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作文禪理故事素材
素材積累與運用在作文教學中問題比較突出。不少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素材積累習慣,缺乏素材搜集積累的有效方法,有了素材不能靈活有效地運用。禪理故事素材讓我們的作文更加富有深意,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禪理故事的20xx語文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語文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一
七里禪師和強盜的故事
一天晚上,七里禪師正誦經時,一個強盜破門而入,手持尖刀威脅七里說:“快拿錢出來,否則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著眼前年輕的強盜,平靜地說:“請不要打擾我誦經。錢在對面桌子的抽屜里,你自己去拿。”說完繼續(xù)誦經。
待他把經誦完后,又叮囑說:“年輕人,不要把錢拿光了,明天我還要交一些稅款。”
這個強盜依言在抽屜里留下了一點錢,拿起大部分錢正準備離開,七里和尚交待說:“年輕人,收人家的禮物應該說聲謝謝。”
那個強盜向他致謝后走了。
數(shù)天后強盜被捕,招認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待自己所搶劫過的人家,其中包括七里在內。
當七里被叫來時,他說:“這個年輕人不是強盜,至少據(jù)我所知,確是如此。錢是我給他的,他已謝過我了。”
這個強盜最終被判刑,在獄中他深刻反省自己的罪過。
刑滿釋放后,他立即前來叩見七里禪師,請求收他為徒
20xx語文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二
執(zhí)著于坐禪,不能成佛
禪一樣講究成佛,因為佛是一種真諦,是大徹大悟后的心境。很多和尚為了這可能會花上數(shù)十年,甚至一生的功夫。他們并不知道成佛只是一種心境,不可妄求,否則只會越修離佛越遠。
青年時候的馬祖就是如此,幸好,他還有一個得道的師父懷讓。
那時,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參禪。佛堂前的花兒開了,他看不到,天上的朗朗晴空,他沒注意到;甚至連木魚聲,他都聽得快沒有感覺了。他只是枯枯地坐在那里。
這些都被師父懷讓看在眼里,過了很久,懷讓準備開導他了。
懷讓問馬祖:“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
馬祖答道:“我想成佛呀。”回答干脆利落,不帶任何遲疑。
懷讓不聲不響,從墻邊拿起一塊磚頭,在馬祖附近的石頭上就磨了起來。
起初,馬祖沒有注意到。當他注意到了時,完全被老師的行為吸引了。
馬祖不解地問:“師父,您磨磚頭作什么呀?”
懷讓若無其事地說:“我磨磚頭作鏡子啊。”
“磨磚也能作鏡子?怎么可能呢?”
懷讓卻并不驚奇,仍然語調平緩。他說:“磨磚頭不能作鏡子,那么坐禪又怎么能成佛呢?”
馬祖就問道;“怎么樣才能成佛呢?”
“這道理就好比人們駕牛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還是打牛?”看到馬祖無法回答。
懷讓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要成佛?如果學坐禪,彈并不在于坐臥。如果要成佛,佛無定形。對于變化不定的事物也不應該有取合。你執(zhí)著于坐禪,那不能成佛,反而是背道而行了。”
禪悟:
禪要不執(zhí)著、禪無定法。無論是參禪,還是追求佛家真如都不能死死地抓住具體的外物和形式因素,那樣只能是背道而行。成佛也是禪師的一大追求,只是禪家的佛已經沒有神圣的彼岸光芒,他是任何人都可以接觸的,他就在你開悟的瞬間。
20xx語文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三
人啊,認識你自己
古剎里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地去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我新來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請方丈支使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對小和尚說:“你先認識和熟悉一下寺里的眾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寺里的眾僧我都認識了,下邊該去干些什么呢?”
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說:“肯定還有遺漏,接著去了解、去認識吧。”
三天過后,小和尚再次來見方丈,滿有把握地說:“寺里的所有僧侶我都認識了。”
方丈微微一笑,因勢利導地說:“還有一人,你沒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特別重要。”
小和尚滿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禪房,一個人一個人地尋問著、一間屋一間屋地尋找著。
在陽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尋思著。
不知過了多少天,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頓悟了,趕忙跑去見老方丈……
禪悟心得:
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世界上有一個人,與你最親也最疏;世界上有一個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人這一生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所以古希臘的作者在太陽神阿波羅的神廟門上留下了這樣的警訓:“人啊,認識你自己!”
看不清自己,不認識自己,結果往往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活著,不明白人活著有什么意義。
如果活了一輩子,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應該去干些什么都沒搞清楚,又何談活得幸福、做出成就呢?
人生第一要事:認識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義
很多人活得夠用心、夠努力、夠忙碌、夠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因為他們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該堅持什么該放棄。
人們總是喜歡去關注別人,卻忘了花點兒時間去審視自己,于是便有了諸多煩惱。其實人這一生應付自己就夠頭疼的了,何苦再把別人的煩惱加諸于自己身上呢?
要開心每一天,我們就需要更多的“覺悟”。如何去做呢?借一雙佛眼,看清自己,認識自己。
活著,只要能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就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活得從容,活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