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卷第四十七
文選考異
而杼情素:何云漢書“杼”作“抒 ”,注“抒猶泄也”。案“抒”是也。凡“木”“□” 二旁多互混。
注“胡廣曰”:袁本“胡”上有 “善曰漢官解詁”六字,是也。茶陵本此節(jié)注多脫誤。又案:篇中“善曰”二字多刪削,說已詳前。
鑄干將之璞:何校“璞”改“樸 ”。茶陵本云五臣作“樸”。袁本云善作“璞”。案:漢書作“樸”,是也。各本所見“璞”字皆傳寫偽。
忽若彗泛畫涂:袁本“畫”下有校語云善作“盡”。案:袁所見誤也。漢書作“畫”。茶陵本無校語,與此皆未誤。
注“世本曰韓哀侯作御也”:何云世本無“侯”字。宋衷云“韓哀,韓文侯也!卑福核(jù)漢書注引,是也。各本皆衍。
注“此復(fù)言之”:案:“之”當(dāng)依漢書注引作“作”,即宋衷注也。各本皆誤。
注“相選而并至矣”:袁本、茶陵本“選”作“遝”,是也。
注“已見鄒陽上書”:袁本、茶陵本作呂氏春秋云云,皆復(fù)出之誤。
注“膏粱之性”:茶陵本“膏” 上有“晉悼公曰夫”五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聲之不常”:何!奥暋备 “擊”。案:所校據(jù)漢書注作“
擊”,是也。各本皆誤。
注“小臣持龍髯拔墮”:袁本、茶陵本重“龍髯”二字,是也。
注“史記泄公曰”:陳云“泄公 ”當(dāng)作“貫高”。案:所校未是也。此“泄”上有脫文耳。
趙充國頌漢書曰:成帝時(shí),西羌常有警。上思將帥之臣,追美充國,乃召黃門郎楊雄,即充國圖畫而頌之。
楊子云
明靈惟宣,戎有先零。漢書曰:諸羌,先零豪。然先零,羌別號。先零猖狂,侵漢西疆。漢書,宣紀(jì)曰:元鳳元年,西羌反。漢命虎臣,惟后將軍。毛詩曰:進(jìn)厥虎臣,闞如虓虎。漢書曰:昭帝時(shí),擢充國為后將軍。整我六師,是討是震。漢書曰:遣后將軍趙充國擊西羌。毛詩曰:整我六師,以脩我戎。又曰:徐方震驚。既臨其域,諭以威德。 漢書曰:充國至西部都尉府,欲以威信招降罕、幵,乃上疏曰:因田致谷,威德兼行。有守矜功,謂之弗克。應(yīng)劭曰:酒泉太守辛武賢言充國屯田之便,不如擊之。論語讖曰:重耳反譎,伐德矜功。請奮其旅,于罕之羌。韋昭曰:罕,羌名也。蘇林曰:在金城南。武賢言,但擊罕羌,先零自降也。天子命我,從之鮮陽。應(yīng)劭曰:宣帝使充國共討罕、幵于鮮水陽。營平守節(jié),屢奏封章。漢書曰:充國封營平侯,屢奏封章,言屯田之便,不從武賢之策。料敵制勝,威謀靡亢。制勝,已見張景陽雜詩。 遂克西戎,還師于京。漢書曰:充國奏言:凡斬首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一千二百,請罷屯兵。奏可。充國振旅而還。鬼方賓服,罔有不庭。毛詩曰:內(nèi)奰于中國,覃及鬼方。毛萇曰:鬼方,遠(yuǎn)方也。世本注曰:鬼方,于漢則先零戎是也。尚書曰:惟周王四征弗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詩人歌功,乃列于雅。詩小雅曰: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又大雅曰: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后。毛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尚書曰:武王曰:勖哉夫子尚桓桓。
文選考異
注“言充國屯田之便”:茶陵本“ 之”作“非”,是也。袁本亦誤之。
出師頌范曄后漢書曰:鄧騭,字昭伯,女弟為和熹皇后。安帝立,騭為虎賁中郎將,封上蔡侯。涼部叛羌,搖蕩西州,詔騭將兵擊之,車駕幸平樂觀餞送。騭西屯漢陽,征西校尉任尚與羌戰(zhàn),大敗之。遣中郎將迎拜騭為大將軍。既至,大會群臣,賜以束帛乘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