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溝通(通用3篇)
如何利用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溝通 篇1
1.認識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
人際交往中,對交往對象的認知、態(tài)度、情感等會直接影響交往進行的程度。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際知覺中的許多心理效應影響到人們的人際交往。具體地說包括:
、偈滓蛐,即第一印象,是指初次交往時,從對方的言行、儀表中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是鮮明而強烈的,對人際交往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對以后的人際交往起指導性作用。
、诠猸h(huán)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或某些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尚不知道的特征。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會利用很少量的情況做出廣泛的結(jié)論。光環(huán)效應容易產(chǎn)生以偏概全的結(jié)果,常常妨礙我們?nèi)娴赜^察、認識和評價他人,導致人際認知上的偏差。
③近因效應,即交往過程中最近感知的新東西往往占優(yōu)勢,掩蓋了以往形成的認識。
、芸贪逍溉藗儼呀煌膶ο蟛皇强闯晒铝⒌膶ο髞碚J識,而是把他刻板地看成某一類人中的一員。
、萃渡湫,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好的性格、態(tài)度和觀念等移植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由于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而傷害他人。以上五種心理效應是在人際交往中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的,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應充分利用其積極作用,進行成功的人際交往。
2.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第一次留下的印象往往強烈、鮮明,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對交往能否成功可能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見鐘情”是第一印象產(chǎn)生吸引的典型例證。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個人足以引以為豪的條件,是人際交往的資本。在充滿競爭、講求效率的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工作環(huán)境,交往的成功與否,關(guān)系到同事、上下級關(guān)系的和諧與發(fā)展,而這些,只需在短短幾分鐘里的交往,就可見分曉。此時,第一印象就成為交往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僮⒁鈨x表。儀表是一個人內(nèi)部思想的表現(xiàn)。
、谧⒁庹勍。一個人有沒有魅力和才氣,最容易從講話中表現(xiàn)出來。
、圩⒁庑袨榕e止。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常常將他的氣質(zhì)、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有人提出了在最初交往增加良好形象的“SOLER技術(shù)”。即:S:坐要面對別人;O:姿勢自然開放;L:身體微微前傾;E:目光接觸;R:放松。
3.學會傾聽
善于聽別人說話有時比注意自己講話更重要。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認真聽別人講話的人,在別人心目中都會留下良好的印象。試想,當別人不認真聽你的講話,你會有什么感覺呢?多數(shù)人說他們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沒被重視、受到侮辱、厭煩等,進而影響人際交往。學會傾聽要做到:
、僖姓_的聽的態(tài)度。專心地聽,態(tài)度謙虛,用目光不時注視對方;
②善于用身體語言和語言給對方以必要的反饋。如在聽的過程中用點頭或“哦”、“是嗎”等向?qū)Ψ奖硎咀约涸谡J真地聽,對談話內(nèi)容感興趣;
③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談話。
4.善于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
心理學家戈爾曼認為,人的交往就像演戲一樣,每個人扮演一個不同的角色,并希望贏得別人正面的評價和贊揚。父母角色、成人角色和孩童角色只有因時、因事、因人、因環(huán)境成功轉(zhuǎn)換,才能維護交往雙方的友好關(guān)系。
正如玫琳凱的一位成功女士所表示的那樣:工作時,她是上級,做事情絕對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回到家,她就搖身一變,成為妻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以小鳥依人,也可以是丈夫的解語花;面對孩子,她更是一位合格的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循循善誘。
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中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角色一旦混淆別人就有可能對你產(chǎn)生一種不信任感。
如何利用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溝通 篇2
眼睛:俗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可以表達個體的情感。在兩性中,女性更善于使用眼睛來傳遞信息。從注視的方向、部位、時間長短、視線交流的角度來了解眼睛的體態(tài)語言。眼睛直視意味著咄咄逼人和侵犯;視線回避包含著心理拒絕;加拿大心理學家Berne通過對人際溝通中視線交流角度的研究,提出了性格PAC理論:每個人的性格由父母(P)、成人(A)和兒童(C)三種心理狀態(tài)組成,P型:視線向下,權(quán)威性和優(yōu)越感明顯,象一個父母;A型:視線平視,客觀、理智和冷靜為主,象一個成人;C型;視線向上,表現(xiàn)為服從和沒有主見。
面部表情: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驚恐悲都可以通過面部肌肉有意或無意運動呈現(xiàn)出來。在心理咨詢臨床實踐中,經(jīng)常會遇到口中說“我很平靜”的來訪者表現(xiàn)出的游離眼神、局促表情、鼻翼扇動等焦慮情緒。治療師的微笑會給來訪者以接納、投情和尊重的感覺。
身體姿勢:在人際溝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點頭、搖頭、擺手、聳肩、握手、拍拍肩膀、豎大拇指、用小指拉勾、擁抱、倒一杯茶水等等,可以不由自主地顯示內(nèi)心情緒狀態(tài)和感受,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身體姿勢應用較多。
空間距離: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在空間上保持一定的距離,既有相互的接納也不至于看上去過于親密,空間距離要根據(jù)來訪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治療方法的不同來決定,避免與來訪者距離太近或者太遠而影響治療關(guān)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如何利用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溝通 篇3
熟悉上級的心理特征,進行正常的心理溝通。
與上級交往同與其他人交往一樣,都需要進行心理溝通。上級也是人,同樣存在七情六欲,不熟悉上級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進行良好的情感交流,達不到情感的一致性。上級與下級的工作關(guān)系,不能完全拋開情感關(guān)系。上下級之間雙方心理上接近與相互幫促,會減少互相之間的摩擦事件和沖突,反之,情感差異很大,就免不了要發(fā)生心理碰撞,影響工作關(guān)系。《戰(zhàn)國策》中“觸礱說趙太后”一段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趙太后剛剛當政時,秦國發(fā)兵進犯,形勢危急。
趙國向齊國求救,而齊國卻要趙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長安君作人質(zhì),才肯出兵。太后舍不得讓長安君去,大臣們紛紛勸太后以國事為重,結(jié)果君臣關(guān)系鬧翻了。太后說:“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君臣關(guān)系形成了僵局。這時候,左師求見,他避而不談長安君之事,先從飲食起居等有關(guān)老年人健康的問題談起,來緩解緊張氣氛,繼托太后關(guān)心一下他的小兒子舒棋,引起太后感情上的共鳴。太后不僅應允,而且破顏為笑,主動談起了憐子問題,君臣關(guān)系變得和諧、融洽起來。
這時,觸礱因勢利導,指出君侯的子孫如果“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是很危險的,太后如果真疼愛長安君,應該讓他到齊國作人質(zhì),以解趙國之危,為國立功,只有這樣,日后長安君才能在趙國自立。這番人情人理的勸導使太后幡然醒悟,終于同意長安君人齊為質(zhì)。試想,觸礱不掌握太后憐子的心理,勸說不僅不能夠成功,還真有可能受“唾其面”之辱。了解、熟悉上級的心理特征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工作關(guān)系,不應當懷有個人動機,投其所好,以達到取悅上級之目的。領(lǐng)導者的工作需要得到上級的支持和幫助,為了組織的共同目標對上級有時要進行建議和規(guī)勸,這些離開良好的心理溝通是無法奏效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交往頻率對建立人際關(guān)系具有重要作用。對上級不交往,采取回避態(tài)度,很難和上級的認識取得一致,沒有一致的認識,相互之間的支持、協(xié)調(diào)、配合都將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