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優(yōu)秀作文 > 課外閱讀 > 名著導(dǎo)讀 > 名著導(dǎo)讀二上

名著導(dǎo)讀二上

名著導(dǎo)讀二上

  《紅樓夢》閱讀材料

  曹雪芹與《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典長篇小說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驕傲。

  《紅樓夢》故事被作者曹雪芹隱去的時代,其實就是他祖輩、父輩和他自己生活的時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這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的鼎盛時期,然而,在國力強大、物質(zhì)豐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后,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在加劇,各種隱伏著的社會矛盾和深刻危機正在逐漸顯露出來,封建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已日益腐朽,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敗壞,政治風(fēng)云的動蕩、變幻,統(tǒng)治階層內(nèi)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間興衰榮辱的迅速轉(zhuǎn)遞,以及人們對現(xiàn)存秩序的深刻懷疑、失望等等,都說明封建主義的上層建筑也在發(fā)生動搖,正逐漸趨向崩潰。這些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時代征兆。作為文學(xué)家的曹雪芹是偉大的,他以無可比擬的傳神文筆,給我們留下了一幅封建末世社會有重要時代特征的、極其生動而真實的歷史畫卷。

  曹雪芹(1724—1764),名霑,他的字號有雪芹、芹圃、芹溪、夢阮等。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遼寧省,有人以為在鐵嶺西南郊腰堡、大沉河村一帶,在努爾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時,淪為滿州貴族旗下的奴隸,并扈從入關(guān)。清開國時,曹氏歸屬正白旗,為內(nèi)務(wù)府包衣(意即皇室之家奴),漸與皇家建立特殊親近的關(guān)系,曾祖曹璽之妻孫氏當過康熙保母,后被康熙封為一品太夫人;祖父曹寅文學(xué)修養(yǎng)很高,是康熙的親信;父輩曹颙、曹頫相繼任襲父職,三代四人前后共做了58年的江寧(今南京市)織造?滴趺看文涎,都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曹寅曾親自主持接駕四次。所以曹家在江南是個地位十分顯赫的封建官僚大家庭。

  雍正即位后,曹家遭冷落,曹頫時受斥責(zé)。雍正五年末、六年(1728)初,因“織造差員勒索驛站”及虧空公款,下旨抄家,曹頫被“枷號”,曹寅遺孀與小輩等家口遷回北京,靠發(fā)還的崇文門外蒜市口少量房屋度日。曹家從此敗落。其時,曹雪芹尚在幼年。此后,在他成長的歲月中,家人親友定會常繪聲繪色地講述曹家昔日的盛況,不時激起他無比活躍的想象力,令他時時神游秦淮河畔老家失去了的樂園。此外,當時統(tǒng)治集團由玉堂金馬到陋室蓬窗的升沉變遷,曹雪芹所見所聞一定也多,“辛苦才人用意搜”,他把廣泛搜羅所得的素材,結(jié)合自家榮枯的深切感受,加以醞釀,便產(chǎn)生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一部描繪風(fēng)月繁華的官僚大家庭到頭來恰似一場幻夢般破滅的長篇小說構(gòu)思就逐漸形成了。

  《紅樓夢》創(chuàng)作開始時,雪芹年未二十。他前后花了十年時間,經(jīng)五次增刪修改,在他三十歲之前,全書除有少數(shù)章回未分定,因而個別回目也須重擬確定,以及有幾處尚缺詩待補外,正文部份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書稿匆匆交付其親友脂硯齋等人加批謄清。最后有十年左右時間,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過的。不知是交通不便還是另有原因,他似乎與脂硯齋等人極少接觸,也沒有再去做書稿的掃尾工作,甚至沒有跡象表明他審讀、校正過已謄抄出來的那部份書稿,也許是迫于生計只好暫時輟筆先作“稻粱謀”吧。其友人敦誠曾寫詩對他規(guī)勸,希望他雖僻居山村,仍能繼續(xù)像從前那樣寫書:“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保ā都膽巡苎┣邸罚

  《紅樓夢》是在作者親見親聞、親身經(jīng)歷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這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史上還是第一次。從這一點上說,它已跨入了近代小說的門坎。但它不是自傳體小說,也不是小說化了的曹氏一門的興衰史,雖則在小說中毫無疑問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經(jīng)歷和自己家庭榮枯變化的種種可供其創(chuàng)作構(gòu)思的素材,只是作者搜羅并加以提煉的素材的來源和范圍都要更廣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整個現(xiàn)實社會和人生!都t樓夢》是現(xiàn)實生活基礎(chǔ)上最大膽、最巧妙、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的藝術(shù)虛構(gòu),所以它反映的現(xiàn)實,其涵蓋面和社會意義是極其深廣的。

  賈寶玉常被人們視為作者的化身,以為曹雪芹的思想、個性和早年的經(jīng)歷便與寶玉差不多。其實,這是誤會。作者確有將整個故事透過主人公的經(jīng)歷、感受來表現(xiàn)的創(chuàng)作意圖(所以虛構(gòu)了作“記”的“石頭”亦即“通靈寶玉”隨伴寶玉人世,并始終掛在他的脖子上),同時也必然在塑造這個人物形象時運用了自己的許多生活體驗,但畢竟作者并非照著自己來寫寶玉的。發(fā)生在寶玉身上的事和他的思想性格特點,也有許多根本不屬于作者。賈寶玉只是曹雪芹提煉生活素材后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新的藝術(shù)形象,若找人物的原型,只怕誰也對不上號,就連熟悉曹家和雪芹自幼情況的脂硯齋也看不出寶玉像誰,他說:“按此書中寫一寶玉,其寶玉之為人,是我輩于書中見而知有此人,實未曾親睹者。……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聞此言者,移之第二人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保ㄊ呕刂u)可知,寶玉既非雪芹,亦非其叔叔。其他如林黛玉、薛寶釵,脂硯齋以為“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第四十二回脂評)。此話無論正確與否,也足可證明釵、黛也是非按生活原型實寫的藝術(shù)虛構(gòu)形象。

