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哲理故事素材
作文素材的積累是學生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哲理故事類的素材我們平時也要多閱讀積累,寫作文的時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小學語文哲理故事素材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哲理故事素材一
驢、羊和兔商量著合伙種白菜。它們同心協(xié)力開辟了一塊園地,種上白菜苗后,時時松土、除草、澆水、上肥,誰也不偷懶。在它們精心照料下,白菜長勢喜人。
到了豐收季節(jié)。這天,驢來到菜地動起了心思。它想:白菜收成了平均分配只能得三分之一,何不趁羊兔不在先吃些?于是它痛痛快快地吃了個飽后離開,菜園里只剩三分之一的白菜。
羊澆水來了。它看著驢的背影和剩下的白菜一陣心疼,想:驢吃了我為什么不吃?不吃就虧了。于是顧不得澆水,也放開肚皮吃了個飽,剩下幾棵實在吃不下去了,然后離開。
這時兔來上肥。它看著羊的背影和剩下的幾棵白菜氣憤不已,心想,這兩家伙太自私了,這幾棵留著也沒用吃光算了,于是將剩下的吃了后離開。
第二天,驢、羊、兔一起來到菜園,只見園地里一片狼藉沒有一棵白菜。
“這是誰干的,還有的白菜誰都吃了?”驢大喊大叫起來。
“是呀,誰把剩下的幾棵白菜都吃了?”羊隨聲附和著。
“是我吃了,”兔子望著羊不慌不忙地說:“那幾棵不是你吃剩下的嗎?”
“你有吃嗎?”驢惡狠狠地責問羊。
“我有吃了小部分呀,”羊也回答得挺干脆,它望著驢慢吞吞地說:“可那都是你吃剩下的——-你不是最先吃而且吃得最多嗎?”
“這……。”驢語塞了,它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
“哼,最早偷吃的是你,吃得最多的是你,叫聲最大的還是你,真是恬不知恥,我羞與你為伍。”兔子對驢說完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故事寓意:
自己活,也要讓別人活。一個人生存于世,要有善心,不能只想著自己,要懂得適當?shù)卣疹櫟剿,所謂大家好,才能真的好。做人不能太自私,私心太重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或許起初占到了便宜,但他們的路將越走越窄,最終把自己逼上孤家寡人的絕路。而相反,懂得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多些善意之舉,懂得照顧自己利益的同時,也照顧到他人的利益,這樣的人,他們的路將越走越寬。
小學語文哲理故事素材二
森林里有一只可愛的小熊,他最擅長的就是畫畫啦!
有一天,小熊畫了一張畫兒。
“這張畫兒讓我感到很快樂。”看到母雞站在不遠處,小熊叫道,“你好,這張畫兒是我畫給外婆的,你愿意帶給她嗎?”
“愿意,我愿意。”母雞說。
母雞趕到熊外婆家。熊外婆看了小熊的畫兒,非常高興,并且將畫掛到了墻上。然后她抱起母雞,在母雞的背上吻了一下。
“這個吻是給小熊的。”她說,“你愿意帶給他嗎?”
“我很高興帶給他。”母雞說著,從熊外婆的懷里跳出來,匆匆趕往小熊家。路上,她遇見了幾位朋友,就停下來聊天。
“你好,我?guī)Я艘粋吻給小熊,是他外婆給的。你愿意帶給他嗎青蛙?”
“好啊。”青蛙說。
母雞在青蛙的背上吻了一下,青蛙就開始往小熊家趕?墒撬,遇見了一方池塘,就停下來游泳。
看到貓趴在岸邊,青蛙喊道:“嗨,貓,我?guī)Я艘粋吻給小熊,是他外婆給的。你帶給小熊,好嗎?嗨!我在這兒,在池塘里。快來拿這個吻呀。”
這是一個十分的友愛的小故事,其實快樂和幸福都很單純很簡單,小動物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傳遞溫暖與愛,就能讓整個森林環(huán)繞一種愛的氣氛。小寶寶們,我們要做樂于助人的好寶寶噢!
小學語文哲理故事素材三
夏天,小松鼠在樹林里采蘑菇。天真熱啊,他坐下來想喝點水解解渴。可是壺里的水也已經(jīng)不多了。
忽然,小松鼠看見一個小精靈。小精靈很虛弱的樣子,不停地叫著:“救救我,我渴死了……”
小松鼠連忙把自己的水遞給了小精靈。小精靈喝過水,感覺好多了,他說:“你的心真好,我把這頂太陽帽送給你吧。”說完,小精靈就不見了。
小松鼠想,這是一頂很小的太陽帽,該怎么戴呢?可是,小松鼠一戴上太陽帽,它馬上就變大了。戴著太陽帽,小松鼠感覺涼快多了。
走著走著,小松鼠看見小螞蟻在勞動。他說:“小螞蟻,給你戴太陽帽吧。”
小螞蟻一戴上,太陽帽馬上就變小了。小螞蟻也感覺涼快多了。
戴了一會兒,小螞蟻把太陽帽還給了小松鼠:“你自己戴吧,你比我更熱。”
這時,大象背著木頭走來了,小松鼠忙把太陽帽給大象戴在頭上。啊,太陽帽一下子變大了。大象說:“啊,真涼快!”
過了一會兒,大象又把太陽帽還給了小松鼠,他說:“給別人戴吧,別人比我更熱。”
小松鼠爬到樹上一看,啊,大山里,大家都在勞動呢。他想了想,就往山頂上跑去。
小松鼠把帽子戴在了山尖兒上。
忽然,太陽帽變成一頂巨大的太陽帽,整座大山都被帽子蓋住了。因為大山有了太陽帽,大家在勞動的時候都不感到熱了。
禪悟:
生命就像是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收獲。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付出的是自己對別人的生命的愛,就仿佛給別人的生命之樹捧一掬清泉。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得越多,內(nèi)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