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90)
1、給別人留路
在茫茫沙漠的兩邊,有兩個村莊。從一個村莊到達另一個村莊,如果繞沙漠得走上二十多天;如果橫穿沙漠,只需三天便能抵達。但橫穿沙漠是非常危險的。
后來,一位智者讓村里人買來幾萬棵胡楊樹苗,每300米栽一棵,一直栽到了沙漠對面的那個村莊。智者告訴大家,如果胡楊樹有幸成活了,大家就可以以樹為路標;如果胡楊樹不能成活,那么每一個行者經(jīng)過時,都將枯樹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淹沒。
然而,胡楊樹栽上不久全都被烈日烤枯了,枯樹成了路標。大家照智者的話去做,沿著路標走了很多年。
一天,村里來了一個僧人,他要去對面的村莊化緣。村民告訴他,路上遇到要倒的路標,一定要向下插好,遇到快要淹沒的路標一定要拔起插好。
僧人走了一天一夜,走得兩腿發(fā)軟,渾身乏力,遇到一些快要埋沒的路標,他也懶得動手去拔一拔。他想,反正自己就走這一次,管它那么多呢。
僧人走到沙漠深處的時候,靜謐的沙漠突然狂風大作,飛沙漫天,許多路標都被淹沒了、被卷走了。風沙過后,他再也走不出沙漠了。在氣息奄奄的那一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當初按村民的吩咐做,即使沒有了進路,卻還有一條退路啊。
2、別忘了自己是誰
劍橋大學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學生臨近畢業(yè)時,眼睛忽然失明了。學生們紛紛前來看望,他問每一個來看他的學生:“你是誰?從什么地方來?學什么專業(yè)?小時候幻想干什么?畢業(yè)后準備到什么地方去?將來準備做什么……” 同學們都把各自的具體情況和想法如實地告訴老教授。老教授一邊聽一邊點頭,不時地說著“好”、“很好”、“再說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標明確,好好實踐吧”什么的。
誰知,在學生們畢業(yè)離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跡般地”復明了。他在送別會上對同學們說:“在我雙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時候,是同學們的關懷和激勵讓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給那些曾經(jīng)看望我的同學們精心制作了一件禮品———我們的談話錄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當你們失意的時候、迷茫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聽聽這盤錄音帶吧……”
直到這時,同學們才真正領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在現(xiàn)實人生中,許多人一輩子也沒真正關懷和關注過自己,甚至沒弄清自己是誰、是干什么的!澳愕降资钦l”,其實是一個關乎心靈走向、關乎事業(yè)抉擇的人生命題。
3、一棵樹三堂課
兒時,家門前有棵桃樹,我最初對事物的認識是從那里開始的。
桃樹每年開花結果,誘惑就懸掛在我頭頂,我垂涎三尺地抬頭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門前住著一個瘸子,我父親就拿他來恐嚇我,說瘸子就是兒時爬桃樹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種突如其來的力量結束了我在樹下觀望的窘?jīng)r,我爬了上去。作為回報,我嘗到了自己親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沒有一次空手而返。
這時,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敗是事物發(fā)展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敗已沒有可能。桃樹并不難上,難的是對未知的恐懼、心理權衡時產(chǎn)生的矛盾和別人施加的影響。
在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父親讓我看管桃樹,這是我的口福和我們?nèi)业牟糠挚诩Z?刺业娜兆,只要有點兒蛛絲馬跡,我的心就會為桃樹牽掛,為此常常從夢中驚醒。當有一日,桃樹只剩下空空的枝頭,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覺輕松又坦蕩,夜晚睡覺,一家四口的鼾聲,像交響樂中四個聲部的重奏。