  《紅樓夢》具體、細致、生動、真實地展示了作者所處時代環(huán)境中的廣闊的生活場景、禮儀、習(xí)俗、愛情、友誼,種種喜怒哀樂,以至飲食穿著、生活起居等等瑣事細節(jié),無不一一畢現(xiàn),這也是以前小說從未有過的。史書、筆記可以記下某些歷史人物的命運、事件的始末,卻無法再現(xiàn)兩個半世紀前的生活畫面,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地領(lǐng)略和感受到那早已逝去的年代里所發(fā)生過的一切《紅樓夢》的這一價值絕不應(yīng)該被低估。

  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yīng)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紅樓夢》一出來,傳統(tǒng)的寫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壞人都壞了。作者如實描寫,從無諱飾,因而每個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賈寶玉、林黛玉、史湘云、晴雯,都非十全十美;王熙鳳、賈璉、薛蟠、賈雨村也并未寫成十足的壞蛋。有人說,曹雪芹寫了四百多個人物,與莎士比亞所寫人物總數(shù)差不多。但莎翁是分散在三十幾個劇本中,而曹雪芹則將他們嚴密地組織在一部作品中,其中形象與個性鮮明生動的不下幾十個。 

  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具有特殊的社會意義。他是一個傳統(tǒng)觀念中“行為偏僻性乖張”、“古今不肖無雙”的貴族子弟。他怕讀被當時封建統(tǒng)治者奉為經(jīng)典的《四書》,卻對道學(xué)先生最反對讀的《西廂記》、《牡丹亭》之類書愛如珍寶;他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嘲笑道學(xué)所鼓吹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所謂“大丈夫名節(jié)”是“胡鬧”;特別是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在丫鬟、僮仆、小戲子等下人面前,他從不以為自己是“主子”,別人是“奴才”,總是平等相待,給予真誠的體貼和關(guān)愛。從這個封建叛逆者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時代的征兆:封建主義在趨向沒落,民主主義思想已逐漸萌芽。

  《紅樓夢》里作者著力描寫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及其悲劇。這個愛情故事具有深刻的內(nèi)涵,與以往所有的愛情故事都有所不同。首先,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不是一見傾心式的愛情而是在長期相處共同生活中產(chǎn)生的愛情。這樣,這種愛情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礎(chǔ)。其次,他們的愛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會理想為基礎(chǔ)的,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這是他們愛情牢固的基礎(chǔ)。薛寶釵就是因為缺少這一點,賈寶玉終于選擇了林黛玉。第三是他們的個性氣質(zhì)相投,賈寶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歡自由,擺脫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法的束縛,擺脫世間一切俗套,追求個性的自由和解放,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個性和脾氣。而這正好說明他倆所共同追求的是個性解放!

  在中國的婚姻史上,以以上三個原則作為婚姻選擇標準,這在古代是絕無可能的。實際上曹雪芹在這里已經(jīng)提出了一個現(xiàn)代婚姻的原則。而這一原則到今天在全世界也還沒有真正能實現(xiàn)。因為這一原則是具有超前性的,是人類自身的文明和發(fā)展的一個進步。

  《紅樓夢》構(gòu)思奇妙、精細而嚴密,情節(jié)的安排、人物的言行、故事的發(fā)展都置于有機的整體結(jié)構(gòu)中,沒有率意的、多余的、游離的筆墨。小說的文字往往前后照應(yīng),彼此關(guān)合(故脂評常喜歡說“千里伏線”),人物的吟詠、制謎、行令甚至說話也常有“閑閑一筆,卻將后半部線索提動”(七回脂評)、帶“讖語”性質(zhì)的地方。作者落筆時,總是胸中有全局、目光貫徹始終的,所以讀來讓人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感覺。這樣的結(jié)構(gòu)行文,不但為我國其它古典長篇小說中所未有,即便是近代小說也不多見。

  《紅樓夢》第一回以“甄士隱”“賈雨村”為回目,寓意“真事隱(去),假語存(焉)”(曹雪芹一定對人說過這一意圖,可脂硯齋將后半句錯聽成“假語村言”——這組不成短語——寫入“凡例”,后移作第一回回前評,又被傳抄者混為正文,“假語村言”開始四字遂訛傳至今)。作者想以假存真(用假的原因自有政治的、社會的、倫理道德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等等),實錄世情,把飽含辛酸淚水的真實感受,用“滿紙荒唐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其內(nèi)涵和手法自然都很值得研究。本來,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的虛構(gòu)也就是“假語”“荒唐言”,但《紅樓夢》的虛構(gòu)又有其相當特殊的地方,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在描寫都中的賈家故事外,又點出有一個在南京的甄家,兩家相似,甚至有一個處處相同的寶玉。這樣虛構(gòu)的用意有一點是明顯的,即賈(假)、甄(真)必要時可用來互補。比如曹雪芹不能在小說中明寫他祖父曹寅曾四次親自接待南巡的康熙皇帝這段榮耀的家史(又不甘心埋沒),能寫的只是元春省親的虛構(gòu)故事,于是就通過人物聊天,從省親說到皇帝南巡,帶出江南甄家“獨他家接駕四次”的話來,這就是以甄家點真事。故脂評于此說:“甄家正是大關(guān)鍵、大節(jié)目,勿作泛泛口頭語看!薄敖枋∮H事寫南巡,出脫心中多少憶昔感今!” 

