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寫作指導:肖像描寫寫作訓練九法
1、特征式描寫。
要注意避免肖像描寫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千人一面現象。具體寫作過程要善于觀察并學會描繪生活的真實,表現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獨特性。不同的穿著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過來,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著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盡相同。我們必須根據人物的思想性格,寫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
2、對比式描寫。
魯迅小說《故鄉(xiāng)》閏土的人物形象,就將老年閏土和少年閏土作了對比描寫:“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鮮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蓖ㄟ^采用對比的寫法,中年與少年判若兩人。在痛苦生活的煎熬下,飽經風霜,極度貧困,整日在磨難中掙扎!盎尹S”“很深的皺紋”的臉,“又粗又笨而且開裂”“松樹皮”似的手,這是舊中國貧苦農民的真實寫照。
3、白描式描寫。
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華麗的詞藻,而以簡練單純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來。這種描寫方法的運用,可以給讀者一個簡單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寫藤野的“黑瘦”“八字須”“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衣著“模糊”,冬天穿舊外套。抓住特征,幾筆勾勒,就活畫出了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4、漫畫式描寫。
在人物描寫中需要強調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可以采用夸張的手法。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人的外貌就是漫畫式描寫。如魯迅筆下的阿q:“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于何時的癩瘡疤。這雖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為不足貴的,因為他諱說‘癩’以及一切近于‘賴’的音,后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后來,連‘燈’‘燭’都諱了!濒斞赶壬プ“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頭上的癩瘡疤,以詼諧的語言進行了夸張的描寫。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幽默的漫畫。
5、工筆式描寫。
工筆描寫指對人物多用筆墨作細致入微的刻畫。猶如電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寫或繪畫中的工筆肖像畫,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飾、穿戴以及細微的表情,都能讓讀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劉紹棠《榆錢飯》中:“丫姑野性,膽子比人的個兒還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辮子七纏八繞地盤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齒咬著辮梢兒,光著腳丫,雙手合抱比她的腰還粗的樹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樹梢,岔開腿騎在樹岔上!边@段文字用工筆細描法,把一個“野性”“膽大”饑不擇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出來。對人物的外貌作了細致入微的描繪,使人過目難忘。
6、間接式描寫。
就是作者不直接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過寫周圍人物的反應來表現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雋永,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如《陌上!访枥L羅敷出眾的美貌:“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薄靶姓摺币姷搅_敷放下擔子摸著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見到羅敷脫下帽子,只戴紗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羅敷鄰里的“耕者”、“鋤者”,他們該不是第一次見到羅敷吧,可也因觀看羅敷而常常停下活計導致貽誤了工時。這幾句,沒有一詞半句直接描繪羅敷的容貌。我們甚至無從知道羅敷是高還是矮,是苗條還是豐滿,可我們就是覺得她很美。間接描寫十分含蓄,平添了無窮的神韻和魅力。
7、用修辭刻畫。
運用比喻、夸張、對比等手法描寫外貌。
例:
。1)她臉上的笑容像孔雀開屏一樣燦爛絢麗。(比喻)
。2)他長得胸闊膀又寬,論勁頭,能氣死一頭牛。(夸張)
。3)他的一對耳朵啊,活像兩片神氣活現地撐開著的河蚌殼兒。ū扔鳌⒖鋸垼
。4)兩只突出肥大的耳朵守衛(wèi)在腦袋的兩旁,像兩扇屏風似的。(擬人、比喻)
8、注意有序描寫。
肖像描寫往往是多方面進行的,寫作應按照合理的順序來進行。趙樹里的小說《老楊同志》中的肖像描寫就體現這點!八ɡ蠗钔荆╊^上箍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藍褲,腳上穿著半舊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這段肖像描寫,突出了老楊同志的生活儉樸。作者進行肖像描寫的順序和層次非常清楚:它是從“頭上”、“身上”到“腳上”,由上到下,有條不紊寫的。
9、動態(tài)式描寫。
人物多數是處在活動之中的。因此,我們要善于在動態(tài)中或者說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逐步 展現人物肖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高潮部分,便成功運用了動態(tài)中進行肖像描寫。寫菲利普時,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從“神色不安”到“神色張皇”,再到“神色很狼狽”;臉色從蒼白到煞白;兩只眼睛從“不尋常”到呆滯。這樣,人物的神態(tài)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變化,即活現了菲利普從熱望到失望的狼狽相,又充分暴露了他的虛偽可鄙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