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教學交際性例析
口語交際教學交際性例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費 蔚 語文新課程提出了“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由“聽話說話”到“口語交際”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是教學理念和實踐的突破性進展?谡Z交際與以往聽說訓練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后者突出聽和說的單向技能發(fā)展,而前者在要求聽、說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的同時強調“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注重情意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際中的文明素養(yǎng)。由于“口語交際”與“聽話說話”有著鮮明的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當準確而全面地把握其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筆者以為,以下問題中值得廣大教師在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時進行研究和探討。一、話題選定體現(xiàn)交際性口語交際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所選定的話題具有交際性。以下兩個教學案例話題特點不同,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提示了達成交際的基本策略。【案例1】《猜謎語游戲》1. 師生互動。師:老師先出謎語,請同學們猜,誰猜到卡片上的謎語,美麗的卡片就送給誰。師:這兒還有幾則謎語,不過,這次不但要猜出謎底,還要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2. 生生互動。師:剛才大家猜的是老師收集的謎語,誰想把你收集的謎語給大家說說?指名并交代:想讓誰猜就請誰,而且記得問問他是怎么猜出來的。(學生上臺自由與同學交際。)師:剛才這兩位同學一問一答,態(tài)度大方又有禮貌,合作得多好呀!請四人小組在一起猜猜謎語,小組長要組織大家有秩序地進行,并且選出大家認為好的謎語。師:請每組的組長把你們組選出的謎語貼在教室的周圍,等會兒請其他組的同學猜一猜。如果猜對了,就把謎語送給他!驹u析】口語交際話題的選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際的成敗。交互性強的話題,課堂中容易形成你來我往的人際互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漲。這個案例以“猜謎語”為話題,具有很強的交互性。首先,猜謎語需要一人說一人猜,或一人說多人猜,話題內容要求參與的雙方進行言語交際。其次,猜謎語時,出謎者要步步誘導,讓對方接近謎底,而猜者既要猜出謎底,還要說清楚理由,話題的展開對參與者的言語表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選定了具有交互性的話題后,還需要教師明確交際內涵,拓展話題的交際功能,使口語交際過程成為發(fā)展學生語言、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途徑。這個案例可以給我們以下啟示。1. 交際目標分層。制訂目標是實施口語交際教學的前提。目標的確定應當體現(xiàn)三維內涵,符合實際,兼顧差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個案例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在教學目標的制訂和實施中注意分層,并呈現(xiàn)逐步遞升狀態(tài)。2. 交際對象廣泛。由于口語交際是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以言語以媒介的互動行為,因此,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當有“對象”意識。只有交際對象廣泛,才能使學生的言語應對能力、人際交際能力等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這個案例中,既有師生間一對一的互動,又有學生與學生個體間的自由互動,還有四人小組間的群體互動……通過對象廣泛的口語交際,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在不同場合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面對不同對象,選擇恰當?shù)膬热莺捅磉_方式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學會尊重別人、善于合作的能力等。3. 交際形式多樣。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學形式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庸”,而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載體。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發(fā)揮他們交際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提高口語交際的質量。因此,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口語交際應當“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這個案例中所出現(xiàn)的交際形式比較豐富,如,猜老師出的謎語,猜同學出的謎語,猜小組推薦的最佳謎語,舉行猜燈謎活動……豐富多樣的交際形式,使得口語交際課生動、活潑、有趣!景咐2】《我們的畫》……學生經(jīng)歷了評畫、改畫、說畫的過程后,教師指導學生舉辦畫展。師:現(xiàn)在,我就是“一年級圖畫展”的主辦人(掛“主辦人”牌)。誰想?yún)⒓赢嬚,就把畫貼在黑板上。我們將從這些畫中選出“最受歡迎的畫”。師:現(xiàn)在要成立評畫組,誰想當評委?先在小組中自薦,然后大家推薦一位說得最好的小朋友擔任評委(給評委掛“評委”牌)。小組里的其他成員就是“副評委”。師:每個小組在評委的帶領下選出最受歡迎的畫,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并說出你們喜歡這些畫的理由,最后由每組的評委總結大家的意見上臺發(fā)言。獲獎學生上臺談感受,臺下學生隨機提問!驹u析】有些話題本身缺乏交際性,容易上成以學生言語單向輸出為主的聽說訓練課。因此,這類話題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交際因素,調動學生參與交際的積極性。本案例在挖掘交際因素方面可以給我們以下啟示。1. 無中生有──創(chuàng)造交際契機。第一階段的教學以“評畫、改畫、說畫”為話題而展開。