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卷第十八
于時綿駒結(jié)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孟子曰:王豹處淇而善謳,綿駒處唐而齊右善歌。言二人以歌謳化齊、衛(wèi)之國。鄧析子曰:左右結(jié)舌。西京賦曰:喪精亡魄。漢書,鄧公曰:內(nèi)杜忠臣之口。莊子曰:見夫子之失色。虞公輟聲而止歌,寧子檢手而嘆息。晏子春秋:虞公善歌,以新聲惑景公。晏子退朝而拘之。漢興,又有虞公,即劉向別錄曰:有人歌賦楚,漢興以來,善雅歌者,魯人虞公,發(fā)聲清哀,遠(yuǎn)動梁塵。其世學(xué)者莫能及;茨献釉唬簩幤萦升R桓公,窮困無以自達(dá)。于是為商于齊,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閉門辟住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戚飯牛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曲。寧戚,衛(wèi)人。商金聲清,故以為曲。歌曰:出東門兮厲石班,上有松柏兮青且蘭!醪家沦饫埧|,時不遇兮堯、舜。牛兮努力食細(xì)草。大臣在爾側(cè),吾當(dāng)與爾適楚國。應(yīng)劭曰:齊桓夜迎客,寧戚疾擊其角,商歌曰:南山□峨白石爛,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瞑瞑何時旦。七略曰:漢興,善歌者魯人虞公,發(fā)聲動梁上塵。呂氏春秋曰:寧戚至齊,暮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至關(guān)門。寧戚飯牛,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歌。桓公聞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車載之。史記,春申君曰:秦、楚臨韓,韓必斂手。鐘期棄琴而改聽,孔父忘味而不食。論語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装矅唬翰粓D于韶樂之至于斯。周生烈曰:孔子在齊,聞韶樂之盛,故忽忘肉味。王肅曰:不圖作韶樂之至于此。此,齊也。百獸率舞而抃足,鳳皇來儀而拊翼。尚書,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装矅唬盒墼圾P,雌曰皇,靈鳥也。儀,有容儀也。備樂九奏而致鳳皇也。乃知長嘯之奇妙,蓋亦音聲之至極。晉書,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尤好莊、老,嗜酒能嘯。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棲神道氣之術(shù),登皆不應(yīng),籍因長嘯而退至于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
文選考異
嘯賦注“籀文”下至“其嘯也歌”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從我者其由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史記曰不從流俗王之阨僻”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遺身謂其身事”: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廣雅曰”下至“邪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淮南子濛汜日所入處”: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蒍啟強(qiáng)”:茶陵本“蒍”作 “薳”,“強(qiáng)”作“疆”,是也。袁本誤與此同。
注“言聲在喉中而轉(zhuǎn)故曰潛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字林曰熛飛火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黃宮謂黃鐘宮聲”: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說苑曰湯時”下至“于是化形隱景而去”:袁本、茶陵本無此一百八十六字。
注“言悲傷能挫于人”: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冽飄眇而清昶:袁本、茶陵本“ 飄眇”作“繚眺”,注同。案:晉書作“繚眺”,尤改恐誤。
注“爾雅曰”下至“寒貌”: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字林曰鳴”下至“音訓(xùn)同” :袁本、茶陵本無此一百四十字。
注“通古之風(fēng)氣”下至“又曰”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蕩埃藹之溷濁:袁本、茶陵本“ 蕩”作“流”,“藹”作“靄”。案:晉書作“蕩”字、“靄”字,未審善果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