財富是誘人的,像我家門前那棵桃樹的果實。只要它還掛在枝上,只要它還對他人存在著誘惑,總會讓看管它的人擔驚受怕。而簡單質樸的生活,讓人感到輕松、踏實。
我曾經(jīng)嘗過那種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種青澀的滋味。父親說,等它們長成了,就跟蜜一樣甜。于是,我只好等待。但在不經(jīng)意的某一天,成熟的果實已被父親偷偷摘下,連夜挑到鎮(zhèn)上換回了口糧。我對著桃樹哭喊,但已經(jīng)無濟于事了。
未成熟的果子是青澀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鴨子往往也會飛。在生活中,需要恰當?shù)匕盐諘r機,否則,人生可能一頭是青澀,另一頭是空虛。
4、難忘三句話
有三個人曾對我說過的三句話,我想我會永遠記住。
第一句話是一位同事對我說的。那時我剛上班沒多久,對工作非常不滿意,但又舍不得不薄的薪酬,于是很矛盾,常常煩惱,也常常抱怨。因為這位同事和我關系比較好,所以他經(jīng)常會聽到我的抱怨。那天,也許是我的抱怨太多了,他聽完后,沉默了一會,然后看了我一眼,對我說:“如果你不喜歡,可以不干;但是既然你選擇了干下去,就不要那么多抱怨。”他輕輕的一句話,卻一下子讓我啞口無言,甚至有點羞愧難當。我想了好幾天,越想越覺得他的話有道理,而我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也確實需要改變。誠如他所說,既然是你自己的選擇,就不能抱怨,盡管不免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與其毫無用處地怨天尤人,不如多加努力,盡量改變。
第二句話是我的一位好朋友說的。那時我們在同一所大學讀書,性格相近,不好好讀書,經(jīng)常逃課。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同宿舍的人都回家了,我叫她來陪我。她來了,很罕見地還帶著一本課本。我問她:“你帶書來干什么?”“做作業(yè)呀!蔽液荏@訝:“你還做作業(yè)的呀?你不是都是抄的嗎?”她說:“這是一門我喜歡的課,我想,如果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不好好干,那也太不像話了!笨赡芩矝]想到,這句話對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從那時開始,我認為雖然有些事情我可以不那么認真,但一些我喜歡的事、想做的事,是必須要認真對待、好好干的,因為,如果對自己心底喜歡的東西、向往的東西都想偷懶的話,那真的就是———太不像話了。
第三句話是媽媽說的。有段時間,我工作很不順利,一次在單位受到了委屈,心里很不舒服,回到家里大家都勸說我,但當我說到“我又不是想升官發(fā)財,要求我那么高干什么”時,媽媽對我說:“怎么扯到升官發(fā)財了?你要想,你在那里拿那么高的工資,你做的事至少要對得起這些錢啊!薄兴冻霾拍苡兴玫,不要期望不勞而獲。即使有些事你不喜歡,但既然給了你報酬,最起碼應該完成任務吧。雖然誰都有惰性,誰都有希望投機取巧的時候,但不管怎樣,腳踏實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才是值得贊許的。
我很慶幸有人對我說過這三句話,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按照這三句話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事情。
5、活在別人的寬容里
曾經(jīng)有過一些小小的狡猾,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忍俊不禁。
小的時候到了秋冬總要背著筐子去拾草,用大筢子收攏了枯枝敗葉拿回家燒飯取暖。但幾個拾草的孩子湊在一起,就往往在野地里玩起了各種游戲,跳方打瓦挖老鼠洞掏烏鴉窩,經(jīng)常鬧騰得一身臭汗?jié)M頭塵土,一直要玩耍到天色變暗才匆匆忙忙拿起筢子來劃拉幾下。實在填不滿筐子就偷著折幾根樹枝支在筐子里,上面虛虛地碼上一點草就假裝吃力地背回家去,回到家里躲過父母的眼睛趕緊倒到灶間里去。