而在第二階段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設生生互動的交際情境,教師以“舉辦畫展”為話題進行了必要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交際契機!芭e辦畫展”,看似與話題主旨關聯(lián)不大,屬“無中生有”的教學設計,但它是教師基于話題又不拘泥于話題的大膽嘗試。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報名參加畫展”“自薦和推薦小評委”“選畫并說說理由”“總結發(fā)言和隨機提問”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有個別表達、也有小組交流,交際的形式比較豐富,使學生在言語品質上也得到了較好的錘煉。這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開辟了生生交際的途徑。2. 匠心獨具──鋪設交際“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往往有一些能夠誘發(fā)學生興趣的交際“點”,這一個個交際點猶如點點星火,一旦學生交際欲望點燃,便能呈燎原之勢。因此,教師應當匠心獨具地在教學中鋪設這樣的交際點。案例中,“自薦和推薦小評委”“選畫并說說理由”“總結發(fā)言和隨機提問”就是容易引發(fā)交際的“點”!白运]和推薦小評委”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和表達欲望,自然而然形成生生互動的交際過程;“選畫并說說理由”學生既可以傾聽伙伴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和伙伴商量,達成一致的意見,為學生的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自由的、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同時提高了學生審美鑒別能力和言語品評能力;“總結發(fā)言和隨機提問”能形成一問一答的交際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言語表達的靈活性都將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因此,教學中鋪設這樣的交際“點”,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3. 穿針引線──形成交際“場”?谡Z交際中的“場”,指的是依附在口語交際活動之中并對其活動產(chǎn)生激活作用的形態(tài)?谡Z交際的“場”往往不定,或是外在的物質氛圍,或是內在的心理感受,或是交流中言語所達成的默契,或是討論時思想所形成的撞擊……但這種“場”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教學過程中,并影響著它的進程。有利于教學的“場”應該具有以下特征:“場”內的氛圍是和諧的、平和的、愉悅的;“場”內的活動是積極的、活躍的、富有挑戰(zhàn)意味的;場內的人際關系是平等的、互助的、包容的。在缺乏交互性的話題中,教師的穿針引線能使得原本封閉的“場”變得開放。教師親切的語調,和藹的態(tài)度,恰到好處的串連、提示、點撥、應和,能形成一個自然、和諧、溫馨、愉悅的交際“場”。在這樣的“場”中,交際的可能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二、情境創(chuàng)設體現(xiàn)交際性以下兩位教師分別執(zhí)教《奇妙的動物世界》和《快樂拼圖》,教學過程中都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案例3】《奇妙的動物世界》1. 師生交際,交流互動。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身邊有哪些動物?然后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動物世界》錄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各種動物。在觀看錄像的基礎上,請學生說說了解了哪些動物的習性?除了錄像里介紹的動物,還了解哪些動物的習性。2. 組內交際,生生互動。學生自己選定比較了解的一種小動物,向組里的小朋友介紹它的生活習性,談談自己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有趣的事。一個同學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要用心聽,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提問,講的同學要給予解釋、說明,其他同學也可以相互補充。3. 全班交流,大家補充。組內選代表講給全班同學聽,大家可以提問,然后再請發(fā)言的同學補充!景咐4】《快樂拼圖》1. 情境設計。課前教師為每一組學生準備各種形狀的小圖片。在提供圖片時有意識地少放幾種,為課堂拼圖設置一定的困難,為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情境做好鋪墊。2. 情境展開。學生在拼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缺少圖片,很自然地產(chǎn)生了疑問:生:老師,我想拼雪娃娃,可是缺少大圓。師:哎呀,少圖片了,你說該怎么辦呢?生:我可以拼別的圖。生:還可以向同學借。師:向同學借圖片還有些講究呢,你能說說嗎?生:向同學借圖片要有禮貌。生:別人如果不愿意借,不要硬借。生:借的時候,要把自己為什么需要圖片的原因告訴別人。師:是呀,借圖片的講究可多了,希望同學們注意這些問題,也相信你們一定能憑借自已的甜嘴巴借到你需要的圖片。課堂現(xiàn)象:缺圖片的學生有的向周圍的小伙伴借圖片,有的離開座位向其他小伙伴借圖片,有的一次就借到了圖片,有的頗費了一番周折才借到圖片,有的沒有借到圖片,同組的小伙伴商量換一種圖形……【評析】上述“案例3”“案例4”在表現(xiàn)口語交際的交際性特點時有以下共性:即教學中注重師生、生生間的言語交往,準確地將口語交際過程的展開落實到人與人之間的言語活動中。“案例3”中,教師不僅讓學生向組里的小朋友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談談自己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有趣的事,而且對聽的學生提出了“用心聽,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提問”的要求,并且要求“講的同學要給予說明”,允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這樣的教學設計,從形式上保證了口語交際活動雙向互動的可能!鞍咐4”中,學生發(fā)現(xiàn)缺少圖片后與教師進行了一問一答的言語交際;借圖片過程中,小伙伴之間進行了你來我往的言語交流等,這都體現(xiàn)了口語交際的特點。然而,因為口語交際情境創(chuàng)設的不同,在“案例3”“案例4”中,學生參與交際的態(tài)度,交際時所產(chǎn)生的情感,所達成的交際實效也有所不同!鞍咐3”所創(chuàng)設的交際情境是播放動物錄像。教師預設通過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