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同大學生溝通(精選3篇)
父母如何同大學生溝通 篇1
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成為大學生后的心理活動:希望完全獨立,有自己的空間、隱私,有自己的行為自由,不希望家長過多干涉和過于管束。同時,作為處于身體和心理還在不斷成長中的年輕人,十分需要家長的提醒和關心。建議:
1.像面對朋友一樣面對孩子,相信他有自己的判斷,是個自主的“他”。支持他的愛好和有益的想法;對不足之處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要一廂情愿的過多地提醒嘮叨。
2.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信息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當代大學生所了解的知識和信息已經(jīng)遠遠多于一般家長(專家除外),他們所不足的只是社會經(jīng)驗不足,在識別事物本質(zhì)方面缺乏經(jīng)驗,缺少社會實踐的歷練。作為家長,一方面應該虛心向孩子學習,了解新知識,學習新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適時提醒孩子在人際交往等方面加以注意。家長和孩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生活上多關心,尤其是身體心理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青春期困惑,身體有可能遇到的疾病,家長要適時點撥。零花錢根據(jù)經(jīng)濟狀況適當給予,不要自己省吃儉用,卻慣下孩子大手大腳追求名牌的毛病,鼓勵他們勤工儉學,利用業(yè)余時間打工掙錢。
父母如何同大學生溝通 篇2
溝通是傳遞信息、交換思想的活動,有許多溝通的方法,例如說話、視覺交流、信號、書寫和身體語言等。溝通在人類的集體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認為它是人類存在的基礎。
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溝通,才使得信息得以傳遞,從而讓我們知道很遠的地方的消息。通過與人交流,人們發(fā)出信息以及獲取信息,讓我們熟知周圍瑣事,信息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另一方面,通過溝通交流,我們的人際關系得以建立,把人們相互連結在一起。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社會集體里,這就使得人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溝通交流才能建立和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溝通能消除誤會、增進感情。我們與人產(chǎn)生誤會是,及時溝通是解決問題唯一行之有效的辦法。
簡單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有效地與人溝通。
父母如何同大學生溝通 篇3
青春時期的叛逆,不懂得去理解,直到走過了那些青蔥歲月,才明白一切!}記
十三歲的孩子是極不聽話的,因為已經(jīng)在長大,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觀點……有些想法,我們90后的孩子,與父母與長輩總是格格不入,最終只會和家人爭吵,導致一場場硝煙,從而產(chǎn)生一種心理的壓力,隨之做些家人反對的事,這就是叛逆!
在叛逆心理出現(xiàn)時,只知道一味的爭辯,卻從未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對方的感受,更未學會試著去理解對方,這讓人苦惱……
曾經(jīng)的我,十三歲花苞的年齡,已經(jīng)漸漸懂得了不少,所以心里想的總是很不切實際,卻又時尚的東西,而奶奶卻是老古董一個,老一輩的思想,從未想過我需要的是什么,只知道固執(zhí)的傳授給我她的理論。至此,我無法忍受,更不能更好的去詮釋。
久而久之,我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時常吵個不停,一星期回家一次,可是一進家門,我便和她因為一點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時間長了,竟慢慢生出了一種不想回家的感覺。因為那個家全是戰(zhàn)爭……好長時間,戰(zhàn)爭繼續(xù)著,從未想過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想。
直到那年奶奶病倒,一家人慌了神,檢查結果出來,是癌癥。我呆了望著病床上的那個老人,歲月的足跡在她臉上刻下痕跡,蒼涼、哀傷,一年多爭吵為的只是什么?我只是想讓她懂我的內(nèi)心,而她唯一的希望只是想讓我有所作為,只是方法不同,但這有錯嗎?我后悔了,當初真不該氣她的,也真應該考慮她的感受,她也需要愛……
從這以后,我再也沒有任何的反常行為,順從她的話語,這只是我和她都能獲得一絲心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