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dǎo)讀二下
這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割斷聯(lián)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有許多宿命論的說法,使整首曲子都蒙上了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
這首曲子在結(jié)句中以食盡鳥飛、唯余白地的悲涼圖景,作為賈府未來一敗涂地、子孫流散的慘象的寫照,從而向讀者極其明確地揭示了全書情節(jié)發(fā)展必以悲劇告終的完整布局。如果真正要追蹤作者原意續(xù)補(bǔ)完這部不幸殘缺了的不朽小說,就不能無視如此重要的提示。魯迅論《紅樓夢》就非常重視這個結(jié)局,他介紹高鶚整理的續(xù)書時只述梗概,從不引其細(xì)節(jié)(這與談到前八十回時大段引戚序本原文情況截然不同),但在提到賈政雪夜過毗陵,見光頭赤腳、披大紅猩猩氈斗篷的寶玉與他拜別而去,追之無及時,卻兩次都引了續(xù)書中“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這句話,提醒讀者注意,續(xù)作者是如何煞費苦心地利用自然界的雪景來混充此曲末句所喻之賈府?dāng)⊥鼍跋蟮摹K指出后四十回雖則看上去“大故迭起,破敗死亡相繼,與所謂‘食盡鳥飛獨存白地’者頗符”,其實續(xù)作者“心志未灰”,所續(xù)之文字與原作的精神“絕異”,所以,“賈氏終于‘蘭桂齊芳,家業(yè)復(fù)起’,殊不類茫茫白地、真成干凈者矣!边@就深刻地指出了續(xù)書是用貌合神離的手法給讀者設(shè)置了一個“小小騙局”,借此從根本上歪曲和篡改原作的精神。所以魯迅說:“赫克爾(e.haeckel)說過:人和人之差,有時比類人猿和原人之差還遠(yuǎn)。我們將《紅樓夢》的續(xù)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較,就會承認(rèn)這話大概是確實的。”(《墳·論睜了眼看》)
五、《紅樓夢》檢測題目示例:
1.《紅樓夢》的作者是______代小說家________,小說以____________為中心,寫當(dāng)時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__四大家族的興衰來揭露封建社會后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nèi)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做了有力的批判;而對___________的歌頌曲折反映了當(dāng)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jì)萌芽的因素。
清 曹雪芹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 賈、史、王、薛 貴族叛逆者
2.《紅樓夢》又稱 《 》《 》《 》《 》《 》《 》
《石頭記》、《金陵十二釵》、《情僧錄》、《風(fēng)月寶鑒》、《金陵十二釵》《寶玉緣》
3.賈府中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__________,管理賈府日常事務(wù)是__________,在管理上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是____________。 賈母 王熙鳳 探春
4.小說中塑造了兩個叛逆者形象,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們前世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賈寶玉 林黛玉 青埂峰下的頑石 絳珠仙草
5.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__________,涉及到她的情節(jié)有____________。最卑躬屈膝的
丫鬟是________。性格最剛烈的丫環(huán)是________。書中還刻畫了一個善良風(fēng)趣的農(nóng)村老婦人,她就是______。 晴雯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襲人 鴛鴦 劉姥姥
6.賈府的四春分別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取“原應(yīng)嘆息”之意。
“四春”中被稱為“二木頭”懦弱怕事,善良無能,又命運悲慘的女子是:_____。、
“四春”中也是庶出,但精明能干,有心機(jī),辦事果斷的女子是:________。、
“四春”中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最后出家的女子是:_________。
迎春 探春 惜春
7.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飲的仙茶叫千紅一窟,品的酒叫萬艷同杯,聽的歌曲名叫紅樓夢。
8.賈寶玉佩戴的玉叫通靈寶玉,薛寶釵佩戴的是金鎖,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9.黛玉寫的有關(guān)花的詩是__________,有關(guān)秋的詩是__________,她分別以西施等五位有才華的女子為題寫了五首小詩,命意新奇,寶玉題為_________。
《葬花辭》,《秋窗風(fēng)雨夕》,《五美吟》
10.書中最長的一首詩是________寫的________________。賈寶玉 《芙蓉女兒誄》
11.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癡情歸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門”中的情小妹是________,
冷二郎是__________。 尤三姐 柳湘蓮
12、下列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判詞,請指出這些判詞分別預(yù)示了哪個女子的命運。
⑴.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 。
⑵.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
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 )
⑷.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云飛! 。 。
⑸.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 。 )
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粱! 。ā )
⑺.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蓱z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
⑻.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⑼.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jì)村婦,巧得遇恩人。 。ā )
