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素材大全
沒有耐性的人是多么可憐! [ 英 ] 莎士比亞《奧賽羅》
要輸?shù)闷鹱约,才贏得起別人。中國諺語
有理讓三分,冤家也成親。中國諺語
暫且忍耐一下,誹謗不會常存。真相是時間的產(chǎn)物,不久她會出頭為你辯誣。 [ 德 ] 康德
犯而不較。春秋 · 曾參
在急端來到眼前,最好隱忍,這樣溫和才能關(guān)閉糾紛之門。 [ 波斯 ] 薩迪
40. 師道
(1) 引言
歷史證明:教育乃國家昌盛,民族興旺發(fā)達之本,是世界人類進步之本。所以全社會都應(yīng)重視教育弘揚師道。
(2) 事實論據(jù)
岳飛祭師
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幼年喪父,家庭貧寒,無錢上學。岳飛少年時十分好學,常在私塾窗外聽課,無錢買紙筆,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塾師周侗十分喜歡這個勤學的寒門之子,免費收岳飛為學生。
周侗老師看出岳飛是個好苗子,著意培養(yǎng)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忠君愛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還向他傳授武藝,教會他射箭絕技,岳飛后來終于成為使金人聞風喪膽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飛以父禮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無論在外行軍打伏,還是駐孔營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師。
朱德元帥敬師
張瀾老先生是朱德元帥上中學時的老師。張先生才學淵博,人品高潔,極受學生尊敬,他常常教導學生,當立志為國為民。朱德年青時就牢記張老師的教誨,收益頗大。后來他為國為民奮斗大半生。這是與青年時期受張瀾先生的教誨是分不開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對老師關(guān)懷備至。 1949 年張老至京,朱德親赴車站迎接。 1955 年張老病逝,朱德元帥親自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真正做到 “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叩之以禮 ” 。
(3) 理論論據(jù)
不但學生應(yīng)當尊重老師,整個社會都應(yīng)當尊重老師。鄧小平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學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學。故作之君,作之師,所以教養(yǎng)之也。孫中山《上李鴻章書》
不愿向小孩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擇其善者以為師資。魯迅《墳 · 文化偏至論》
教育兒童的教師應(yīng)得到比父母更多的尊敬。父母只是生養(yǎng)了兒童,只是給予了他的生命,而教師則將賦予他有益的人生。 [ 古希臘 ] 亞里士多德,引自第歐根尼 · 拉爾修《名哲言行錄》
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陶行知《我們的信條》
教師力量的全部秘廖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 美 ] 愛默生《目記》
教師當然須教,而尢宜致力于 “ 導 ” 。葉圣陶《語文教育書簡》
教師的嚴厲比父親的溺愛更有益。 [ 波斯 ] 薩迪《薔薇園》
教師應(yīng)該嚴格,不要嚴厲。徐特立《各科教學法講座》
教員的天職是變化,自化,化人。陶行知《湘湖教學討論會記》
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創(chuàng)造宣言》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涤袨椤对谡阒菡f》
當教師的實在需要園丁的智慧。陶行知《曉莊三歲敬告同志書》
中國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裝腔作勢的導師;要并無偽飾, —— 倘沒有,也得少有偽飾的導師。
魯迅《我還不能 “ 帶住 ” 》
古之學者必有師。唐 · 韓愈《師說》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抖Y記 · 學記》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師之謂也!俄n詩外傳》
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謝覺哉《哭凌波同志》
務(wù)學不如務(wù)求師。漢 · 揚雄《法言 · 學行》
師以身為正義,而貴自安者也!盾髯 · 修身》
師者,人之模范也。宋 · 陸九淵《與符舜功》
師道立則善人多。明 · 海瑞《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君子隆師而親友!盾髯 · 修身》
言教不如身教之易于感人。清 · 梁章鉅《退庵隨筆》
疾學在于尊師!秴问洗呵 · 勸學》
片言之賜,皆吾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 · 自序》
先生創(chuàng)造學生,學生也創(chuàng)造先生。陶行知《創(chuàng)造宣言》
