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溝通技巧(精選3篇)
向上溝通技巧 篇1
1、不要把某件事不會做當成拒絕的理由。例如,當領導安排工作時,某些下屬會面帶愁容,說 “這個我不會呀”或者“我不了解情況呀”等來推辭,也許確實是不會或不了解工作所需的背景情況,但絕不可當成拒絕的理由。不會就去學,不了解情況就去了解情況。還記得《致加西亞的信》中的安德魯·羅文嗎?
2、不要把沒時間作為藉口。有時候布置任務時,通常是緊急任務,經常聽到某些下屬這樣對領導說:“我手頭還有您和安排的其他事兒呢,時間排不開呀”等等。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下屬確實是手頭事情比較多,特別是存在多頭領導時。但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領導既然仍然堅持安排,只能說明兩件事情,第一,這件事是你職責內的事情,而且比較緊急。第二,這件事只有你能夠勝任,領導信任你。你能夠做的是,和領導溝通事情的優(yōu)先級,溝通任務交付的時間,而不是首先想到拒絕接受。不要把沒有時間或時間不足當成藉口,同樣適用于未按期完成任務時的溝通。
3、不要想當然。向上溝通時不要想當然,一是在匯報情況時要有調研有事實作為依據(jù),不要在沒有充分調查的情況下就說“我覺得….,肯定是…”等等,常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二是在領導布置工作時要聽清楚任務的內容、時間要求、目標和效果等,不要稀里糊涂地接受任務,然后在最后關頭偏離目標十萬八千里時,才對領導說“我以為您說的是……”。
4、千萬不要忘記領導的安排。一拍腦袋,滿臉不好意思地說“哎喲,我把這件事給忘了……”的情景經常會發(fā)生在一些員工身上。要知道忘記領導的安排可能釀成大錯,這是最不可饒恕的失誤。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時間管理,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工具。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這些工具已經是隨處可得。最方便易得的莫過于幾乎人人都在使用的Microsoft Office Outlook了。
5、不要和他人攀比,特別是犯錯誤時,更不能和領導相提并論。有些不幸的經理人員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下屬,這位下屬能力不強,卻很散慢,經常遲到早退,不遵守勞動紀律。有一天經理終于忍無可忍,把這位下屬叫到辦公室打算好好批評一頓,沒想到這會下屬說這么一句話:“您不也有時候也遲到嗎,還有,您怎么不說他(她)呢?”這位經理無語。作為經理人員,要一視同仁,要以身作則不是這里談的話題,這里想說的是每一人都要自律,要看周圍同事的長處,并努力學習先進者,而不能拿別人的缺點或失誤來和自己攀比。更不能與領導相提并論。領導有一天遲到了半個小時,你知道他昨天晚上和客戶談到幾點嗎?他也許是和客戶談到凌晨四五點后才回家洗了個澡,親吻了一下自己剛滿兩個月的孩子就來上班了呢。領導的錯誤自有領導的領導來批評指正,不是我們作為下屬應該操心的事兒。
向上溝通技巧 篇2
1、了解老板的處境與需求
了解目的:為什么要做這個工作?做給誰看的?想達到什么效果?
檢視言行:主管表揚過什么事兒?批評過什么事兒?哪些事上曾親自指導過你?閑聊時是否曾無意表達過他的期望與標準?
分析現(xiàn)況:他最贊賞的人是誰?他對我手邊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把答案記下來,尋找蛛絲馬跡。
打聽情報的方法:
做法1.探詢對工作的看法:“工作的目標是什么?”“工作中最重視什么?”
