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寫作輔導
高中議論文寫作輔導:觀點明確、論點集中
論點是議論文的作者對所議論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我們談論某個話題、評說某種現(xiàn)象,自己應該有明確的觀點和看法,這個觀點與看法對于議論文來說就是我們所說的論點。
議論文的寫作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觀點明確、論點集中。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即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比較復雜的議論文可以有分論點,但分論點是服務于中心論點的,所以不管怎樣,作為議論性的作文,只能有一個觀點,展開議論的時候可以圍繞這個觀點作多層表述,切不可旁枝斜出,中途偏離目的地。固然,我們的作文是需要聯(lián)想, 需要揮發(fā),但聯(lián)想與揮發(fā)不是旁枝斜出,而是圍繞觀點的一種藝術(shù)闡述,一種層進的展開。而議論性文章的旁枝斜出并不是豐富內(nèi)容,而是損害內(nèi)容的表達,會把議論引入到岔路,使行文脫離方向。
一、 確立論點的原則
議論文寫作的目的是要表明己見,進而關(guān)注生活,所以議論文確立論點的原則是:
首先觀點明確。明確是要態(tài)度鮮明地支持什么,反對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符合客觀實際,不要陷入絕對和片面的境地,要實事求是,切合實際。第二論點有針對性。因為議論文一般只要解決一個問題,所以立論時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讓讀者讀后一目了然知道作者要傳遞的思想和看法。
其三論點有新意。這里所說的“新”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以前從來沒有人這么說過,人無我有。另一層是已有說法,再另創(chuàng)新意。在日常議論文寫作中要求篇篇文章都有新意是比較困難的,但“新意”是議論文寫作的追求所在,應該把這條標準作為始終追求的對象。
其四論點要集中。一般一篇文章論證透一個論點就很不容易,所以千萬不要貪多求大,東拉西扯。
這四個方面,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觀點明確、論點集中這兩條。
二、怎樣使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明確
要使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明確,不僅表現(xiàn)在論點提煉得鮮明、深刻和新穎上,更表現(xiàn)在整篇的論證上和文章整體效果上。因此,應該注意這樣三點:寫前明意、寫時宗意、寫后查意。
。ㄒ唬 寫前明意
為了使文章寫得好,對自己提煉出來的論點,要不斷加深認識,并力求使它在自己頭腦中扎根。作到了這一步,才真正具備了動筆寫作的條件。清人劉熙載說:“古人意在筆先,故得舉止閑暇。后人意在筆后,故致手忙腳亂。”(《藝概》)這話強調(diào)“意在筆先”、意熟于 胸,方能從容不迫地寫文章,否則就會手忙腳亂。因此,對自己提煉出來的并選用的論點,不斷加深理解、加強認識,不僅使選材、說理方向明確,而且對將成的文章有一種整體的統(tǒng)攝感。
(二) 寫時宗意
論點在自己頭腦中牢固樹立起來之后,在形成文章的過程中就要時時來突現(xiàn)它,證實它,始終把它作為一個宗旨來看待;不要轉(zhuǎn)換論題,不要旁逸斜出,不要節(jié)外生枝。當然,論證要靈活,行文要搖曳多姿,文章要寫得生動活潑,不是說每一句話都要和論點掛鉤。但是論點這個中心不可淡忘,不要出現(xiàn)主弱奴強,呼之不至的局面。文章的統(tǒng)攝意識得到了貫徹,中心論點也將會得到極好的證明。
寫時宗意要強調(diào)的是:
其一要有觀點。學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文章中羅列現(xiàn)象,只字不提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淹沒在材料中,讓人感到混沌不清。
其二是觀點一貫到底。學生作文犯的毛病是,文章的開頭看似有觀點,但后面的材料東拼西湊,不能支持觀點;觀點是敲門磚,后面的文章再不見觀點的蹤影。
因此,寫作過程中需要做到三個方面:
1、文章開頭點明觀點
