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一、細致觀察,寫出景物的特點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tài),各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水,有的洶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鏡,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樣寫出景物的特點呢?關(guān)鍵的是要進行細致的觀察。傳說宋代畫家文與可,為了畫好竹子,冒著似火的驕陽,全神貫注地看著一片竹子,臉曬得通紅,衣服被汗水濕透,但他好象是毫無知覺一樣。不知何時,烏云蓋住了山頭,隨后狂風大作,文與可撩起袍襟,迎著咆哮的狂風,攀登到山頂,繼續(xù)觀察狂風吹亂了的竹林。突然一聲雷鳴,傾刻大雨如注,竹葉子上晶瑩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顧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與可徹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畫出最出眾、最富有特點的竹子。
我們在觀察景物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要觀察景物變化的全過程。從開始到最后,凡有變化的都要細致觀察。比如植物,它的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等各個生長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如果細致觀察了全過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進行描述。
。2)鋪捉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自然界的顏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萬物是各具形態(tài)的。我們在觀察時,就要善于鋪捉到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
二、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
景物描寫往往離不開抒情,但是,景物描寫只有滲透了作者真實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起到它應(yīng)有的作用。那么,怎樣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呢?
要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首先要尋找適合自己感情抒發(fā)的景物。感情的抒發(fā)除了要選好有關(guān)景物外,在描寫時還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這樣才能更好地感染讀者。要做到情景交融,必須根據(jù)感情抒發(fā)的需要,抓住最能表現(xiàn)自己感情的景物特點進行描繪。
為了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還可以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使描繪的景物帶有人的特點、人的感情,這樣就能較好地使抒情和寫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
三、看清畫面,理解圖意
看圖作文,顧名思義,就是要看圖畫或照片來寫文章。要使文章能準確地反映圖意,看清畫面是不可忽視的。
要能看清畫面,一是總觀全畫,看全貌,并有步驟地進行觀察。二是觀察背景和人物。如畫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遠景怎樣配合,它們和畫面上的人物有什么關(guān)系;還有人物的身份、年齡、活動情況等。三是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對一幅畫的主題抓得準,看圖作文才能寫得好。這樣,我們就要細心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他(她)在畫中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頌揚什么,批評什么?他要說明什么?又是怎樣把自己的意圖溶化在畫面之中的?
四、抓住重點,展示圖意
圖畫與文章一樣,內(nèi)容上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一般說,畫面上處于主要地位和突出地位的,是主要內(nèi)容,屬于重點;而處于非主要地位或非突出地位的,是次要內(nèi)容?磮D作文,就是要抓住重點,把重點寫詳細,寫具體,從而展示圖意。抓住重點,并不是說畫面上非主要的內(nèi)容不要寫。圍繞重點,有選擇地描寫畫面上非主要的內(nèi)容,可以起到綠葉扶持紅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