⑽.桃李春風(fēng)結(jié)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
⑾.情天情;们樯恚榧认喾瓯刂饕。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
⑿.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fēng)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
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ā )
⒀.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 。
⒁.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 )
1.林黛玉和薛寶釵 2.賈元春 3.賈探春 ⒋史湘云 ⒌妙玉 ⒍賈迎春 ⒎賈惜春 ⒏王熙鳳 ⒐巧姐 ⒑李紈 ⒒秦可卿 ⒓晴雯 ⒔襲人 ⒕香菱
12.概括一下《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quán)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鳳:精明強(qiáng)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quán)術(shù)機(jī)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
念;
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于“仕途經(jīng)濟(jì)”,勸寶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luò)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夸贊。
13.“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币磺t樓多少夢?情天情;们樯。作品塑造了三個悲劇人物:__________為愛情熬盡最后一滴眼淚,含恨而死;_________終于離棄“溫柔富貴之鄉(xiāng)”而遁入空門;_________雖成了榮府的“二奶奶”卻沒有贏得真正的愛情,陪伴她的是終生凄涼孤苦。 林黛玉 賈寶玉 薛寶釵
14.《紅樓夢》中有一個人物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句話是賈寶玉說的。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
不同意。因為男人并不都污濁不堪。這只是賈寶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圍內(nèi)所說的比較偏激。用于批評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體則不正確了。
15.《紅樓夢》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是___________,該人最善弄權(quán)術(shù),例如毒設(shè)___________、弄權(quán)____________、逼死___________、破壞寶黛婚姻,最后落了個“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悲劇下場。
王熙鳳 相思局 鐵檻寺 尤二姐
16.《紅樓夢》中最熱鬧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最有趣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最凄慘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元妃省親 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 黛玉焚稿
17.請寫出“金陵十二釵”其中三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寶釵、
史湘云、王熙鳳、李紈、秦可卿、巧姐、妙玉。
18.《紅樓夢》中“兩彎似蹙籠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妖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昭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千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边@寫的是________,她的性格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林黛玉 多愁善感、多才多藝
19.《紅樓夢》中“多愁多病身,傾國傾城貌”描寫的是____________。 林黛玉
20.有一位作家曾對他的作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1.“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有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這首詩揭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______(林黛玉),“美玉無暇”指的是_______(賈寶玉)。
22.“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首詩出自《紅樓夢》中人物___________之手。 林黛玉
2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是我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________的開卷詩。 《紅樓夢》
24.《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生的命運都與他隨身的一塊玉密切相聯(lián),請簡述賈寶玉與玉有關(guān)的一件事。(請簡述一個情節(jié)說明寶玉的“癡”。)
寶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來投親,寶黛初見,寶玉覺得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十分好感。可當(dāng)他聞知黛玉無玉,便摔玉于地說:“這玉連人的高下都不識,不要了!贝伺e驚壞了黛玉,也嚇得眾人一擁去搶,多方哄他才作罷。
25.簡述體現(xiàn)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紅院訪寶玉,因晴雯不開門,吃了閉門羹,而悶悶不樂。又眼看著寶玉送寶釵出來,更生誤會,不由觸動了寄人籬下的凄涼心境,于是在沁芳橋畔含淚葬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借落花悲嘆自己的命運。
26.簡述《紅樓夢》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場方式.
