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
寫作時要想言之有物,有常變常新的寫作源泉,必須多積累寫作素材。成語典故素材能讓學(xué)生更加恰當(dāng)?shù)厥褂贸烧Z或者直接將其運用到作文中。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一
食日萬錢
魏晉時的大官僚何曾,是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生活極度奢侈。他所住的房、穿的衣,坐的車,都窮極綺麗。他尤其在吃飯上下功夫,每一頓飯菜肴之多、滋味之美,那些王侯們的飲食也比不上。每次皇帝宴請大臣,他都嫌皇宮里做的菜滋味不好,不愿意吃,皇帝也縱容他,讓他從自己家里拿。即使像蒸餅這樣的粗食,他也是非自家蒸的上面劃上十字的不吃。每天他用于吃飯的錢就上萬,卻還是說飯不好,沒法下筷子。他不僅自己奢侈,還倡導(dǎo)別人奢侈。他吩咐秘書,人們給他寫的信,如果用小紙寫的,就不要報上來。(見《晉書·何曾傳》)
封建時代,皇帝最喜歡的官就是貪官,為什么呢?官一貪,就證明他無大志向,無篡位之心,皇帝才放心。所以,王翦索要美田宅園,秦王放心;蕭何強買百姓田地,劉邦大悅;岳飛剛正無私,一介不取,而招殺身之禍。何曾有沒有貪污,史書沒有說,但食日萬錢,奢侈無度也是胸?zé)o大志的表現(xiàn)。憑著這個“優(yōu)點”,何曾官運亨通。晉武帝時,他官至太傅,眾多大臣彈劾何曾太過浪費,晉武帝只是一笑置之。
從何曾奢華的生活里,人們摘取了兩個成語“食日萬錢”、“無下箸處”,都用來形容富人們飲食奢侈無度。
【出處】《晉書·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釋讀】每天飲食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食極奢侈。
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二
沾沾自喜
西漢漢武帝的母親竇太后排擠竇嬰,竇嬰稱病回家。吳、楚七國叛亂,漢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去平定叛亂。竇嬰對皇帝所賜的金銀很不在意,平定叛亂后,竇嬰被封為魏其侯。竇太后改變陳見想讓他出任丞相,漢景帝認(rèn)為他在沾沾自喜就作罷。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釋讀】沾:洋洋自得的樣子。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三
中飽私囊
春秋后期,晉國的執(zhí)政大臣趙簡子(趙國君王的先人),派稅官去收賦稅。臨行前,稅官問趙簡子:"這次收稅的稅率是多少?"趙簡子回答道:"不輕不重最好。稅收重了,國家富了,但老百姓窮了;稅收輕了,老百姓富了,但國家窮了。你們?nèi)绻麤]有私心,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這時,有個叫薄疑的人對趙簡子說:"依我看,您的國家實際上是中飽。"趙簡子還以為簿疑說自己的國家很富呢,十分高興,還故意問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您的國家上面國庫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窮的,而中間那些貪官污吏都富了。"趙簡子聽了這話十分吃驚。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釋讀】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jīng)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高考作文備考素材之成語典故四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托,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xì)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后,弟子們圍住畫,反復(fù)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gòu)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tài)多么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云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tài),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fā)。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tài)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fā)現(xiàn)少什么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于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fā)現(xiàn)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干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zhèn)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著,把畫撕個粉碎。
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