,老師可能是大伙兒的親戚、長輩、晚輩,甚至可能是吃住在一起的親屬或朋友,此時,師生關系就不那么清晰了,甚至可以說沒必要以師徒相稱了;但在課堂上就不一樣,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知識的過程,
此時,師生關系已經(jīng)構成,學生在課外的某些言行不能隨便帶到課堂上來,教師也要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比如:你的衣著、發(fā)型、手勢、表情、眼神、體態(tài)、儀表,甚至在課堂上站立的姿勢都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不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收拾干凈,你的美好形象、你的人格魅力等將從何體現(xiàn)呢?俗話說:正人先正已。
在這個大前提下,教師與學生在課內(nèi)外的溝通與交流工作就可以融洽、和諧而有活力地開展了。
在課堂以外,老師與學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樂,也有悲歡離合,因此,你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當學生跟你開個小小玩笑時,你不要認為這是對你至高無尚的尊嚴的挑戰(zhàn)。我們每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在生活中和老師相處時,總是自然、大方地和老師說話,而且語言幽默、風趣、得體,你一定會覺得這學生還可以,不說讓人挺喜歡,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討厭。那么我們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比如,我們在校園內(nèi)外經(jīng)常遇到學生對你說“老師好”,此時,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開心的話,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有一種挺親切的感覺。當有學生對我說“老師好”時,我會回答一句“你也好”、或“你也不錯”、或“老師好累”、或“老師好熱”、或“老師好餓”之類的話,引得學生一片歡笑;
當我遇到一些表情不正常的學生時,如果主動和他(她)拉話,他(她)會覺得老師在關注他(她),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他(她)會說出平常在辦公室或教室里很難聽到的心里話;當我與某學生擦肩而過時,我提醒他(她)“天氣下涼了,要多加點衣服喲”,或“天氣熱了,你的頭發(fā)是不是該剪了”,或者是“春天來了,出去吃飯,注意衛(wèi)生哈”,或“今天你又‘留’老師了,回去走快一點,天快黑了,注意安全哈”,或“家里面都有誰在家,誰照顧你”,或者是“你家離學校有多遠,要走多少時間,一般是幾點鐘起床”等諸如此類的話,從事實來看,即使是一個調皮的學生,都不會對我這樣的話不予理會,一定會和我交流幾句,
而且一定是真實的話語;當我看到學生在吃零食時(這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我對他(她)說,“好吃,看得見”(這是一句廣告詞),我故意將“好”字讀成三聲和四聲,學生會紅著臉,對著我和同學開心一笑,然后走開了,我想他(她)一定會覺得這樣的老師挺好玩的,至少不會產(chǎn)生敵對情緒;當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生病或受了傷時,我會用半責怪半可憐的語氣對他說“為什么不注意點,你看多疼啊!”,或“平時叫你們小心些,你看這不就出問題了?”,或“你看,生病了多傷身體,還耽誤學習,多不值呀”等。我想,學生聽了老師的話,一定能理解老師的善意與真情,一定感覺心里暖乎乎的,有種同風雨共患難的感覺,因為任何一個生病或受傷的人總會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關愛。
3當然,教師與學生在生活中的交往與接觸遠遠不止這些。如果老師們真的放下了架子,與學生平等相待,那么我們的心與學生的心會貼得更近,我們的情感會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與溝通,我們與學生之間就不會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們就能走近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這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是大有好處的。
老師如何與高中生溝通 篇5
步驟/方法
眉目含情,傳遞欣賞
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傳遞給我們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賞者的眼光對待學生,這在教育上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效應。學生取得好成績時,送去贊賞的笑容;受到挫折時,投以鼓勵的目光;后進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是尊重的眼神……教師的“顧盼生輝”飽含著一種強大的師愛,它讓學感受到欣賞、尊重,感受到溫暖和力量,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師生間的心靈溝通在這一刻完成了,師生間的親近在這一刻定格了。
課余交流,增進友誼
其實課余時間是與學生交流的大好時機,教師應在課余經(jīng)常找機會與學生溝通,從而贏得學生的好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1.嚴肅話題輕松化。我在假期回校日調查時,發(fā)現(xiàn)一位性格偏激的學生竟然騎著摩托車,是不是大“涮”他一頓呢?我拍著他的肩膀說,你雖然經(jīng)常惹老師生氣,但過完春節(jié)后我還想看到你毫發(fā)無損。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以他的脾氣,斥責只會換來更強的逆反心理。
2.家常式的閑聊。開口一個大道理,閉口一個小道理,學生會很厭煩,他們喜歡和你談弟弟、妹妹、親戚、朋友,愛玩什么及看哪些卡通片等。只要用心、細心,在這些拉家常式的閑聊中,你會發(fā)現(xiàn)教育的契機,以相機“寓教于聊”。
3.投其所好式的溝通。學生愛看童話,寓言,愛猜謎語,愛看卡通片,就和他聊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投其所好,使學生越發(fā)愛和你接近,在這種近距離的接觸中,蘊藏著多么豐富的教育力量啊!
4.讓學生了解老師的想法。學生對老師的生活、工作帶有強烈的好奇心,是非常正常的,對于學生的發(fā)問、好奇,我都在盡可能的范圍內(nèi)予以回答,滿足他們了解的需要。對于班級工作的一些想法也會告訴學生,爭取大力支持。
以文傳情,拉近距離
情感是維系教師與學生關系的紐帶,教師一道道真誠的目光,一個個燦爛的微笑,一句句諄諄的教誨,一行行娟秀的雋語,都傳遞著信任和尊重,給學生以溫暖、鼓勵和力量,加深了雙方的感情。因此,在作業(yè)本上、檢查卷上、紅花本上都不能吝嗇一個個的“優(yōu)”字、一句句衷心的評語,并讓文字體現(xiàn)出“四化”:1、表揚提高化;2、批評委婉化;3、批語詳細化;4、要求期待化。
4電話互訪,加深了解
電話互訪是校內(nèi)溝通的一種延伸和互補。電話互訪要遵循以下的原則:1.以了解情況為主。可以了解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什么難以解決的困難;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交友情況;了解家教情況等。2.以建議為主。建議學生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建議在家開展些什么有益的活動;建議讀些什么書等。3.以激勵為主盡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如學習上的優(yōu)勢、工作中的成績、行為習慣上的優(yōu)點,就算最差的學生也給他摳出個上課睡覺少了、作業(yè)很久沒拖欠了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