熙鳳出場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yuǎn)客!”黛玉納悶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yán)整如此,這來者是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們圍擁著一個人從后門進(jìn)來,原來是被稱為“鳳辣子”的王熙鳳來了。
27.簡述鳳姐或“貪”或“狠”或“辣”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
①王熙鳳弄權(quán)鐵檻寺,鐵檻寺老尼凈虛為了幫長安府太爺?shù)男【俗訐層H,答應(yīng)給熙鳳三千兩銀子;鳳姐便通過關(guān)節(jié)暗地使長安節(jié)度云光逼婚,結(jié)果迫使一對青年男女自盡。鳳姐說她是從來不信什么陰司地獄報應(yīng)的,憑是什么事,她說要行就行。她假借賈璉名義,做成這一筆骯臟交易,賈璉并不知情。(第十五回)
②林黛玉拋父進(jìn)京都,未見黛玉,就高呼來遲,接著就贊其標(biāo)致,像是賈母的嫡親孫女兒,又為黛玉幼年喪母傷心拭淚,等到賈母責(zé)備時,她又轉(zhuǎn)悲為喜,一面安頓黛玉,一面向丫環(huán)仆婦下命令……當(dāng)王夫人說到應(yīng)該趁找緞子的機(jī)會拿兩匹給黛玉裁衣裳時,她又說她早已想到,早已預(yù)備好,只等王夫人過目就送來。(第三回)
③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協(xié)理寧國府,她先擺出存在問題,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總結(jié)五條:人口混雜,遺失東西;事無專職,臨時推諉;需用過費,濫支冒領(lǐng);任無大小,苦樂不均;家人豪縱,不服管束。然后不辭辛苦,以身作則,嚴(yán)格制度,獎勤罰懶,不講情面,威重令行,立見成效。(第十三回)
④苦尤娘賺入大觀園,鳳姐發(fā)現(xiàn)賈璉偷娶尤二姐,待其外出辦事,拜訪尤二姐,提出讓尤二姐回到家中,并暫時安放賈珍處。自己暗地派人唆使二姐原定女婿到督察院狀告賈璉國孝家孝期背旨瞞親,又托人前往都察院,請其虛張聲勢,警唬賈府,然后又百般羞辱二姐,后又利用賈璉新妾秋桐,羞辱折磨,逼二姐最后吞金自殺。(第六十八回)
28.“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共讀西廂花紛紛”,都是有關(guān)寶黛的精彩片段,請選擇其中一則簡述之。
①泣殘紅黛玉葬花,寶釵、黛玉一先一后夜訪怡紅院,黛玉叩門,晴雯正生氣,借故說寶玉吩咐的,不給開門。黛玉氣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見了寶玉也不理睬,寶玉還蒙在鼓里。她獨自一人在幽僻處葬花吟詩時,又被寶玉遇著.寶玉趕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當(dāng)初”的沉痛傾訴,才化解了這一場誤會。(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
②訴肺腑心迷活寶玉,湘云勸寶玉留心“仕途經(jīng)濟(jì)”,寶玉說要是黛玉“也說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聽見,很是寬慰。后因黛玉諷刺寶玉,寶玉氣急,經(jīng)黛玉道歉,寶玉說“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寶玉剛要解釋,黛玉說“你的話我都知道了”。之后,寶玉把趕來送扇子的襲人誤作黛玉,并說睡里夢里都忘不了你之類的話。(第三十二回)
③共讀西廂花紛紛,寶玉到沁芳橋邊桃花底下看《西廂記》,正準(zhǔn)備將落花送進(jìn)池中,黛玉說她早已準(zhǔn)備了一個花冢,正來葬花。黛玉發(fā)現(xiàn)《西廂記》,寶玉借書中詞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覺得冒犯了自己尊嚴(yán),引起口角,寶玉賠禮討?zhàn)垼煊褚步琛段鲙洝吩~句,嘲笑了寶玉。于是兩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29.請你簡述大觀園一次風(fēng)波事件的主要情節(jié).
抄檢大觀園,園子里發(fā)現(xiàn)象征男女情愛的香囊,王夫人令鳳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檢。在怡紅院里,晴雯憤怒地倒出了所有東西,并無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內(nèi),探春不但頂撞鳳姐,還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記響亮耳光,痛罵狗仗人勢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與潘又安的證據(jù),令王善保家的大為丟臉。
30.寶黛初會時雙方都有似曾相識之感,它照應(yīng)了書中的哪一傳說?
木石前盟,女媧補(bǔ)天之時棄在青埂峰下的一塊無材補(bǔ)天的頑石,因通了靈性,變?yōu)樯耒陶摺K愿事稘补嘁豢媒{珠仙草,使其久延歲月。在頑石下世之時,絳珠仙草為酬報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淚還他。小說中的賈寶玉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絳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寶黛兩人的前世姻緣。
31.請簡述《紅樓夢》中的一位丫環(huán)之死.
