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通用4篇)
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 篇1
一:家長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老師
很多家長之所以一提及老師就眉頭一皺,實際上大都被一些社會風氣所影響,特別是一些學校負面現(xiàn)象,比如有些家長經常會提及我給某某老師送了什么禮物,給了老師幾張購物卡,給老師多少紅包,請老師在哪吃的大餐等等。事實上,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教育的公平,墮落了部分老師的師德風尚。當這些因素被無限夸大后,以點代面的現(xiàn)象就會如瘟疫一樣傳染開來,大有一塊臭肉攪得滿鍋腥之勢。而絕大部分敬業(yè)愛崗品德好的老師的光輝則被那些骯臟的現(xiàn)象給掩蓋了,盡管老師們想證明自己是好老師,但是在瘟疫之下,又怎能說得清,道得明。
同時我們再把目光放在課堂里,根據中國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心理,看看那些拿人手短,吃人手短的老師的所為吧,比如老師可以為送禮家長的孩子優(yōu)先安排坐位,可以課上多提問這些孩子,可以多表揚一下孩子,可以包庇縱容一下違反紀律的孩子等等。這自然也會讓沒有送禮的家長心存憂患,總感覺欠了老師什么,自然在面對老師時會缺乏底氣,既而影響到信心,甚至對老師缺乏好感。
在看到一些負面現(xiàn)象的同時,我必須提醒家長:不能靠猜測來面對老師,如果你帶著一種缺乏公允的目光去看待你孩子的老師,你可能會誤解老師。如果你真想客觀評價你孩子的老師,必須要主動和老師接近,還可以通過經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來側面了解老師,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對老師心中有數(shù)。在了解老師的人品,性格,脾氣,能力之后,再去有針對性和老師談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想可能會更理性一些。
二:家長要學會尊重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我想這句話每位家長都非常清楚,并且也知道其中的深刻內涵。既然老師是教學生明事理修品德學知識長本事的人,那我們做為家長就不能抱著懷疑的目光去面對老師,不能把社會上負面的評價強加給老師。如果你去做小人之事,以請客送禮等一已之私去滿足自己的愿望讓老師為你孩子開綠燈的話,你的行為還算是尊重老師嗎?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能說老師是主動伸手之人嗎?肯定不是吧?既然不是老師索要為先,那么有這樣行為的家長你就得想想了,你實際上是在糟蹋著老師的良好形像呢,你是助長不正之風的罪魁呢。
讓孩子從小就受利益保護,不教孩子參與公平競爭,孩子的綜合能力何談培養(yǎng)和提高呢?所以,說這里家長們就要想想了,你可能是眼前走了捷徑,孩子受到了照顧,但從長遠來看,你是在害你的孩子,你是地道的不負責的家長!
家長如果想尊重老師,你就必須要肯定老師的辛苦和付出。不僅家長要這樣做,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多想想老師每天教學的辛苦,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的付出。當孩子能體諒老師時,自然會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之感。當孩子懂得尊重老師的勞動之后,再引導孩子學會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同學,熱愛班集體,我想自然會讓孩子慢慢學會如何做人。
三:家長要學會以平等的心態(tài)面對老師
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面對老師時心情比較復雜,實際上這是很多家長沒有擺正心態(tài)的緣故。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來說,都要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大的教育模式。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代表,老師是學校教育的代表,兩者從地位來講是平等的,而對于教育的目標來說也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學到知識,提高孩子的能力和道德素養(yǎng)等。為什么有些家長面對老師時總會感覺自己矮半截呢?實際上這是家長家庭教育素養(yǎng)低造成的后果,大家想一下,如果你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缺乏專業(yè)知識時,你怎能從容去應對和你處于平等教育地位的老師呢?這就相當于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大學生對話時,時時有一種仰望的感覺。
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 篇2
一、與老師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態(tài)度要主動,聯(lián)系要適時適度。
有些父母誤以為主動聯(lián)系老師會打攪老師的工作、生活,怕老師不歡迎。其實父母主動聯(lián)系老師會給老師帶來便利,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一個個去家訪要很多時間,家長主動到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討教育方式,這是家長老師都樂意的事。
聯(lián)系要經常,不要等到問題成堆或者問題嚴重再被迫去學校。
聯(lián)系要適時適度,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更要尊重老師的意見。聯(lián)系太頻繁沒有必要,間隔太久,達不到效果。
二、與老師溝通要理性和明智
當老師反映孩子問題時,父母態(tài)度要冷靜。孩子在學校難免犯錯,老師通報給家長,讓家長在家里注意糾正。家長如果當場責罵孩子,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使孩子怨恨學校和老師。
對老師的看法,家長要做細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當然,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會有看錯的地方。家長不必惟命是從,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設法讓老師意識到他的錯誤。
孩子有時為了逃避處罰而傳遞錯誤信息,家長就更應該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當溝通渠道暢通,才會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孩子的小聰明也不會耍了。
三、一些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1.約定會面時間
