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哲理小故事素材庫
要想在高考考場上成就一篇高分作文,在考前儲備一些寫作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哲理小故事的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哲理小故事素材一
漁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shù),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鄲,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jīng)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shù)這么好,我的兒子們?yōu)槭裁催@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shù)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wǎng)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wǎng)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shù)竟然趕不上技術(shù)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shù),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shù),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jīng)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高考作文哲理小故事素材二
“禿頭論證”
哲學上有“禿頭論證”的理論,它含有這樣的問題:少一根頭發(fā)能否造成一個禿頭——回答說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樣——回答說還是不行。這個問題一直重復(fù)下去,到后來,回答卻是已成為禿頭了,而這在一開始是遭到否定的。
成為禿頭的界限是頭發(fā)一萬根?一百根?十根?一根?一根也沒有?無法確認。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頭發(fā)還剩下一百根,十根時,人們早已毫不遲疑地公認其為禿頭了。突變是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漸變中發(fā)生的,當你驚覺時,事物的性質(zhì)早巳走到了反面。
我們的環(huán)境變化也是如此。森林正在減少,能在曠野見到零星的樹木卻再也見不到森林的情景即將發(fā)生;動物正在消亡,能在動物園中見到獅虎豹象卻再也見不到野獸的情景悄然來臨;空氣、水質(zhì)正在惡化,臭氧層空洞正在擴大……
也許,在21世紀20、或50、或80年代,地球人驀然回首,才體味到生活已萬事全非。
高考作文哲理小故事素材三
一個商人買忠告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城有一個人,他以賣忠告為職業(yè)。
有一天,一個商人知道后。就專程到他那里去買忠告。那個人問商人,要什么價格的忠告,因為忠告是按價格的不同而定的。商人說:“就買一個一元錢的忠告吧。”那個人收起錢,說道:“朋友,如果有人宴請你,你又不知道有幾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個飽。”商人覺得這個忠告不怎么樣,于是又付了兩倍錢,說要一個值二元錢的忠告。那人就說了這么一個忠告:“當你生氣的時候,事情沒有考慮成熟,就不要蠻干;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千萬不要動怒。”像上次一樣,商人覺得這個忠告也不值那么多錢。于是又要一個值一百元的忠告。那人對他說:“如果你要想坐下,一定得找一個誰也攆不走你的地方。”商人還是覺得這個忠告不理想,又要一個價值一百一十元的忠告。那做好人就對他說:“當人家沒有征求你的意見時,你千萬不要發(fā)表議論。”商人感到,這樣下去會弄得身無分文。于是決定不買任何忠告了。他把已買來的這些忠告一一銘刻在心頭,就走了。
有一次,商人讓懷孕的妻子留在家中,自己到外地經(jīng)商去了。一連二十年都沒有回家鄉(xiāng)。妻子一直沒有得到丈夫的消息,以為他亡命他鄉(xiāng)了,感到萬分悲痛。她在兒子身上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
終于有一天,已經(jīng)發(fā)了財?shù)纳倘,拍賣了他的全部商品,回家來了,他沒有對任何人吭一聲,就直接來到自己的家并閃身躲進一個難以被人察覺的地方,窺視著屋里的動靜。黃昏時候,兒子來了,媽媽親切地問道:“親愛的,告訴我,你從那兒來?”商人聽到自己的妻子這么親昵地對那個年輕人說話,不由心里產(chǎn)生了一種惡念,恨不得當場殺了他倆。但是突然想起那個用二元錢買的忠告,沒有動火。天黑了,屋里兩人在桌旁坐下用餐。商人看到這一情景,又想殺他們。但那個忠告又在耳邊響起,使他克制了自己。夜深了,母子倆準備入寢。商人惡念又起,幸虧那個好人的意見,使他沒有下手。熄燈之前,母親哭泣著對兒子說:“唉!兒呀。聽說,有一條船剛剛從你爸爸的地方來。明兒一早,你就去打聽一下,或許還能打聽到他的消息。”
聽到這番話,商人不由想起,他離家的時候,妻子已經(jīng)懷孕了,原來那個年輕人,就是他的兒子。他高興得不知怎么是好,更覺得買的忠告實在有用,因為有了它,才沒有動火。僅僅兩元錢的忠告,就這樣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