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常用成語故事素材積累
寫作是非常講究厚積薄發(fā)的,沒有作文素材的積累,即使掌握了寫作技巧也難以寫出好的文章來。成語故事素材能為作文增色不少,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中作文常用凡人“成語故事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作文常用成語故事素材一
西漢時期,醫(yī)學家中以淳于意較為有名。他從小就熱愛醫(yī)術,喜歡擺弄銀針、藥品。后來,淳于意拜著名醫(yī)生公乘陽慶為師,學到了黃帝、扁鵲流傳下來的醫(yī)術,攻克了很多疑難雜癥。后來,因為醫(yī)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長安去行刑。
淳于意沒有生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在膝前行孝。他臨走時,對女兒們說:“如今父親已經(jīng)到了緊要關頭,你們卻誰也幫不上忙!”
緹縈是淳于意的小女兒。她聽到父親的話后,非常傷心,更為自己的束手無策而自責。于是,她與父親一起去了長安,并給漢文帝寫了一封言辭凄切的信。信上是這樣寫的:“我父親擔任政府官職時,老百姓都說他廉潔無私,值得崇敬。現(xiàn)在他由于一時不慎而觸犯國法,理應受到懲罰?墒俏覅s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之后,手腳斷裂了也無法再長出來,那時就是想悔過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以便讓他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做人。”
漢文帝讀完緹縈的信,被她的一片愛父之情所感動,于是傳下一道圣旨,將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漢文帝法外施恩后,覺得肉刑太過于殘酷,就索性將肉刑廢除了。
高中作文常用成語故事素材二
西漢宣帝時,王吉和貢禹都是瑯邪的才子。他們很早相識,而且因為兩人興趣相投,很快就成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們兩個人,無論是學識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總是不夠順利,得不到皇帝的喜愛。
貢禹曾擔任過很多職務,但多次被罷官。這樣的經(jīng)歷,一次兩次還行,可是一旦頻繁地出現(xiàn),他心中就會悶悶不樂,陷入憂愁之中。王吉雖然沒有多次罷官的經(jīng)歷,但一直以來沒擔任過重要的官職,郁郁不得志。兩人同病相憐,經(jīng)常在一起聊天,傾瀉心中的塊壘。
漢宣帝死后,漢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運,被提升為諫議大夫,官位顯要。
此時貢禹正賦閑在家,他聽說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興,他想:“我與王吉的經(jīng)歷與才學都差不多,既然皇帝欣賞王吉,也可能會賞識我啊。這樣一來,我很有可能會被重用。”于是,他把官帽找出來,將上面厚厚的灰塵彈去,準備將來做官的時候戴。
果然,沒過多久,朝廷突然下旨征召貢禹,請他擔任重要官職。
高中作文常用成語故事素材三
公元前141年,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他當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詔書,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諸侯王、郡守推薦賢良文學之士。詔書下達后不久,各地送來了一百多個有才學的讀書人。武帝命他們每人寫一篇怎樣治理國家的文章,其中有個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寫得不錯,武帝親自召見他兩次,問了他不少話。董仲舒回話后,又呈上兩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滿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論述天和人的關系的,所以合稱為《天人三策》,又稱為《舉賢良對策》。其中宣揚的理論,叫做“天人感應”。這種理論把封建統(tǒng)治尤其是皇帝的權力神化:誰反對皇帝,誰就是反對天,就是大逆不道。
為了貫徹這種理論,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項建議:一是將諸子百家的學說當作邪說,予以禁止,獨尊孔子及其儒家經(jīng)典,以通過文化上的統(tǒng)治,達到政治上的統(tǒng)一。這就是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是設立傳授儒家經(jīng)典的最高學府。三是網(wǎng)羅天下人才,使他們忠心耿耿地為朝廷服務。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非常合乎武帝一統(tǒng)天下的心思。他親政后,就設置了專門傳授儒家學說的五經(jīng)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講述《詩》《書》《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經(jīng)典。這些弟子每年考試一次,學通一經(jīng)的就可以做官,成績好的可以當大官。后來,博士弟子人數(shù)不斷增加,最多時達三千人。
到漢宣帝劉詢當政的時候,儒家思想已經(jīng)成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儒家學說更是盛行,劉詢自己也讓五經(jīng)名儒蕭望之來教授太子,但由于當時儒生對五經(jīng)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決定進行一次討論。
公元51年,由蕭望之主持,在皇家藏書樓兼講經(jīng)處的石渠閣,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儒生們把和自己觀點一樣的人作為同黨,互相糾合起來;而對觀點不一樣的人,則進行攻擊。為此,《后漢書》的作者在評述這一現(xiàn)象時,把它稱為“黨同伐異”,也就是糾合同黨攻擊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