  另一方面也許更重要。我們說過,小說所寫不限于曹氏一家的悲歡,經(jīng)過提煉、集中和升華,它的包容性更大得多。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還常有意識地以小寓大、以家喻國,借題發(fā)揮,把發(fā)生在賈府中的故事的內(nèi)涵擴大成為當時整個封建國家的縮影。產(chǎn)生這種寫法可能性的基礎(chǔ)是,在封建時代家與國都存在著嚴格等級區(qū)分的宗法統(tǒng)治,兩者十分相似,在一個權(quán)勢地位顯赫的封建官僚大家庭中尤其如此。大觀園在當時的任何豪門私宅中是找不到的,它被放大成圓明園那樣只有皇家園林才有的規(guī)模,這不是偶然的。試想,如果只是一般花園那樣,幾座假山、二三亭榭和一泓池水,故事又如何展開?不但寶玉每見一處風(fēng)景便題對額的“乾隆遺風(fēng)”式的情節(jié)無法表現(xiàn),連探春治家、將園林管理采用承包制的辦法來推行興利除弊的改革也沒有必要和不可能寫了!疤焐先碎g諸景備,芳園應(yīng)賜大觀名。”這兩句總題大觀園的詩,不是也可以解讀成小說所描寫的是從皇家到百姓、形形色色、包羅萬象、蔚為“大觀”的情景嗎? 

  《紅樓夢》綜合體現(xiàn)了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小說的主體文字是白話,但又吸納了文言文及其它多種文體表現(xiàn)之所長,有時對自然景物、人物情態(tài)的描摹也從詩詞境界中泛出,給人以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和美感。小說中寫入了大量的詩、詞、曲、辭賦、歌謠、聯(lián)額、燈謎、酒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備眾體”,且又都讓它們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份。其中擬寫小說人物所吟詠的詩詞作品,能“按頭制帽”(茅盾語),做到詩如其人,一一適合不同人物各自的個性、修養(yǎng)、特點,林黛玉的風(fēng)流別致、薛寶釵的雍容含蓄、史湘云的清新灑脫,都各有自己的風(fēng)格,互不相犯,這一點尤為難得。還有些就詩歌本身看寫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從模擬對象來說卻又是維妙維肖、極其傳神的作品,又可看出作者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堅持“追蹤躡跡”地忠實模寫生活的美學(xué)理想。

  紅樓夢》寫到的東西太多了,諸如建筑、園林、服飾、器用、飲食、醫(yī)藥、禮儀典制、歲時習(xí)俗、哲理宗教、音樂美術(shù)、戲曲游藝……,無不頭頭是道,都有極其精彩的描述。這需要作者有多么廣博的知識和高深的修養(yǎng)。≡谶@方面,曹雪芹的多才多藝是無與倫比的,也只有他這樣的偉大天才才能寫出《紅樓夢》這樣一部涉及領(lǐng)域極廣的百科全書式的奇書。

  《紅樓夢》在世界現(xiàn)實主義小說史上,是具有領(lǐng)先地位的。它比歐洲最早的現(xiàn)實主義大師法國的司湯達(1783—1842)、福樓拜(1821—1880)要早出整整一個多世紀;比巴爾扎克(1799—1850)早出80多年;比俄國的現(xiàn)實主義大師果戈里(1809—1852)和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也要早出一個世紀左右。因此,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由作家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強烈光芒,是由曹雪芹的《紅樓夢》首先放射出來的。

  曹雪芹的《紅樓夢》既是現(xiàn)實主義的又是理想主義的。他對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批判是現(xiàn)實主義的,而他對寶黛愛情深刻動人的描寫、他們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對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則既是現(xiàn)實主義的又是理想主義的,而這種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對未來世紀的奉獻!

  二、小說情節(jié)

  女媧煉石補天時,所煉之石剩一決未用,棄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旅、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xiāng)走了一道”。頑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變?yōu)樯窦彩陶咭愿事豆喔攘艘豢谩敖{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歲月,后來遂脫去草木之態(tài),幻化人形,修成女體。在這頑石下世之時,她為酬報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這絳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不知多長時間以后,空空道人經(jīng)過這里,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jīng)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nèi)容:

  姑蘇閻門外有個葫蘆廟,鄉(xiāng)宦甄士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nèi)窮儒賈雨村,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兒英蓮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隨跛道人出家。

  賈雨村中進土,任縣令,由于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黛玉讀書。京城起復(fù)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lián)宗。并得林如海內(nèi)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yīng)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無玉,便砸自己的通靈玉,惹起一場不快。

  賈雨村在應(yīng)天府審案,英蓮被拐賣。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雖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但賈雨村胡亂判案,放了薛蟠。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也一同到榮國府住下。

  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臥室,夢游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

  京官后代王狗兒已淪落鄉(xiāng)間務(wù)農(nóng),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鳳姐娘家聯(lián)宗,便讓岳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fēng)。王熙鳳接待,給了二十兩銀子。

  薛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以后一直佩帶。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告寶玉。