論點的位置在文章中沒有一定的限制,根據(jù)議論的需要,可以放在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都行。初寫議論文采取開宗明義的手法,開門見山,把論點放在文章的開頭,這有益于避免或減少偏離中心的現(xiàn)象。因為高考作文的特殊性,我主張必須在開頭提出觀點。文章的開頭點明觀點,讓評卷人知道你的文章要講什么道理。必要時可以把提出的觀點另起一行,來表示觀點明確。
開頭提出觀點有四種形式
1、直入式(開門見山提出觀點)這種提出觀點的方法、簡潔、明確,不拖沓、不隱晦,讓評卷人一讀即明白文章的觀點,不至于產(chǎn)生文章沒有觀點的誤解。
2、引入式
這種方法通過引述故事、名言、歌詞或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再提出觀點,可以以情取勝,吸引評卷人的注意,引發(fā)閱讀興趣。
3、對照式(正反對照提出觀點)
這種方式從開頭就使體現(xiàn)考生的思辨能力,通過正反對照強化觀點,使觀點更集中、鮮明。
4、置疑式設問——提出觀點
這種方法通過先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再自答,提出觀點,可以讓評卷人順著觀點去閱讀文章,不至于形成“審題不明”的誤判。
2、觀點貫穿全文始終
觀點的明確,還在于行文過程中將觀點當作一條主線,貫穿文章的始終,具體說,可以用分論點展開觀點;論據(jù)緊扣觀點;行文過程處處照應觀點三種基本形式:
1)分論點展開觀點
分論點的提出要回答總論點是什么 ,為什么,怎么樣
比如:材料: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人有了物質(zhì)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以材料的含義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審題:動物——生存——物質(zhì)
人——生活——理想
本質(zhì)在理想觀點的兩個角度
。1)人的生活與理想的關(guān)系——實質(zhì)是理想對人的生活的關(guān)系
(2)人的生活中物質(zhì)與理想的關(guān)系——生活中對物質(zhì)和理想應有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
以《人的生活與理想》一題為例:
觀點:理想決定著人的生活
以下提出三個分論點:
分論1:理想確立人的生活目標和追求。
人活著為什么?——不是為活著而活著(動物的生活);
——人應有所追求(人的生活)。
人生的追求,層次越高價值越大。
分論2:理想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人有了追求才能正視生活;人有了追求才能迎接現(xiàn)實的重大考驗,正確解決生死觀、苦樂觀、公私觀、榮辱觀。
分論3、理想可以充實人的生活內(nèi)容
單純的物質(zhì)追求——貪飲無止境,內(nèi)心空虛、庸俗。 有了美好的理想——可以有高尚情操可以振奮人的精神。
2)正文部分緊扣觀點
議論文的正文部分,是展開觀點、論證觀點的過程,每一段的論據(jù),無論是理論論據(jù)還是事實論據(jù),都要緊緊住扣觀點而展開。
為此:
。1)每個正文段落,必須有一個既分解觀點又能統(tǒng)攝事實材料或總結(jié)事實材料的中心句。
例段:
試想,從古至今,有多少帝王因為選賢授能“兼聽”,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劉備三顧茅廬求賢才,終有三國鼎立;蕭何月下追韓信,方有后來劉邦的強兵壯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輕信讒言,偏聽偏信,而使國家走向衰落、滅亡!楚懷王親小人遠賢能,怒疏屈原,楚國不久就走上了亡國之途。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歷俯拾皆是。
〔評點〕
這一段的論據(jù)緊緊扣住“情感與理智”,劃線的兩句話要言不煩、從正反兩面統(tǒng)帥事實論據(jù)而又從歷史的角度分解闡述了總論點和話題。
。2)正文段落選取事實論據(jù)闡述觀點時,要做到主旨細辨別,取舍有角度。
選用論據(jù)時要主旨細辨別,取舍有角度。例如下面三個材料:
愛國詩人陸游渴望祖國統(tǒng)一,直到臨終還念念不忘復興中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是文天祥《過零丁洋》的名句,表現(xiàn)了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魯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表現(xiàn)他尋求救國真理,誓為中國人民獻身的精神。