因為他們是教育者,是當先生的,他們就有一個先受教育的任務(wù)。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個教育者應(yīng)該愛年輕人,但是僅僅這一點是不夠的;他還必須具有對人類優(yōu)秀品質(zhì)的正確理解。
[ 英 ] 羅素《教育與美好生活》
有人說:師生間最不幸的關(guān)系,是學生對教師學問的懷疑。我還要加上一句,如果兒童的懷疑涉及到教師的道德方面,則教師的地位更為不幸了。 [ 俄 ] 村勃羅留波夫
在教育界立身的人,應(yīng)該以教育為唯一的趣味,更不消說了。一個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覺有趣味,我勸他立刻改行。梁啟超《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江澤民《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 · 學記》
師者,人之模范也。漢 · 揚雄《法言 · 學行》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唐 · 堤愈《師說》
41. 事業(yè)
(1) 引言
事業(yè)的成敗得失常常是衡量人生價值天平上的砝碼。事業(yè)又是人生的長青樹,把人生溶進偉大事業(yè)的人,就會永遠年輕。
人類中的精英,都熱愛他們從事的事業(yè),他們在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事業(yè)中,使自己偉大人生熠熠生輝。
(2) 事實論據(jù)
警枕
《資治通鑒》是我國現(xiàn)存編年體史書中規(guī)模和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巨著,共 294 卷。記述了上起周威烈王 23 年《公元前 403 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 6 年(公元 959 年),共 1362 年的中國古代歷史。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這部巨著,歷史 19 年之久。他每天都寫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床。為了防止貪睡不醒,他用圓木做了一個枕頭,頭枕在上面,進入夢鄉(xiāng)后,只要稍稍一動,這個圓形木枕就會翻流通,把司馬光驚醒,他就立即起床,握筆書寫。他為此枕取名為 “ 警枕 ” 。
在主持編撰《資治通鑒》中,司馬光投入了極大的精力,書中所記每一史實都從多種史料中比較選取,精詳考證,有疑問者,又另著《考異》 30 卷,用以辨證各種史事的不同記載。
《資治通鑒》的數(shù)百萬字的初稿,司馬光都用典雅的楷書抄成的,工整不茍。
司馬光的名字和這部歷史巨著一樣,永垂千古!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西洋音樂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 11 歲開始寫作鋼琴奏鳴曲, 13 歲參加樂隊。 22 歲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習音樂,差不多就在這時患耳疾,聽覺開始衰退。從此,他就與可怕的耳聾苦戰(zhàn),音樂家遭耳聾,這是慘酷的致命傷!若沒有對音樂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就一定會倒在這惡運的腳下。可他面對惡運挑戰(zhàn),呼喊道: “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產(chǎn)生在患耳疾以后。他的全部生涯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就是在他全聾后寫成的。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次公演時,大廳里迸發(fā)出一陣經(jīng)久不息的暴風雨般的歡呼聲。聽眾對于貝多芬在場上出現(xiàn),一共報以五次熱烈掌聲。按照禮節(jié),對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禮?墒,貝多芬對此毫無覺察,因為他什么也聽不見。
貝多芬只活了 57 個年頭,但給后人留下大量音樂作品。主要有交響曲九部,歌劇《菲岱里奧》、歌德悲劇《哀格蒙特》的配樂鋼琴奏鳴曲 32 首、鋼琴協(xié)奏曲五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一部,弦樂四重奏 16 部和《莊嚴彌撒曲》等?僧斔赖挠白悠冉臅r候,他卻嘆息道: “ 唉!我只寫幾個音符! ”
(3) 理論論據(jù)
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介紹一件大事》
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在上海中國國民黨本部的演說》
事業(yè)是欄桿,我們扶著它在深淵的邊沿上走路。 [ 前蘇聯(lián) ] 高爾基《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
偉大的事業(yè)不靠力氣和體力的活動而獲得成就,必須依靠忠言、權(quán)威和學識,而這三件事不會因年高而削弱,相反,年事越增,他們就越加堅強和豐富。 [ 英 ] 喬叟《梅利比的故事》
不要因為想干大事就不做小事。日本諺語
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宋 · 張耒《示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