  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離家求仙學(xué)道。他生日之日,賈珍在家設(shè)宴相慶。因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他的族弟賈瑞調(diào)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賈珍恣意奢華,不僅東西都選上等,還花千兩銀子為兒子捐龍禁尉,以便喪禮風(fēng)光。送喪途中,鳳姐貪圖三千兩銀子,拆散情人,使一對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殺。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榮府。一種寄人籬下的凄涼感籠罩著她,常暗暗流淚,身體也更加病弱。

  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準探家。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遺憾

  寶玉說將來不放襲入,襲人趁機規(guī)勸寶玉讀書“干正事”。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

  寶釵過生日唱戲,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云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jié)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進園后,寶玉更成天和這些女孩子廝混;書童將《西廂》等書偷進園,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

  賈政妾趙姨娘所生子,寶玉庶弟賈環(huán)嫉妒寶玉,抄寫經(jīng)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五、救好二人。

  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jié)傷心落花,將它們理葬,稱為花冢,并寫《葬花辭》。寶玉丫環(huán)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到晚間晴雯乘涼。寶玉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云勸寶玉會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并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

  王夫人丫環(huán)金釧與寶玉調(diào)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賈環(huán)告賈政。寶玉又結(jié)交一位王爺喜歡的伶人,使得王爺派人來找。賈政大怒,將賈寶玉打得皮開肉綻。王夫人找襲人,要她隨時報告情況。并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

  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dǎo)成立詩社。第一次詠白海棠,寶釵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林黛玉壓倒眾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被賈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這位飽經(jīng)世故的老婦也甘心充當這一角色。賈母又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各處。在攏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為風(fēng)姐慶生辰,從賈母起,各人出分子辦席。鳳組飲酒過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賈鏈正勾引仆婦。鳳姐哭鬧。逼得仆婦上吊,賈母迫使賈璉向鳳姐賠禮。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并寬容了她,二人關(guān)系好轉(zhuǎn)。黛王承認寶釵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fēng)雨夕》,抒發(fā)自已的哀愁。

  賈赦垂涎賈母丫環(huán)鴛鴦,讓老婆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愿意,斥責(zé)邢夫人。賈母與賈赦母子關(guān)系更加不好。

  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diào)戲會唱戲而又豪爽的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fù),逃往他鄉(xiāng)。薛蟠無臉,也外出經(jīng)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xué)詩。又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熱鬧與歡樂。

  襲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傷風(fēng),身上燒得燙人。寶玉為舅舅慶壽,賈母給他一件俄羅斯裁縫用孔雀毛織的雀金裘,他不慎燒個洞。晚上回來、街上裁縫不敢修補。睛雯重病中連夜補好。

  年關(guān)到,寧國府莊頭交租,送的東西數(shù)量驚人,賈珍還嫌少。由于過年操勞,鳳姐小恙,無法理家,便由探春、寶釵等人協(xié)同理事。探春為趙姨娘所生,趙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給錢,母女大鬧一場。探著又在園中實行一些改革,將各處派專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財物.又給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環(huán)紫鵑試探寶玉對黛玉真心,假說黛玉要回姑蘇,寶玉相信而發(fā)病精神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寶玉心理,眾人也以為他們定成美滿姻緣。黛玉又要認薛姨媽為干媽,釵黛二人達到關(guān)系最融洽時期。

  榮國府矛盾重重。賈環(huán)在寶玉處見到擦癬的薔薇硝,想要些,寶玉丫環(huán)芳官卻給賈環(huán)一些茉莉粉。趙姨娘到寶玉處大鬧一場。芳官又給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兒偷茯苓霜。幾件事鬧得大亂,險些打破仆人間的平衡。

  正當寶玉生日歡宴時,賈敬吞丹喪命。尤氏國喪事繁忙。請母親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來幫忙。賈璉見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賈珍原有不清白,賈珍還想攪渾水,賈璉又想把三姐給賈珍玩弄。龍三姐卻正氣凜然,將珍、璉大罵,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蓮。

  賈赦派賈璉外出辦事,賈璉路遇薛蟠、柳湘蓮。薛蟠遇強盜,被柳搭救,二人結(jié)為兄弟,賈璉動為柳提煤,柳答應(yīng)。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訂禮,遇寶玉閑談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禮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傍P姐知道賈璉偷娶之事、裝成賢惠。將二姐接進府。請賈母等應(yīng)允。賈璉回來,因辦事好,賈赦賞一妾。鳳姐借妾手逼使龍二姐吞金自殺。

  粗使丫鬟傻打姐在園中抬到繡有春宮畫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婦攛掇下抄檢大觀園,迎春懦弱,聽憑丫環(huán)被趕走;探春生氣,怒打仆婦;惜春這時和哥哥嫂子斷絕往來。晴雯被王夫人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寫《芙蓉誄》祭她。

  薛蟠娶妻夏金桂后,貪陪嫁丫環(huán)寶蟾美色,金桂為除香菱,答應(yīng)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準。夏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寶玉年紀漸大,賈政逼他上學(xué),迎春出嫁,寶釵被家事纏住,大觀園冷清起來。黛玉思想終身之事無人可求,做噩夢而染重病。奉承賈母意思,鳳姐提出將寶釵娶給寶玉的想法。寶玉見晴雯補的雀金裘,懷念亡人。黛玉聽丫環(huán)談?wù)搶氂窕槭,病得不能吃飯;后來聽說議而未成,病即痊愈。