做法2.探聽識人的標準:“您覺得剛來的新人怎么樣?”(以新人為例避免顧忌)
做法3.正面提問:“您覺得我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2、摸透老板偏好的工作習性
3、了解老板的強項弱點
“提醒和解圍”是你必須要做的。代替他完成不擅長的、無法照顧到的、甚至是不愿意做的工作。
4、讓老板知道你在忙什么
工作時不要表現(xiàn)出分身乏術的樣子,應該從容不迫。
5、給老板的充足的資訊,不讓他意外
別讓老大問出“那件事辦得怎么樣了?”只要讓老大說出這句話,就表示你老大獲得的資訊不充足。
○開始階段: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明白,并商討資源與時限。
○執(zhí)行階段:檢查項目,有偏差即時修正。
○總結報告前的確認階段:完成90%以上的工作之后,與老大進行最后溝通,先以草案進行最終檢討,確定后才100%地完成報告。
○報告壞消息:應一并提出解決對策。
6、別高估或把老板當笨蛋、當敵人
7、別揮霍老板的資源
提案技巧:拿出98分的企劃案,讓主管補充2分,尊重主管的意向,提案才容易獲得主管協(xié)助。
別讓老板懷疑你到底有沒有用腦
告訴老板時間就行,不用解釋如何制造手表。
給老板選項,別問他該怎么做。
把成功公式化: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提煉出標準做法。
向上溝通技巧 篇3
為確實提升公司全體員工的溝通技巧,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2月9日,公司邀請到了來自中國臺灣的實戰(zhàn)派講師范興中教授,為員工們做了如何提高溝通技巧的培訓。范興中教授的培訓生動、風趣、輕松、通俗易懂,采用大量的實戰(zhàn)案例,互動過程富有啟發(fā)性,憑借這種獨特的授課風格和風趣幽默的內容贏得了員工們的高度肯定。
范興中教授以其女兒在美國入學開始說起,通過對中西教學方法不同而引發(fā)的多次沖突,引導我們去認識溝通的必要性:“一個人,不管是什么職位,不管是什么職務,溝通是所有事的基礎,溝通所有人都要用”。范興中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溝通技巧的重要性:“美國老師用贊美+引導的溝通方法,讓女兒放棄了游戲,選擇了思考,這才是溝通高手采用的方法”。
1、溝通技巧:鏡子反射法。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把別人說的話,用問句反映回去,或將說話者的情緒反映回去。而不要主動去找問題。
對下屬永遠別想去做好公平,三公中應先做好公開、公正,最后再去做公平。
2、有效傾聽,傾聽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然后用同理心的聽、專注的聽、選擇的聽、敷衍了事、聽而不聞。
有效傾聽的要點:
要點一、了解對方的情緒,讓對方知道你已經認識到他(她)的感受,它能減少敵對心情并增進相互信任。
要點二、鼓勵對方,讓對方積極地參與討論,起到集思廣益的作用。但鼓勵對方并不意味著理解或同意。
要點三、了解對方的想法,聆聽對方所表達的信息,并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重復對方所說的。
要點四、詢問,通過疑問句或是非句尋找信息并得以證實。
要點五、表達自己的看法。
3、詢問技巧:
開放式詢問:適用于溝通的開場,收集信息。因效率太差,不適合整體使用。
封閉式詢問:是不是?一個蛋還是兩個蛋?要對方對問題做出明確的選擇。
4、說的要點:
知道該如何說才說。知道該說什么才說。
只有在這兩種狀態(tài)下才適合說,否則就傾聽或詢問。
黃金三原則:1、自我反省;2、以上級做訴求;3、給個臺階。
案例1越級報告的應對:要認識到,上級是喜歡聽越級報告的,但上級又不應該聽越級報告,所以下級做的工作要主動讓上級知道;處理時不宜上中下三級共同溝通,應及時找上級采用黃金三原則進行溝通。
案例2當你的上司要將重要任務讓你交給你一個不勝任這項任務的下屬的時候,應該以上級作訴求,把任務攬在自己的身上,向上司承諾保證完成任務。
案例3 越權的應對:當出現(xiàn)越權時,作為中層應及時去制止,首先找上級采用黃金三原則進行溝通,再找下屬溝通,講明會找資源幫助他,為了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要第一時間向你匯報,掌控事情。
跨部門溝通的原則:絕不可威脅或限期;絕不可只考慮自己,而不考慮對方;永遠要尋求對方的建議。
所有好的溝通,用的都是傾聽、贊美、詢問、引導,說要掌握了要點才去說,這樣才會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員工對此次培訓總體評價良好,對講師的評價較高,這樣的授課方式新穎,互動多,讓大家更容易吸收和消化,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直接運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需要進步,需要學習。提出了有更多這樣的培訓機會的期望。
就是中國的父母親經常壓制自己的孩子,不讓他發(fā)表太多意見。結果孩子長大后,該發(fā)表意見的時候大部分都不太會講話;不需要他講話的時候,他又講一大堆俏皮話。由此可見,中國的父母在溝通這個問題上沒有訓練好自己的孩子: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第二個問題是溝通的目的,有以下四個; 控制成員的行為; 激勵員工改善績效;表達情感;流通信息。
溝通就是一種激勵。管理者在公司治理中,下屬一般不太知道你在忙什么,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的痛苦他未必了解,他在做什么你也不見得知道,其實,這就是失去了激勵。尤其對那些采用隔間與分離的辦公室的公司,作為一個主管,應該常出來走動走動,哪怕是上午十分鐘,下午十分鐘,對公司和下屬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管理學上所謂的“走動管理”。
在實際溝通中,彼此認同即是一種可以直達心靈的技巧,同時又是溝通的動機之一。溝通有如下三要素:溝通的基本問題——心態(tài);溝通的基本原理——關心;溝通的基本要求——主動。
很多人都以為,溝通是一種講話的技巧,其實這樣說是不對的。一個人的心態(tài)不對,他的嘴就是像彈簧一樣也沒有用,所以溝通的基本問題其實是心態(tài)的問題。另外溝通的一個更重要的要素—關心。你應該注意對方的狀況和需求,是否有不便和問題,應該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綜合對方的文化水平、社會背景等實際問題進行考慮,然后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這樣對方也能夠更容易的理解你的想法。
綜合這次的學習,自己在人際溝通方面收獲不菲,了解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個問題,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觀察,關心對方,在組織語言方面要綜合考慮對方情況,跟不同的人溝通要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等等,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有所提高。期待公司下次組織的培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