三個例證都包含了“愛國”的內(nèi)容,但又各有側(cè)重。如果論點側(cè)重收復失地,企盼統(tǒng)一就選陸游的例子;如果論點側(cè)重不怕犧牲誓死保衛(wèi)祖國,就選文天祥的例子;如果論點側(cè)重將個人前途同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就選魯迅的例子。
3)行文過程處處照應觀點
一種方法是結(jié)尾照應開頭提出的觀點,形成首尾呼應,升華中心的嚴謹結(jié)構(gòu);一種是邊敘邊議,反復照應觀點,把文章的觀點融于敘事議論之中。
。ㄈ 寫后查意
文章寫成初稿,不妨再檢查一遍,看看原先確立的論點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證明,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否則就要再進行修改,直到成功為止。
三、學生作文訓練
文題:以“生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審題:從多個角度確立題意,如“生命是寶貴的,應該珍惜”“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倍加愛護”,“生命確實值得敬畏”,“尊重生命,才能尊重個性”,“熱愛生命,才能熱愛生活”,“尊重生命,才會愛惜自己,愛惜他人”等等。
有的學生往往在一篇文章中總要把好幾個觀點都寫進文章,結(jié)果就顯得主旨不明,東拉西扯,說理不清。而有的雖然是以一個觀點為重心,但卻在中途旁枝斜出,講另一個觀點去了。這樣的文章往往就是觀點不明確,論點不集中。因此一篇文章要從小處、實處著手,談及一個問題。集中一點,才能夠具體,才能夠深入,才能夠說得透徹到位。下面就是學生在訓練中出現(xiàn)的基本切題,但有旁枝斜出的文章: 如:學生作文
生命的跳動
高三(4) 王 挺
心臟在有力地跳動著,我感受著生命,感受著生命勃勃的生機,生命總是有一股向上的生機,不斷地向上生長。
【這段文字緊扣文題,文字也比較流暢。只是最后一句話還不夠適當。擬改!
當一粒種子撒在土壤中時,它就會讓生命開始跳動,從大地之中吸取養(yǎng)料,向上不停地生長,生命賦予它破土而出的力量和毅志,向著太陽生長。
【這段文字從內(nèi)容上說,習作者是想表達生命的力量,以種子的發(fā)芽呈示生命的力量。但“它就會讓生命開始跳動”表述對象的主次上擬作調(diào)整!
生命是可貴的,在逆境中,生命讓我們明白要不斷積累力量,以不屈的精神沖破阻礙。在巖石下的種子最終能從石底萌芽、生長,甚至把巖石推開正是生命的力量。
【這一段文字從全文看就有傍枝斜出的感覺,使文章松散!吧强少F”這句話有點突兀,從全文看這個觀點都沒有著落。接下來談到生命的啟示,上下銜接不是很緊密,從內(nèi)容層次看出現(xiàn)也早了點,擬在后面涉及!
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在為生命而不斷展現(xiàn)勃勃生機,它們在一直吸收著能量,為使生命能更有力地跳動,散發(fā)出生命的光彩。它們何嘗不知道生命終將會凋謝,但它們更明白生命就需要他們?nèi)紵约海憩F(xiàn)生命最燦爛的一瞬間。那瞬間就如流星劃過夜空,雖然極其短暫,但讓人們感到無限的震憾。
【這一段可以看出重點寫大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動的力量。與第二自然段關(guān)聯(lián)密切,應上移!岸荚跒樯粩嗾宫F(xiàn)勃勃生機”這句話把闡說的對象弄反了!
這種生命的美麗是任何事物不可再現(xiàn)的。然而,人們似乎只能從其它生物上欣賞到。人類的生命已經(jīng)變得黯淡,只能發(fā)出灰色的光芒。
【這段又有支開的感覺!安豢稍佻F(xiàn)”較費解!肮饷ⅰ币辉~不當! 人從大自然中獲得生命,但卻從大自然中脫離出來,人用生命的力量給大自然一個灰色天空,也給生命一個丑陋的含義。
生命從此不再是美好,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生命不再高尚,人的私欲將一切渠成黑色,高潔的梅花也成了欲望的妝飾。生命不再充滿不屈的毅力和奮斗的精神。一個青年心中不再有熱情,而是身處暮年、生命盡頭的感嘆,生命的跳動也變得軟弱無力,仿佛生命的意義不再,跳動只是本能的體現(xiàn)。
【這部分關(guān)于人自身生命意義淪喪的情態(tài),文句還可以,但從全文看,似乎更應該涉及一些人對自然生命和自身生命的情態(tài)。在正面展開的內(nèi)容上還不足】
這一切就是人對生命的感受,無知的人類應該重新審視生命,感受生命,重現(xiàn)生命的意義。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懶惰,而應充滿奮斗和勤奮,生命的光彩應如流星的光芒而在人們心中成為永恒。
【這一節(jié)似乎應該與后面對換一下,這樣層次更清!