  薛蟠在外飲酒,打死店小二,入獄。金桂和寶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靜下來。十月里,海棠開花,大家以為喜事、置酒慶賀。就在夜里,寶玉的通靈玉不知去向,人也癡呆了。禍不單行,元春這時死去。。由賈母做主,決定為寶玉娶寶釵,怕寶玉不同意,告訴他娶的是黛玉,并不讓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處知道實情,夢幻破滅,迷失真性,焚燒詩稿;在寶玉成親時,她孤苦而死。洞房之夜,寶玉見是寶釵也大驚,人也更加糊涂,憂傷得差點死去。

  探春遠嫁之后,大觀團更凄清,鳳姐月夜見鬼,尤氏又得重病,眾人搬出園,請道士在園中作法驅(qū)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鬧,因為調(diào)戲薛蝌被香菱撞見,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誤食毒藥而死。

  榮寧二府種種作為惹惱皇帝。終于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職,賈赦、賈珍被逮。鳳姐由于突來大禍,病得奄奄一息。由于權(quán)貴幫助,榮府世職恢復(fù),讓賈政繼承,正逢薛寶釵婚后第一個生辰,便擺宴慶賀,可是席間一片悲涼。不久,賈母病死;鴛鴦懼怕報復(fù),也自殺殉葬。鳳姐主辦喪事,力不從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惜春看破紅塵,小小年紀出家。

  寶玉再次夢游太虛幻境,見到鴛鴦、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為首的黛玉,醒后更心灰意冷。癩和尚、跛道人送回通靈玉,實則要寶玉棄絕塵緣。寶玉終于在應(yīng)考之時出家當了和尚;盡管他中了舉人,寶釵也已懷孕他全不管了。

  賈雨村犯法被解職,在覺迷渡口碰見已成仙的甄士隱;甄士隱向他剖析、解釋了這一切,也就結(jié)束了這部小說。

  三、人物評點

  林黛玉悲劇性格謅議

  你本仙界一草木,錯落紅塵伴石宿。

                 怎奈頑石不可琢,   滴血淚竹向花訴。

                                                   ——題記

  在大觀園諸女子中,林黛玉的性格最為鮮明,其特征描寫也最為細膩、生動。林黛玉是那種敢恨敢愛的女孩子,它天生麗質(zhì),口齒伶俐,集琴棋書畫于一身,這樣的女孩子原本就是萬里挑一的,其命運應(yīng)該是平步青云。然而,事物的發(fā)展總不盡如人意,黛玉在擁有上述諸優(yōu)點的同時,還弱不禁風(fēng),雖然儀態(tài)萬千卻嬌喘微微,更是紅顏不讓須眉。她,崇花敬柳傲視群雄,上至達官顯貴,下到紅府掌門人都是她譏諷的對象。正因如此,一進賈府,她就得了個“顰兒”的綽號。這種性格使黛玉在紅樓眾姐妹中鶴立雞群,獨領(lǐng)風(fēng)騷?上У氖,歷代反叛者都是殉葬品,悲劇情節(jié)在林黛玉身上再次得到驗證。

  造成黛玉悲劇性格的因素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身世炎涼

  妹中,黛玉屬于外戚(寶釵雖然也是外戚,卻有王夫人、鳳姐兒等實力派人物做后盾),因而,又有寄人籬下、無依無靠之感。在黛玉的骨子里是想擁有獨立人格的,可是在賈府她只不過是被接濟、憐憫的對象,這是黛玉最不想充當?shù)慕巧U怯捎谶@樣的生活境遇造成黛玉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反叛性格,伴之而來的是極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說話尖酸刻薄,不容許任何人“冒犯”就是這一性格的集中表現(xiàn)。

  二、獨享寂寞

  黛玉自視清高,不與凡塵眾姐妹為伍,因此知音甚少,傾訴衷腸的對象僅寶玉一人。怎奈她的寶哥哥又是一個“情種”,四處尋花問柳、憐香惜玉,只惹得林妹妹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只好緊鎖閨房撫琴自嘆,暗自神傷,以淚洗面。在《紅樓夢》中,黛玉的詩堪稱絕筆,她的詩絕大多數(shù)是贊美花草的,同時更是以花喻人,可以說“桃花行”“葬花辭”都是黛玉身世、性格的真實寫照。詩中篇篇孤獨,字字寂寞,正置妙齡的女孩子是何等的身單影只呀!這大概就是黛玉對寶玉喜怒無常的原因所在吧。

  三、以身殉情

  黛玉是一個烈女,同時也是才女。在封建家長制的大家庭中這都是“大忌”。封建家庭崇尚的“女德”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而黛玉則反其道而行之。她,有才有貌,有膽有識,其智商遠遠高于紅樓眾姐妹,甚至高于那些盜貌岸然的“臭男人”。這,恰恰又嚴重觸犯了封建家庭的“禮規(guī)”。黛玉之所以能與寶玉為伍,正是由于寶玉也有這樣的叛逆性格。盡管這對兒“金童玉女”的地位在賈府中無人可比,但黛玉的“出墻紅杏”還是遭到眾姐妹的嫉妒,成為“眾矢之”的對象。她的反叛性格更是得不到賈府“大家長”們的認可,盡管寶、黛堅守“木石之盟”,但畢竟勢單力薄,最后寶玉還是落入“金玉良緣”的陷阱。黛玉在寶玉、寶釵披紅戴綠洞房花燭夜之時焚稿斷情,結(jié)束了年輕的生命,實現(xiàn)了她“清請白白地來,清清白白地去”的誓言,好一個“以身殉情”的烈女子。

