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唱歌怎樣練聲(精選3篇)
兒童學唱歌怎樣練聲 篇1
1.為什么要練聲
練聲又叫練嗓子,是歌唱的一種基本功訓練。在我國戲曲界,稱之為喊嗓或吊嗓。經過一定時間的練聲,可提高歌唱的技能和技巧。在歌唱前活動一下嗓音,練練聲,好比體育運動員在訓練、比賽前活動一下腰腿,避免運動過猛扭傷筋骨、肌肉一樣。嗓音非常嬌嫩,兒童的嗓音更加細嫩,一下子就過猛地歌唱,不利嗓音的保護。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練練聲,是非常必要的。
要訓練孩子的嗓音,發(fā)展他的歌喉,擴展他的音域,使他的聲音優(yōu)美動聽,發(fā)聲自如、圓潤,氣息深沉流暢,吐字清晰,就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技巧訓練。要達到以上要求,必須通過練聲曲,有的放矢地來進行訓練。因此練聲曲都比較短,旋律也較簡單,而且針對性強,便于將精力(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訓練的技巧上,所以通過練聲曲來練聲,是歌唱技巧訓練的一種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說是歌唱的綜合性練習。
2.怎樣練聲
根據(jù)先易后難的自然學習法則,練聲可采用發(fā)聲最自然的中聲區(qū)為基礎,逐步向上、然后向下做半音模進法移調進行訓練。
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要在音域范圍上作不同的處理:3~4歲可在C調的“1”到“6”范圍內練習,4~5歲可在C調的“1”到“7”范圍內練習,5~6歲可在C調的“1”到“嚴范圍內練習,7~9歲可在C調的“1”到“3”范圍內練習。在各自的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再逐步向上和向下做擴展音域練習。
練聲時要用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發(fā)聲的位置要上下統(tǒng)一,氣息要均勻,保持高音部位的發(fā)聲位置。在練聲時,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長要認真地聽孩子練唱。
因為練聲是為歌唱服務的,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家長也可把唱歌與練聲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摘出歌曲中難唱的樂句進
行練聲。結合所演唱歌曲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選擇練聲曲練唱,是大多數(shù)聲樂教師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3.練聲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俳毯⒆泳毬晳⒁膺x擇適當?shù)那{,不要超出兒童的音域范圍,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
例如唱12 34|5—|55 5|55 5|54 32|1—||時,3~5歲兒童可在1=C到1=D或E范圍內練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逐漸擴大音域。
、谧鳛閮和杌揪毩暤陌l(fā)聲,時間不宜過長,低年齡的兒童每次練3—5分鐘即可,不然會由于練聲的枯燥而使孩子產生厭倦情緒,而且時間過長也會使嗓音疲勞。要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
、垡毿牡芈牶⒆痈璩,及時發(fā)現(xiàn)和聽辨出聲音中存在的毛病,使不良的發(fā)聲糾正于萌芽狀態(tài)。
、芫毬曇心康、有計劃地進行。練聲是為了發(fā)展兒童的嗓音,提高兒童的唱歌技巧。那些形式主義的所謂“練聲”,不僅達不到好效果,反而會挫傷兒童學唱的積極性,弄不好還可能損傷孩子的嗓音。
兒童學唱歌怎樣練聲 篇2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松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fā)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打開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后發(fā)出一些元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腭;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
注意:在大聲說話時,注意保持以上幾種狀態(tài)就會改善自己的聲音。切記,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要只去注意發(fā)音的形式,而忘了說話內容。
氣息問題
發(fā)音“震動,震動”氣息,要使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就要有飽滿的氣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隨時保持一定的呼吸壓力。平時可以多做些深吸緩呼的練習。最好在練習說話的時候先站起來,容易找到呼吸狀態(tài),要坐的話,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傾。
運用氣息的時候,千萬不要“泄氣”,要在上述的呼吸壓力中緩緩的釋放,并且要善于運用,嘴唇把氣攏住,這樣來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壓力平衡。
聲線問題
我們的發(fā)音,有一個不容易察覺的線路,比如打呼哨,聲音很響亮,道理就在于氣息暢通,聲音集中,通行無阻。說話也是這樣,要盡量讓自己的氣息貫通,讓氣音盡量沿著口腔內部的中縱線穿透而出。這樣才能使聲音集中而響亮。
兒童學唱歌怎樣練聲 篇3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fā)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系到發(fā)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xié)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fā)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
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這里的放松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xiàn)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
2、頭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后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tài)。
3、兩腳一前一后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wěn),重量落在雙腳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瞇起眼,虛著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
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仿佛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后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
7、演唱時可根據(jù)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shù)膭幼,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叉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