我們應去走近自然,感受生命雀躍的跳動。在黑夜中,我們?nèi)ジ惺苌母璩惺苌墓饷;在細雨中,感受萬物生長的喜悅,感受萬物生命那強健有力的跳動。只有跳動中,生命的價值才能體現(xiàn)。
【點評】從全文看,作者還是以闡述人與自然的生命關(guān)系為主,一開始就引入到自然的生命的跳動,雖有比喻之感,但從這里卻可見自然的生命的關(guān)注與人本身生命關(guān)注之間的關(guān)系應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因此觀點論述也應集中到這一點上。突出人對自然生命的感受和關(guān)聯(lián)。
這篇文章通過課堂上評講,強調(diào)了一篇文章只寫一個觀點,而 且要觀點明確、論點集中后,作者就作了相應修改、全文如下:
感受生命的跳動
高三(4)班 王 挺
心臟在有力地跳動著,我感受著生命,感受著生命勃勃的生機。生命總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擊著生長的鼓點,傳遞著奮發(fā)的動力。 生命的這種勃勃生機如此強大,來自何方?自身還是自然?細細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動,激昂著自己生命的跳動。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種子的生命就開始跳動,吸收養(yǎng)料,發(fā)育胚芽,破土而出,向著太陽挺拔。生命的勃勃生機真的是無處不在,鳥的展翅,花的開放,蟲的鳴叫…… 都閃耀著各自的色彩,呈示著各自的奉獻, 正是生命跳動生機,堅韌、豪邁、樂觀富有力量,匯織成一支激昂的交響樂。那樂曲的高潮,是生命燃燒的演奏。這時生命便綻開最燦爛的花朵。那瞬間就如流星劃過夜空,雖然極其短暫,但讓人震憾激蕩。
從大自然中獲得生命,生命才會長盛。然而,現(xiàn)在很少有人會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動。而人對自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興趣和激情。金錢、物質(zhì)、利欲湮沒了生命的色彩,壓煞著生命的跳動,沒有了對自然生命跳動的感覺,人的生命就灰黑、黯淡,沒有光芒,只能茍延著軀殼,而少了那鼓點似激蕩的心跳。
生命因此不再美好,高潔的梅花只成了欲望的妝飾。生命因此不再激昂,享受的追求消磨了意志。因為當人無知地踐踏小草的生命、得意地享受鳥類的美味、強蠻地霸占生物的空間或是野蠻地摧殘人類自身的時候,生命的本質(zhì)已經(jīng)被遺忘,生命的意義已經(jīng)被消淡,生命的跳動就變得軟弱無力,瀕臨停止。
是啊,我們的生命與周圍一切生物的生命是緊密相關(guān),唇齒相依的啊。請珍重一切生命,回到生命的本質(zhì)上來吧。
讓我們重新回到自然的懷抱,去感受一切生命雀躍的跳動。在黑夜中,我們?nèi)ジ惺苌母璩,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細雨中,感受萬物生長的喜悅,感受萬物生命那強健有力的跳動。在這樣的感受中,來重新審視生命,感悟生命,重新領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懶惰,生命不應該貪婪與麻木;生命需要充滿奮斗和勤奮,生命需要博大和豪邁。珍重一切生命,感受一切生命的心跳,自身生命的光彩才會璨璀奪目,自身生命的跳動方會如戰(zhàn)鼓轟鳴長盛不衰。
【點評】
改后文文章,很明顯圍繞著“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動,激昂著自己生命的跳動” 這一觀點逐層展開。從自然生命地力量,對人的激蕩,然后人不尊重自然生命而造成的現(xiàn)狀,最后就論述人如何與自然生命和諧,與自然生命一起長盛不衰。把重心集中在一點上,指向明確,而論述順著指向逐層展開,思路清晰,文理自然。 議論性文章的旁枝斜出并不是豐富內(nèi)容,而是損害內(nèi)容的表達,會把議論引入到岔路,使行進脫離方向。
引導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先為每篇議論性文章確定一個觀點,且用一句話表達。然后為這句話找材料,再組合文字。用成功的例文引導,對論點不集中的文章集體評議修改
【學生作文】
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性的文章。要求,觀點明確,扣題準確,行文過程照應話題和觀點。
感動著我的感動
高三(3)班 裴茹
當瓊瑤一陣風似的掃過大地時,我卻選擇了李傲。因為那句“怕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半輩子”讓我感動。
當人們選擇夏日海灘陽光沐浴時,我卻留在了莫高窟,因為那些虛幻的飄渺,遠古的留香,讓我感動。當人們沉浸在《哈里·波特》帶來的無限快感之時,我卻依舊手捧《浮士德》,因為那些新明的個性,活生生的形象,讓我感動。
。ㄒ唬槟惘偅袊闱!