  有人說《紅樓夢》描寫的女兒國眾生圖都是為“怡紅公子”作陪襯,這話我贊同,但我不贊同《紅樓夢》的主角是賈寶玉。常言道:萬花叢中一點紅,這句話常被人們用來形容《紅樓夢》中的男主人公。其實,《紅樓夢》真正的主人公是林黛玉,《紅樓夢》深刻的內(nèi)在寓意是:“萬紅叢中一點綠”,這綠就是指“玉帶林中掛”的林黛玉。很多人在讀《紅樓夢》時,黛玉死后的章節(jié)就不讀了,著實說也是讀不下去了,原因何在?就是因為沒有了黛玉。盡管寶玉還在那里獨撐門面,但黛玉那呼之欲出的鮮明個性已深深根置于讀者的心里,任何人物都不能代替,沒有了黛玉,《紅樓夢》也就沒有了精彩。

  林黛玉確立了在《紅樓夢》中無人匹敵的中心地位。我想這大概也是作者曹公撰寫《紅樓夢》的初衷吧。

  沉靜淡泊的薛寶釵

  薛寶釵的性格是多重的,人多謂其處事沉穩(wěn),工于心計,城府頗深,但細細看來,她也有沉靜淡泊的一面。

  薛寶釵生性不愛調(diào)脂弄粉,素喜自然樸陋的生活。大觀園中選住所,她挑的是簡潔樸素的蘅蕪院;她的房內(nèi)擺設(shè)素雅,連賈母看了都覺得過意不去。她的淡,不僅表現(xiàn)在生活上,而且表現(xiàn)在婚姻上。吃的穿的用的她不在乎,對婚姻她似乎也不在乎。賈母等人給她定了個處在半瘋半傻狀態(tài)的賈寶玉,她也未置可否。有人說,這正是她的心機深藏之處,薛寶釵一直是覬覦“寶二奶奶”的寶座的。這簡直是天大的冤枉。寶釵是何等聰慧高雅的女子,一個半癡半呆的賈寶玉算什么寶物,哪里值得她朝思暮想、牽心縈懷!寶釵出身皇商,什么樣的榮華富貴未經(jīng)未見,一個內(nèi)囊將盡的賈府,焉能入她的眼!世人以此來論寶釵,完全是世人的的勢利,不是寶釵的勢利。

  寶釵不光美艷嫵媚,而且聰穎過人,怎么會糊涂到這個地步:拿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去下一必輸?shù)幕橐鲑注。她很明白,寶玉的情并非為她而生,牽來寶玉的人,也拴不住寶玉的心。寶釵雖不知道“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這樣的道理,但她總清楚,強扭的瓜是不甜的。守著一個對自己無愛的人,縱有潑天富貴又有何趣?

  寶釵對婚姻反應(yīng)冷淡,這是因為她的人生欲望并不強烈。唯其清心寡欲,才能豁達沉靜,寵辱不驚。賈母說她是既守得住富貴又耐得了貧賤的人,信然。如果寶玉有了“雪夜圍破毯,寒冬咽酸齏”的那一天,能夠坐在寶玉身邊與之相依為命的人,必是荊釵布裙的薛寶釵。

  賈寶玉的個性特點

  賈寶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充分描寫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的具體境遇的各方面特點,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長的主客觀原因。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生為男子而感到終身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jīng),但家塾的內(nèi)容和風(fēng)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那些循著這個教育路線培養(yǎng)的老爺少爺們是那樣的庸陋可憎,他對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家長從小把他交給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圍繞著他,各以一顆純真的心對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啟蒙老師。丫鬟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由于社會地位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fā)著他。在賈寶玉的直感生活里,她們和那些以世俗男性為主的居于中心統(tǒng)治地位的勢力,在每一點上都形成鮮明的對照:聰明和愚蠢,純真和腐朽,潔凈和污濁,天真和虛偽,善良和邪惡,美好和丑陋。賈寶玉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逐漸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愛憎傾向。

  賈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惡、美丑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于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相近、氣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賤的人物。這實質(zhì)上就是對于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同時,他極力抗拒封建主義為他安排的傳統(tǒng)的生活道路。對于封建禮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盡力逃避參加士大夫的交游和應(yīng)酬;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蔭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亦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趁著你們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去處,隨風(fēng)化了,自此再不托生為人,這就是我死的得時了。”賈寶玉受時代的局限,找不到現(xiàn)實生活的出路,他要擺脫貴族社會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貴族階級。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劇性的嚴重矛盾。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生活的否定,卻又十分朦朧,帶有濃厚的傷感主義和虛無主義。

  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xiàn)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于家庭的利益?少Z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忌家族的利益。他愛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身世處境和內(nèi)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蘊了生活環(huán)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動、使他親愛的客觀與主觀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nèi)容的思想感情為基礎(chǔ)的。反之,這種愛情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又成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點和弱點,日益發(fā)展他進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動力量。這個以叛逆思想為內(nèi)核的愛情,遭到封建勢力的日益嚴酷的壓迫。按曹雪芹原來的安排,林黛玉將淚盡而逝,賈寶玉將在她去世之后與薛寶釵結(jié)婚。薛寶釵的性格和婚后生活使他徹底絕望,他終于棄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虛無之中。

  四、《紅樓夢》詩詞賞析

  石上偈(第一回)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鳎?/p>

  [鑒賞]這是作者依托神話表明《石頭記》創(chuàng)作緣由的一首序詩。他在小說的楔子中虛構(gòu)了此書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幻化為通靈寶玉、讓神瑛侍者(賈寶玉的前身)“夾帶”著它一起下凡、經(jīng)歷過一番夢幻的補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過是“披閱增刪”者。但這一點已被為此書加評、謄清的脂硯齋揭穿,說“作者之筆狡猾之甚”,作者其實就是曹雪芹自己。

