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必備成語故事素材大全
高中作文教學(xué)是語文教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作素材的積累是學(xué)生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chǔ)。成語故事素材能讓學(xué)生更加恰當(dāng)?shù)厥褂贸烧Z或者直接將其運用到作文中。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考作文必備成語故事素材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故事素材一
滔滔不絕
“滔滔不絕”也作“滔滔不竭”。這個成語出自五代后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宰相叫張九齡,以善于言談而出名。他見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進言勸諫。張九齡主張任人唯賢,廣攬人才,并設(shè)置了選拔人才的專門機構(gòu)。每當(dāng)他與賓客們談?wù)撈鸾?jīng)書時,總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說話像滾滾流水連續(xù)不斷。后來由于得罪權(quán)貴李林甫,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wù)。
【出處】 五代·后唐·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wù)摚颗c賓客議論經(jīng)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釋讀】滔滔:形容流水不斷。絕:完結(jié)。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說話很多,一說就是滔滔不絕,連續(xù)不斷。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故事素材二
削足適履
春秋時,有一次楚靈王親自率領(lǐng)戰(zhàn)車千乘,雄兵10萬,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棄疾留守蔡國,全權(quán)處理那里的軍政要務(wù),然后點齊10萬大軍繼續(xù)推進,準備一舉滅掉徐國。楚靈王的這個弟弟棄疾,不但品質(zhì)不端,而且野心極大,不甘心僅僅充當(dāng)蔡國這個小小地方的首腦,常常為此而悶悶不樂。棄疾手下有個叫朝吳的謀士,這個人非常工于心計,這一天,他試探道:“現(xiàn)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nèi)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dāng)上國君還成什么問題嗎!”棄疾聽了朝吳的話,引兵返楚國,殺死靈王的兒子,立哥哥的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楚靈王在征討途中聞知國內(nèi)有變,兒子被弟弟殺死,頓時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在國內(nèi)的棄疾知道楚靈王死了,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另一個故事是:晉獻公寵愛驪姬,對她的話真是言聽計從。驪姬提出要將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齊立為太子,晉獻公滿口答應(yīng),并將原來的太子,自己親生的兒子申生殺害了。驪姬將這兩件事做完了,但心中還是深感不踏實,因為晉獻公還有重耳和夷吾兩個兒子。此時,這兩個兒子也都已經(jīng)成人,驪姬覺得這對奚齊將來繼承王位都是極大的威脅,便建議殺了重耳和夷吾兄弟倆,晉獻公竟欣然同意。但他們的密謀破一位正直的大臣探聽到,立即轉(zhuǎn)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聽說后,立即分頭跑到國外避難去了。
《淮南子》的作者劉安評論這兩件事說:“聽信壞人的話,使父子、兄弟自相殘殺就像砍去腳指頭去適應(yīng)鞋的大小一樣(猶削足適履),太不明智了。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xùn)》:“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yǎng)而害所養(yǎng),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釋讀】 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不懂得變通,不尊重客觀事實。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故事素材三
中流砥柱
《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砥柱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qū)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jié),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fēng)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于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里,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quán)也為它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zhèn)河石柱,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lǐng)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fēng)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里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fēng)浪推向巖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dāng)中為船導(dǎo)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從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峽谷中的航標(biāo),船只駛過三門以后,就要朝砥柱直沖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
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見《中醫(yī)正骨經(jīng)驗概述》。
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溝深,河流湍急,為尼洋河第一大峽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傳這塊巨石是工布地區(qū)的守護神——工尊德姆修煉時的座椅。
【出處】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