作為老師,沒有什么比在上課前、放學后或課間時間遇到家長開即興會議更糟糕的了。盡量尊重教師有限的時間,不要忽然間出現(xiàn),老師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時間充分解決你的問題。
2.學會用各種方式溝通
包括面談,電話溝通,微信交流,電子郵件往來等,以達到經常與老師溝通的目的。
3.愿意承擔你需要做的部分
老師們可能已經對現(xiàn)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說實話,一些老師對在滿滿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會感到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你需要確保老師知道你愿意配合他們的工作,并在家庭里支持他們。
4.與老師成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師應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你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聊天來建立關系。時不時的給老師帶杯咖啡。在教室里做志愿者或主動提出在家里幫助做一些項目。如果你每次見孩子老師的時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語攻擊,老師會開始躲著你或對你有所防備。請別忘了,你與老師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你的孩子。
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 篇3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老師。心理學家認為,在輕松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
二、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專家常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
三、即使家長很生氣,而且家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長同老師交涉之前也要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長希望老師聽聽自己的意見,也不要傷老師的面子。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讓老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是正確的。當老師真正意識到家長的看法是有道理時,老師是能夠認真聽取家長意見的。
五、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不談一些比較重大的家庭問題,尤其是影響到孩子平時表現(xiàn)的家庭問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xiàn)異常時獲得老師的理解。
六、“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會在幼兒園里調皮搗蛋呢?”所有家長都認為自己對孩子最了解。每當老師對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時,家長往往很不高興。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完全和在家時不一樣,這樣的現(xiàn)象是經常發(fā)生的。老師和家長經常交換意見,有助于雙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七、盡管家長有進行合作的誠意,但是老師是否會顯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么家長們之間可以互通情況,必要時向園方或其他有關方面反映,以便及時進行干預
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 篇4
今天孩子來上中文課前,母親用微信與老師溝通。告知:今天姐姐剛完成牙醫(yī)檢查,需佩戴口罩示人,怕人嘲笑,心靈有些脆弱,望上課時得到額外呵護。
這樣,當孩子出現(xiàn)在老師家門口時,老師已有心理準備。
門鈴響,老師象往常一樣興奮地開門迎接她的兩位小學生。蹲下與孩子們平視。在給姐姐一個大大的擁抱時,語氣平和地說:“媽媽已告訴我,你今天牙醫(yī)檢查很勇敢。我們都為你而感到驕傲。今天的中文課,你可以量力而行,若嘴巴不舒服,無需講話。聽老師講故事就行了。”
姐姐得到老師的特別關心,欣慰地點點頭。
這時,老師也沒有冷落一旁等候的弟弟,并留意到弟弟的新發(fā)型。在給弟弟一個大大的擁抱時,說:“弟弟今天去見發(fā)型師了吧?新發(fā)型很酷哦。”
弟弟感到老師的特別注意,也開始用中文夾帶英文講述今天剪發(fā)的一些經歷。
老師與孩子們邊聊“今天”,邊進入“課室”。讓孩子們感到自然隨意的課室氣氛的同時,提醒孩子們課前的“例牌公事”:上廁所,洗手,抹干手,選課文。
今天是弟弟選課文,老師遞給姐姐一本《繞口令》翻閱,使其在等候的過程中“有活干”。
課文選好,開始講故事。老師盡量用溫柔的聲線講故事,以此“慰籍”課室里的“小病人”。
當然,故事仍需講得精彩,眉飛色舞,帶動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其忘卻牙醫(yī)檢查時的“恐懼”。
畫故事,練寫字,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都自行完成得非常好。半年的學中文步驟,孩子們已習慣,并喜歡這套“按部就班”教學程式。
與往常一樣,姐姐很快地完成了畫畫和寫字。
老師再次語氣平和地建議:今天你可以選擇坐著看書,或者躺在沙發(fā)上閱讀。
姐姐再次感到額外的關心和呵護,選擇了她喜歡的書和電動真皮沙發(fā)。
于此同時,老師開始專注地輔導弟弟練習今天學習的漢字的筆畫。弟弟今天從早到晚的“奔波”,老師注意到其臉上的倦意。主動拿出他喜歡吃的開心果,幫他去殼后,放在他的旁邊,鼓勵他說:吃幾粒開心果,補充一下體力,弟弟的字將寫得更棒!
就這樣,弟弟也順利完成了今天的課程,并有時間享受他最喜歡的折紙游戲。
一小時后,母親來接孩子。為了讓“小病人”早點回家休息,今天的講故事環(huán)節(jié)取消。
送別孩子和家長,老師,孩子,家長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總結:
1,老師與家長的事前溝通很重要。能讓老師有事前準備,以適當?shù)谋砬楹蛻B(tài)度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2,老師與家長讓孩子感到平和的氣氛很重要。特殊原因是需要特殊呵護,但不能過于呵護產生嬌氣。
3,老師可以給出需要呵護的孩子特殊的選擇,但不能把主動權讓給孩子提出建議,以免拒絕不合理要求時,使孩子產生沮喪的心情。
4,在呵護一個孩子時,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冷落其他孩子的需求。要盡量公平對待。
5,學習并不是最重要的,關心和愛護孩子的需求,能使孩子更加主動地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