  詩借頑石說自已不能匡世濟時,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只好轉(zhuǎn)而著書,把自己對現(xiàn)實的觀察和感受寫成小說《紅樓夢》。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的憤激之言,是一種“縛將奇士作詩人”的感慨;以頑石為喻,表現(xiàn)自己不肯隨同流俗的傲骨。

  小說產(chǎn)生的清朝乾隆年間,正是中國的歷史上最后一個皇朝由盛至衰的轉(zhuǎn)折時期,一些舊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已隨時代的潮流,吸收了其它國家的思想,改變成一種新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看出了社會制度將有所改變。他不滿現(xiàn)實,而想“補天”,挽回已頹敗的大勢,可是,他又看到當時社會的“天”已那么破殘,根本無法修補了,所以有枉生世間的悲嘆。這也正是《紅樓夢》中經(jīng)常流露的虛無悲觀的思想。

  但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堅持了他所說的“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者”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這樣,勢必如恩格斯所說:“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們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保ā吨卢敗す四嗡埂罚┻@就使我們從曹雪芹所敘的“身前身后事”,亦即小說中所真實描繪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過程,看出了整個封建階級必然“一敗涂地”的無可挽回的歷史命運。 

  好了歌(第一回)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鑒賞]襤褸如同乞丐的跛足瘋道人所唱的歌,自然一點點文縐縐的語言都不能用,它只能是最通俗、最淺顯,任何平民百姓、婦女兒童都能一聽就懂的話,而歌又要對人世間普遍存在的種種愿望與現(xiàn)實的矛盾現(xiàn)象作概括,還要包含某種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這樣的歌實在是最難寫的。后四十回續(xù)書中也摹擬了幾首民謠俚曲,一比較,就發(fā)現(xiàn)根本不可與此同日而語。這也見出多才多藝的曹雪芹在摹寫多種復(fù)雜生活現(xiàn)象上的絕大本領(lǐng)是難以超越的。關(guān)于此歌所反映的思想,請參見下一首《好了歌注》的賞析。

  好了歌注(第一回)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zhuǎn)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xùn)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鑒賞]《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勾畫了封建末世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之間為權(quán)勢利欲劇烈爭奪,興衰榮辱迅速轉(zhuǎn)遞的歷史圖景。在這里,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敗壞,政治風(fēng)云的動蕩、變幻,以及人們對現(xiàn)存秩序的深刻懷疑、失望等等,都表現(xiàn)得十分清楚。這種“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是封建階級內(nèi)部興衰榮枯轉(zhuǎn)遞變化過程已大為加速的反映,是封建社會經(jīng)濟基礎(chǔ)已經(jīng)日漸腐朽,它的上層建筑也發(fā)生動搖,正趨向崩潰的反映。這些征兆都具有時代的典型性。作為藝術(shù)家的曹雪芹是偉大的,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幅極其生動的封建末世社會的諷刺畫。然而,當他企圖對這些世態(tài)加以解說,并企圖向陷入“迷津”的人們指明出路的時候,他自己也茫然了,完全無能為力了。他只能借助于機智的語言去重復(fù)那些人生無常、萬境歸空的虛無廣義濫調(diào)和斷絕俗緣(所謂“了”)便得解脫(所謂“好”)的老一套宗教宣傳,借此表達自己對現(xiàn)實社會的極端憤懣和失望。這樣,他自然地就使自己先陷入了唯心廣義的迷津。

  《好了歌注》中所說的種種榮枯悲歡,是有小說的具體情節(jié)為依據(jù)的。如歌的開頭就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敗亡結(jié)局作了預(yù)示,這些話似乎帶有普遍性。

  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判詞之一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鑒賞]林黛玉與薛寶釵,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女,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個天真率直,一個城府極深;一個孤立無援,一個有多方支持;一個作叛逆者知己,一個為衛(wèi)道而說教。脂硯齋曾有過“釵黛合一”說,其確切的解說如何可以研究,但無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別或?qū)α。作者將她倆三首詩中并提,除了因為她們在小說中的地位相當外,至少還可以通過賈寶玉對她們的不同態(tài)度的比較,以顯示釵、黛的命運遭遇雖則不同,其結(jié)果都是一場悲劇。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鑒賞]象征著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著自由戀愛的“木石前盟”,在小說中都被畫上了癩僧的神符,載入了警幻的仙冊。這樣,寶、黛的悲劇,賈、薛的結(jié)合,便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運。這一方面固然有作者悲觀的宿命論思想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這樣的事實:在封建宗法社會中,要違背封建秩序、封建禮教和封建家族的利益,去尋求一種建立在共同理想、志趣基礎(chǔ)上的自由愛情,是極其困難的。因此,眼淚還債的悲劇也象金玉相配的“喜事”那樣有它的必然性。

  然而,封建壓迫可以強制人處于他本來不愿意處的地位,可以使軟弱的抗爭歸于失敗,但不可能消除已經(jīng)覺悟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合理的人的更加強烈的反叛。沒有愛情的“金玉良姻”,無法消除賈寶玉心靈上的巨大創(chuàng)痛、使他忘卻精神上的真正伴侶,也無法調(diào)和他與寶釵之間兩種思想性格的本質(zhì)沖突!翱v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苯Y(jié)果終至于一個萬念俱灰,棄家為僧;一個空閨獨守,抱恨終身。所謂“金玉良姻”,實際是“金玉成空”!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曹雪芹的思想傾向和他對封建傳統(tǒng)觀念大膽的、深刻的批判精神。 