我并不是個球迷,尤文圖斯,貝克漢姆,似乎永遠離我那么遠。但在中國隊打進“世界杯”的那一刻,我落淚了。胸中一股濃濃的清愫,在翻騰著,在暴沸著。這并非只是那一球帶來的感動,而是一個炎黃子孫在經(jīng)歷44年翅首相盼苦苦等待之后暴發(fā),一種民族的東西。當五月到來之時,我會在心中默默祈盼:中國足球,讓我在日韓的國土上,再次為你感動吧!
。ǘ┧箍ɡ亍ち餍怯
一個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鴻篇巨箸,一個拋起海內(nèi)外瘋狂的影視佳作。
她是一個藍色精靈,她是一個混世魔王。當她用自己嬌弱的身軀擊撞封建保守時,我為之感動,那是一種何等的壯闊!一種何等的超脫!在經(jīng)歷風雨之后,依舊是那幅迷人的容顏。明天會好的畢竟,明天又是一天!”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我知道,這應該是一種小女生應有的感動。但是,它卻讓我想到了,無論怎樣,我們身旁有人在默默關(guān)心著自己。這種關(guān)心,也并不顯山不露水,但它卻真正的存在著,當淚落肩膀,感受那份冰涼之時,我的淚又悄然落下!
。ㄈ┙裆l(xiāng)野是前緣
我沒有看到過碧野筆下“如維吾爾族少女頭上的珠冠一般的連峰雪山”;我沒有看到過“雅舍”周身碧油蔥綠的低谷流泉,但是,我卻真真實實地感受著朝陽暮雨,感受著青天碧日。我想信,今生鄉(xiāng)野是前緣,所以我從不懈怠上天賜與的一水一草。靜靜地,不帶一絲灰塵,靜坐皓瀚月空之下,感動那份清幽空靈;輕輕地,不吵醒沉睡的露水,感動一份最原始的美麗。無緣相識壯闊的波瀾,就讓我醉心于這些細小的感動吧!這是我生命中的一角。
感動著我的感動!是的,這沒有“天高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寬闊,但,卻是我真實的生命。我的民族感,人生觀,我的親情,我的環(huán)境,使我深深的感動,讓原本蒼白無力的生命,變得活潑紅潤起來。
感動著我的感動!
【強化練習】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從下面的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與材料相關(guān)的正確觀點,結(jié)合生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材料:世界球星馬拉多納說:“告訴孩子們,讓他們崇拜有學問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讀過小學,只讀過小學的人是一頭驢子!
下面是一些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觀點,可以與學生們提出的觀點進行比較,明確那些論點比較符合原材料的要求。
1、 馬拉多納值得崇拜。
2、 成了名的人,應該正確認識自己。
3、 人應該謙虛。
4、 文化對一切人都很重要。
5、 不要求全責備,生活需要各種人才。
6、 學會做一個謙虛的人
7、 只讀過小學的人不都是一頭驢子8、 馬拉多納真的是一頭驢子嗎?
9、 馬拉多納不值得我們崇拜
10、 社會當首先尊重文化。
11、 任何職業(yè)都離不開文化。
12、 不應該看不起沒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