小的時候我還負責一群鵝的伙食,每天早晨起來都要把它們趕到田野水溝里吃草。我從沒見過比鵝還貪吃的家伙,總要吃得脖子上的食管被撐得凸出來,圓滾滾的一根一直延伸到咽喉,張開嘴都能看到嗓子里面的青草。可鵝又消化得特別快,素有“直腸子”的外號,總是一邊吃一邊排泄,別看它脖子上粗起了一道梁,可等被趕回家時卻早就消了飽。所以一旦鵝吃飽了,我定會趕著一群鵝飛跑回家,好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完整、及時地顯擺給父母看。
6、青藏高原上的“哲學”課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在青海高原海拔4500米的關角山下當鐵道兵的我,常常和一位特別愛讀書的老兵去登山。
登山的時候常常遇到在陡峭的山巖上輕盈飛奔的野黃羊,“你看我們,每爬幾步就要停下來喘半天氣,可是那些黃羊,一天到晚都在那么險峻的山巖上跑來跑去,好像一點也不感覺到累啊!蔽艺f!澳鞘撬鼈円呀(jīng)將自己在陡峭山巖上的生活,當成一種常態(tài)了啊!崩媳f。
有時候則是見那些十來歲的牧童,一邊唱著悠揚的歌聲,一邊趕著雪白的羊群,只一會的功夫,就從我們身邊“飄”到山那邊去了!鞍,我要是能有那么好的體力,能夠在海拔這么高的地方活得如此輕松自如,那該多好啊!”我又說!澳阋菑男【驮诟咴仙睿屵@種趕著羊翻山越嶺地跑來跑去成為你生活的常態(tài),那你也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翻過一座座崇山峻嶺的!”老兵又說。
接著他又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其實很多科學家和文學藝術家,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常人難以想象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將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吃苦受累當成了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而一旦他們將吃苦受累當成了生活的常態(tài),苦呀累啊在他們的感覺里反而不算什么了———也許局外人會贊嘆他們多么了不起,不容易,但他們自己卻覺得很平常!闭f得我心里暗自一動。也正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了將艱苦的寫作當成自己的“生活常態(tài)”來看待,來堅持,哪怕是遇到再難理喻再難忍受的事,我也不中斷不放棄。
7、替父還“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進工廠下基層的目的達到了。他還要實現(xiàn)他向往已久的回湖南老家探望的打算。
毛澤東也有回故鄉(xiāng)去看看的想法,可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工作上千頭萬緒,他實在抽不開身。兒子岸英多次提出有空回趟湖南,他很贊同,而且對于回去的目的,他們父子之間幾乎有著相通之處:一來祭掃的墓;二是韶山的父老鄉(xiāng)親為革命出過力,不能忘了他們,要去面謝;三來了解湖南鄉(xiāng)下的情況。
經(jīng)過毛澤東的安排,作好了回湘的準備。
臨走前,毛澤東又叮囑,“見了鄉(xiāng)親們要有禮貌輩分,大的男人北京叫爺爺,我們韶山稱阿公,長輩喊伯父叔叔嬸嬸阿姨,同輩的以兄弟相稱,或者喊同志,不要沒大沒小的。再一點,要入鄉(xiāng)隨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歡擺資格的人。”
心領神會,用地道的韶山話回道:“曉得嘍,爸爸,你還有么子吩咐的?”
毛澤東笑笑,遞給他一個皮包,用手指指說:“這里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積蓄,是我資助你的,看到真正困難的鄉(xiāng)親,你就見機行事吧,俗話說,空手進門,貓狗不理……總之,你看著辦吧!
1950年5月,隨李克農(nóng)到武漢出差,在武漢辦完了公事,5月23日到達長沙。
韶山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像當年盼毛澤東一樣盼望,歡迎。
“哈,太子回來嘍!”
“嘿,太子榮歸故里啦!”
“毛主席的大兒子騎著高頭大馬回韶山?jīng)_來啦!”
岸英大吃一驚,臉色蒼白地連忙張開雙臂,急切地大聲對鄉(xiāng)親們說:
“要不得,要不得,千萬不要這樣講,我爸爸不是皇帝,他是人們的公仆,千萬不要再這樣喊了,要是爸爸曉得了,會生氣的呢!”他態(tài)度非常誠懇地對大家說:“就叫我岸英或岸英同志吧!喊我小毛伢子也行!”