  聰明累

  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鑒賞]王熙鳳是賈府的實際當權(quán)派。她主持榮國府,協(xié)理寧國府,而且交通官府,為所欲為。這是個政治性很強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貴族家庭的管家婆。她的顯著特點就是“弄權(quán)”,一手抓權(quán),一手抓錢,十足表現(xiàn)出剝削階級的權(quán)欲和貪欲。王熙鳳不僅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了一個階級。“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不光是王熙鳳的個人命運,也是垂死的封建階級和他們所代表的反動社會制度徹底崩潰的形象寫照。

  “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兩句道出了正在走向沒落的一切反動階級的共同規(guī)律。王熙鳳是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在短暫的幾年掌權(quán)中,她極盡權(quán)術(shù)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制造了許多罪惡,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幾條人命。但這一切只不過為她自己的最后垮臺準備了條件。

  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yè)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yīng)。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靡凰剖潮M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鑒賞]這首曲子是《紅樓夢》十二曲的總結(jié),它概括地寫出了封建社會末期以賈府為代表的貴族家庭中發(fā)生的急劇變化,從中表現(xiàn)出整個封建制度和封建階級正在加速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

  這首曲子既是十二釵曲的收尾,它在表現(xiàn)賈府“樹倒猢猻散”的情景時,當然是以寫十二釵的結(jié)局為主的。但是,它的目的畢竟不是把前面曲子中都已具體寫過的各人命運再重復(fù)一遍,作者也并未故意求巧,使每句曲文恰好分結(jié)一釵。把一氣呵成的曲文割裂開來,按人分派,這只會削足適履,損傷原意。

  這首曲子為四大家族的衰亡預(yù)先敲起了喪鐘。但是,由于他在思想上并沒有同

名著導(dǎo)讀二上 相關(guān)內(nèi)容:
  • 名著導(dǎo)讀課的基本操作步驟

    名著導(dǎo)讀課的基本操作步驟名著導(dǎo)讀是新課標增加的一項新內(nèi)容,目的是讓學(xué)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經(jīng)典篇目的內(nèi)容、情節(jié)、主題和寫作手法,也為學(xué)生擴展閱讀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做好了鋪墊。但尷尬的是它并沒有受到重視。...

  • 《名著導(dǎo)讀》五

    十四、《格列佛游記》1、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英)2、體裁:長篇小說3、內(nèi)容:講述英國船醫(y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駟國等地的經(jīng)歷。...

  • 名著導(dǎo)讀二下

    這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割斷聯(lián)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有許多宿命論的說法,使整首曲子都蒙上了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這首曲子在結(jié)句中以食盡鳥飛、唯余白地的悲涼圖景,作為賈府未來一敗涂地、子孫流散的慘象的寫照,從而向讀者極其明確地揭示...

  • 《名著導(dǎo)讀》三

    十一、《海底兩萬里》1、作者:凡爾納(法國)2、體裁:科學(xué)幻想小說3、內(nèi)容:《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科幻小說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第三部是《神秘島》),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的潛艇,并且?guī)е腿丝等麪柡鸵粋...

  • 中外名著導(dǎo)讀百題訓(xùn)練

    1、《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癬_________”是這部書所記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_____的創(chuàng)始人。2、孔子曾被尊為“_________”。...

  • 《名著導(dǎo)讀》四

    十三、《水滸》1、作者:施耐庵(明)2、體裁:長篇章回體小說3、之最:中國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4、主題: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 《名著導(dǎo)讀》一

    一、《愛的教育》1、原名:《心》2、作者:德亞米契斯(意大利)3、體裁:日記體小說4、內(nèi)容: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全書100文章,由三個部分組成:恩利科的日記;恩利科父母教子篇;老師講的九則故事。...

  • 名著導(dǎo)讀專輯(二)

    10.課外名著補充:《三國演義》羅貫中(明)記敘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失敗后,地主階級加強剝削政治黑暗,互相兼并的混戰(zhàn)局面,以及三國興衰史①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名著導(dǎo)讀專輯(一)

    1.《西游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作者:吳承恩(明)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三部分組成。他們一路上降妖除魔歷盡艱險,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①唐僧:誠實善良,一心向佛,但膽小怕事,迂腐,鑒別能力差②孫...

  • 初中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三)

    八、《名人傳》內(nèi)容精要《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敦惗喾覀鳌罚贺惗喾页錾谪毢募彝ィ赣H是歌劇演員,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仆。...

  • 初中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一)

    一、《水滸傳》內(nèi)容精要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九紋龍史進結(jié)識了少華山頭領(lǐng)神機軍師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鷹犬告發(fā),當?shù)毓俑杀蹲健?..

  • 初中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二)_

    五、《駱駝祥子》內(nèi)容精要祥子老家在鄉(xiāng)間,十八歲時,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來賺錢謀生。帶著鄉(xiāng)間小伙子的健壯、木訥、勤快與誠實,賣力氣換飯吃的事做過不少,最后他認定,拉車是件最好掙錢的活兒。...

  • 初中名著導(dǎo)讀

    一、意大利·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1、作家、作品l 《愛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為九至十三歲的孩子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

  • 名著導(dǎo)讀試題

    中考考題薈萃1、請你根據(jù)《教學(xué)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讀《 》(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nèi)容):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

  • 名著導(dǎo)讀

    魯濱遜漂流記》[英]笛福這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三百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讀者中廣泛流傳,歷久不衰。...

  • 名著導(dǎo)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