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
許多同學(xué)的考場作文缺少新穎、典型的素材,其實只要注意積累和挖掘,一定能讓作文素材豐富起來。成語故事素材也是值得積累的素材之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20xx年高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年高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一
呆如木雞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yǎng)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后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么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么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于應(yīng)戰(zhàn)的,掉頭就逃跑了。”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yǎng)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xùn)練好去參加比賽的斗雞。
莊子中有一責(zé)小故事:紀先生才養(yǎng)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yǎng)好了沒有?”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xiàn)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 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dāng)然還是關(guān)心他的斗雞, 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后,齊王已經(jīng)不抱希望來看他的斗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zhàn),只有落荒而逃。”
后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fā)呆的樣子。
【出處】莊周《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
【釋讀】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20xx年高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二
畫餅充饑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yǎng)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xué)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后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shù)只重清談,不務(wù)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畫餅充饑"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chǎn)生的,F(xiàn)在往往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還有個成語"望梅止渴",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成語畫餅充饑就來自于皇帝所說的話。一開始,它指有名聲而沒本領(lǐng)。后來,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釋讀】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20xx年高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三
撲朔迷離
古時候,有個女孩叫花木蘭,她是個非常勤勞孝順的姑娘。
木蘭織得一手好布,每天,她總是天剛剛亮,就把自己關(guān)在織房里精心地紡線織布。
有一天,她卻一直留在自己的閨房,坐在窗前嘆氣。她的父母覺得很奇怪,就問她有什么心事。
木蘭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不得不說:“沒有什么心事,只是昨晚看見國王征兵的文書,那上面有父親的名字,可是父親的年紀大了,已經(jīng)禁不起征戰(zhàn)的辛勞,小弟弟年齡又小,不能代替。女兒我就為這件事焦急。”
停了一會兒,木蘭又說:“我從小跟父親練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親去從軍。”
母親為難地說:“可你是個女孩,怎么能去從軍呢?”
木蘭堅定地說:“我有辦法。”
征期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告別了父母,隨大軍到了邊塞作戰(zhàn)。
戰(zhàn)爭中,木蘭表現(xiàn)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經(jīng)過十多年的艱苦戰(zhàn)斗,
戰(zhàn)爭終于結(jié)束,木蘭勝利歸來。論功行賞,皇帝要賞給木蘭很多錢物,并封她為尚書郎。
但是木蘭說:“感謝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許我回到故鄉(xiāng)與父母團聚。”皇上答應(yīng)了木蘭的請求。
木蘭回到家,立刻來到自己房里,換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辮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來女孩的模樣走出來。送木蘭回來的同伴們一見,都十分驚奇地說:“哎呀,同行十二年,怎么卻不知你是個女孩。”
后來有人為此寫了一首《木蘭詩》,詩的最后幾句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雄兔前進的時候,腳跳躍起來。雌兔是瞇著眼睛。如果兩只兔子同時在一塊奔跑,誰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雄、哪一只是雌呢?
這個成語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難以看清真相。
【出處】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