在韶山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前后花了6天時間。他們來到毛瑞和家,毛瑞和生病躺在床上,從皮包里掏出10萬塊錢舊幣,合現(xiàn)在10元,說:“瑞和阿公,這點錢你買點糧食吧!痹诋敃r,這錢可以買一擔稻谷呢。毛瑞和十分感激地說:“毛主席教育的兒子,到底好。 本瓦@樣,訪貧問苦,撒胡椒面似的,這家給5萬塊,那家給10萬塊,最多不超過20萬塊錢,毛澤東給他的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在韶山一轉,錢就被零零落落地送光了,變得干干癟癟的。
回到長沙交際處時,趴在桌上給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寫信。原來,他回韶山時,住在毛震公祠對面沖里的毛貽泉找他討債,說毛澤東某年某月借了他的100塊大洋,云云。
已兩手空空,無法償還,只好求助于王首道,信的大意是:幾十年前,我的父親從毛貽泉手里拿過100元錢,這次回去,人家找我要錢。我原先不知,又沒有準備,現(xiàn)在我的錢已用完了,請求借給100元錢,以解燃眉之急!之急!
8、王維買藥結良緣
相傳,唐代大詩人王維青少年時在居士山隱讀,一日身體偶感不適,赴藥店買藥。藥店內(nèi)只一少女,衣著素雅,芳姿卓絕,心中暗暗稱奇:“市井之中,竟有如此全無俗氣之女子,待我試試她的才情!庇谑菃柕溃骸肮媚铮页鰜泶颐ν泿幏,想憑記憶買幾味中藥,不知可否?”姑娘答道:“敝店雖小,藥材倒也齊全,客官但說無妨!蓖蹙S想了想說:“我一買宴罷客為何?”姑娘微微一笑:“宴罷酒酣客‘當歸’,當歸需幾錢?”“且慢,我二要買黑夜不迷途。”姑娘說:“這是味‘熟地’本店有的是!蓖蹙S接著說:“三要買艷陽牡丹妹!迸穑骸澳档せ谩炙帯t,芍藥已到貨!蓖蹙S暗暗佩服女子才思敏捷,便繼續(xù)問:“我四買出征在萬里。”“萬里邊疆是‘遠志’。”“五買百年貂裘!薄鞍倌牾豸檬恰惼ぁ!蓖蹙S又問:“六要買八月花吐蕊!薄扒锘ǘ涠潼c‘桂枝’!薄捌咭I蝴蝶穿花飛!薄啊愀健p雙歸!
雙方對答如流,王維連聲喝彩:“妙!答得真妙!”他想民間女子竟有如此才華,自己求學更不敢怠慢。后來王維及第,遂青衣便巾前往藥店向那女子求婚,果然喜結良緣,并傳為佳話。
9、馬暢因詩得官
古代隴西縣(今甘肅隴西縣)以產(chǎn)牛聞名;扶風縣(今陜西扶風縣)以產(chǎn)馬聞名。
隋文帝時,有個叫馬暢的讀書人,是扶風人,在京城等候吏部安排官職。等了很久,也不見安排。一天,馬暢備了禮物去見管官職安排的隴西人牛弘,牛弘正躺著吃東西,理也不理馬暢,還作詩嘲笑:“嘗聞扶風馬,言為天上下。今看扶風馬,像驢也不假!币馑际欠鲲L的馬聞名天下,今天親眼看到扶風馬,原來竟像一頭驢子,真叫人失望。馬暢求官等了許多時日,心中特別有氣,也不計較什么后果了,便和了一首詩:“嘗聞隴西牛,千石不用軛。今看隴西牛,臥地打草頭!币馑际请]西牛力氣很大,拉千石重物也不需要在轅前用軛。今日一看,只能臥在地上吃草,是一點力氣也沒有的普通牛。牛弘一聽,連忙起身稱贊:“你原來很有才華,今天受委屈了!”不久,便安排了馬暢的官。
10、“馬虎”的來歷
人們都喜歡用“馬虎”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這個俗語的背后,原來有一個血淚斑斑的故事。宋代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后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里是什么,他說是虎,次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喂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詩雖然算不上好詩,但這教訓實在太深刻了,從此,“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