金釧之死 一天中午,寶玉來到母親王夫人住處,見丫頭金釧兒在旁為母親捶腿。寶玉以為母親睡著了,就同金釧兒開玩笑,誰知母親翻身而起,就給金釧兒一個嘴巴,并叫人把金釧兒趕出賈府。金釧兒滿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32.簡述《紅樓夢》中一件熱鬧的事。
a:劉姥姥二進(jìn)大觀園,竟投了賈母、鳳姐等人的緣。她們留姥姥宴會、游園,把她當(dāng)作“玩物”取樂,劉姥姥也有意哄著老太太開個心,令黛玉等都笑得喊痛。姥姥最后迷了路,醉臥在寶玉床上。
b:劉姥姥在大觀園游園時,有個賈母的侄孫女史湘云,天真爽朗,常不為禮法所拘。她愛穿男裝,這天賈母竟把她錯當(dāng)作寶玉了,席上喝酒行令,而后她就失蹤了,原來她喝醉而后竟酣睡在假山背后一條石凳上,讓芍藥花瓣飛落個滿身。
33.簡述《紅樓夢》中一個凄慘的情景。
黛玉之死 黛玉從賈母丫環(huán)口中得知寶玉將與寶釵成婚的消息,為知詳情,往寶玉處問詢,二人相見,寶玉自訴病因;從寶玉處回來后,黛玉想自己“這病日重一日”“自料萬無生理”,并將題詩的絹帕和一本詩稿燒毀。最終在疾病的折磨中直聲叫著寶玉而死去。
34.《紅樓夢》是女性的悲劇,也是女性的頌歌,在賈府這個污濁的環(huán)境中,從詩社相關(guān)情節(jié)的描寫便可窺見紅樓女性高雅的審美追求和美好的心靈世界,簡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節(jié)。
①秋爽齋偶結(jié)海棠社,第一次,海棠社,探春發(fā)起詩社,李紈自薦掌壇,李紈自號稻香老農(nóng),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瀟湘妃子,薛寶釵叫蘅蕪君,寶玉叫富貴閑人、絳洞花主……李紈出題,題目是各作《詠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韻。寶釵以“含蓄渾厚”奪冠,黛玉以“風(fēng)流別致”居次。
②林瀟湘魁奪菊花詩,第二次,菊花社:湘云主邀,寶釵出題(湘云補(bǔ)充),題目是《憶菊》《訪菊》《種菊》《訪菊》《供菊》《詠菊》等十二個,七律,不限韻,黛玉以“詩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卻好,不露堆砌生硬”奪魁,探春、湘云居次。(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35.《紅樓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請簡述他們愛情故事的一個情節(jié)。
訴衷腸 湘云帶丫環(huán)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dān)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36.簡述一個《紅樓夢》中的經(jīng)典情節(jié)。
a.寶釵撲蝶 寶釵見一雙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撲了來玩耍,就一路跟蹤蝴蝶,來到滴翠亭上。無意聽到小紅和墜兒在談一些閨房私話。為了避免尷尬和無趣,裝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樣子,還大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里藏!”
b:晴雯撕扇 晴雯給寶玉換衣時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訓(xùn)斥了她幾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還擊了一通,把寶玉“氣得渾身亂顫”。而寶玉赴宴回來,仍和晴雯有說有笑。聽說晴雯喜歡聽撕扇子的聲音,就任憑她將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盡了。最后晴雯將寶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37.《紅樓夢》中有兩位重要女子都創(chuàng)作了出色的詠“柳絮”的詞章,其詞如下:
⑴粉墮百花州,香殘燕子樓。一團(tuán)團(tuán)逐對成毬。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fēng)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fēng)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⑵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團(tuán)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
根據(jù)上面兩首詞的寫作風(fēng)格和表達(dá)的意境,判斷它們的作者,說說她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quán)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在黛玉這首纏綿凄惻的詞中,不但寄寓著她對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著那種預(yù)感到愛情理想行將破滅而發(fā)自內(nèi)心的悲憤呼聲。全詞語多雙關(guān),作者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意十分明顯。如“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與她曾自稱“草木之人”巧妙照應(yīng)。
。2)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于“仕途經(jīng)濟(jì)”,勸寶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luò)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夸贊。寶釵與黛玉這兩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對立的。作者讓寶釵作歡愉之詞,來翻黛玉之所作情調(diào)纏綿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寫詩詞吟詠上互相爭勝,實際上這是作者借以刻劃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
但是,作者所寫的釵、黛對立,并非如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為了爭奪同一個婚姻對象而彼此成為情敵(黛玉對寶釵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后已不復(fù)存在。事實如脂評指出,賈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寶黛都是一對未來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過他們的命運來表現(xiàn)封建包辦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寫的寶黛悲劇是與全書表現(xiàn)封建大家庭敗亡的主題密切相關(guān)的。他們的悲劇是賈府事變的結(jié)果。細(xì)看詞的雙關(guān)隱義,不難發(fā)現(xiàn)“蜂圍蝶陣亂紛紛”正是變故來臨時大觀園紛亂情景的象征。寶釵一向以高潔自持,“丑禍”當(dāng)然不會沾惹到她的身上,何況她頗有處世的本領(lǐng),所以詞中以“解舞”、“均勻”自詡。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象落絮那樣“隨逝水”、“委芳塵”了。寶釵能“任他隨聚隨分”而“終不改”故態(tài),所以黛玉死后客觀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緣”的機(jī)會而使寶釵青云直上。但這種結(jié)合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寶釵和寶玉在對待封建禮教、仕途經(jīng)濟(jì)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寶玉忘懷死去的知己而傾心于她。所以,寶釵最終仍不免被寶玉所棄,詞中的“本無根”也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