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素材大全
居里夫婦,重視事業(yè),淡泊名利。
(3) 理論論據(jù)
[ 理論論據(jù) ]
不以譽喜,不以毀怒。明 . 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 . 錢琦《錢公良測語 . 導(dǎo)儒》
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
《漢書 . 揚雄傳》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恫体娂 . 序及按語》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棵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這《誡子書》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明 . 薛宣《讀書錄》
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豆沤駡D書集成 . 學(xué)行典》
欲淡則心虛,心虛則氣清,氣清則理明。明 . 薛宣《讀書錄》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 . 述而》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宋 . 范促淹《岳陽樓記》
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晉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豆沤耖郝(lián)類篡》
欲寡則心自誠。宋 .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 . 元豐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yǎng)心第一法。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鍔《南寧寓廬聯(lián)》
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宋史 . 隱逸列傳》
凡是一無所求的,什么都會有。英國諺語
如果你的欲求無究盡,那么你的心事和擔(dān)憂也會無究盡。 [ 美 ] 富勒《至理名言》
不誘于譽,不恐于誹!盾髯 . 非十二子》
貪欲之人,無有厭足。弘一大師《修行法語》
貪材,權(quán)欲和虛榮心,弄得人痛苦不堪,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臺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 [ 前蘇聯(lián) ] 艾特到托夫《斷頭臺》
9. 德養(yǎng)
(1) 引言
德養(yǎng)
如果說人生是一棵大樹,才能是其果實,功業(yè)是其枝干花葉,那么道德修養(yǎng)就是它的根本。
若使你的人生枝繁葉戎,花香果碩,你就應(yīng)加強道德修養(yǎng)。加強道德修養(yǎng),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2) 事實論據(jù) [ 事實論據(jù) ]
于謙一身清白
于謙是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 19 歲時寫《石灰吟》: “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寫詩明志,激勵自己。在他數(shù)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yǎng)。
于謙巡撫河南、山西達 19 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quán)貴有所饋贈,而于謙每次進京,部是 “ 空囊以入 ” 。好心人勸他: “ 雖不愿送金銀珠寶攀附權(quán)貴,至少總要帶點土特產(chǎn)線香、磨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 ” 于謙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 “ 我?guī)в袃尚淝屣L(fēng)! ” 并就此作七絕一首: “ 手帕磨菇和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可謂一生清白,兩袖清風(fēng)。
周恩來照鏡自勉
周恩來同志,一生嚴于自律,品德高尚,為世人所景仰。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結(jié)果。他在青年讀書時代,就在家中大立鏡旁邊,貼著他手書的警句:“面必凈,發(fā)必理,衣必整,紐必結(jié);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鏡面前照一照。縱觀周恩來同志的一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著名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quán)勢,富有民族氣節(jié)。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其史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箲(zhàn)勝利后,他辭去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3) 理論論據(jù)
[ 理論論據(jù) ]
君子以反修德!兑捉(jīng) . 寒卦》
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犊鬃蛹艺Z . 儒行解》
土無求于世,惟求無愧于世。明 . 何良俊《語林 . 語言下》
好名好利,均為失德。宋 . 俞文豹《吹劍錄 . 外集》
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豆沤駡D書集成 . 學(xué)行典》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晉 . 傅玄《傅子 . 正心篇》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宋 . 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
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稘h書 . 司馬遷傳》
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唐 . 元稹《元氏長慶集 . 酬別致用》
修養(yǎng)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jié)實。冰心《春水》
養(yǎng)身者忘家,養(yǎng)志者志身。漢 . 韓嬰《韓詩外傳》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 . 大學(xué)》
涵養(yǎng)、窮索,二者不可廢一,如車兩輪,如鳥兩翼。宋 . 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修身以為弓,嬌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fā),發(fā)必中矣。漢 . 楊雄《法言 . 修身篇》
正直是道德的中心 [ 英 ] 赫胥黎《真正的和理想的大學(xué)》
造物給你美貌 , 也給你美好的德性 ; 沒有德性的美貌 , 是轉(zhuǎn)瞬即逝的。 [ 英 ] 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
用道德的示范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一個人更有成效。希臘諺語
養(yǎng)身莫過于養(yǎng)性,養(yǎng)性莫過于養(yǎng)德。中國諺語
君子懷德,小人懷寶。中國諺語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法國諺語
愛真理和善良,不是為了求得報酬,而是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 [ 俄 ] 別林斯基《文學(xué)的幻想》
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蹲髠 . 哀公元年》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顿Y治通鑒 . 周紀》
才智英敏者宜以問學(xué)攝其操,氣節(jié)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明 . 洪應(yīng)祖《菜根談 . 修省》
止謗莫如修身。漢 . 徐干《中論 . 虛道》
10. 讀書
(1) 引言
讀書
有人說: “ 書是階梯,書是船只,書是良藥,書是營養(yǎng),書是智慧,書是老師,書是遺訓(xùn)、忠千和命令》 ” 書,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墒牵舨蛔x或不會讀,書有何用?朋友:你不僅要擁有書,愛書,而且要勤于讀書,要學(xué)以致用,那才能充份體現(xiàn)書的價值。
在我們面前的是茫茫書海,巍巍書山。讓我們在書海揚帆奮進,勝利達到彼岸;讓我們在書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頂峰!
(2) 事實論據(jù)
宋濂的讀書經(jīng)歷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代重臣,被稱為 “ 開國文臣之首 ” 。一代禮樂,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 《元史》、著有《宋學(xué)士文集》。
他幼年家貧,常借書苦讀。在其《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敘述了自己苦讀的經(jīng)歷:他細時就愛讀書,可是家貧買不起書。就經(jīng)常到有藏書人家借書,一借到書,就日以繼夜地趕抄,即使在數(shù)九寒天,硯水結(jié)冰,手指凍僵,也不亭筆。他借書守信,按期歸還,有書的有家才肯不斷借書給他。
宋濂讀書時,遇到疑難,自己不能解決時,他就長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尋訪名師指教。逢嚴冬季節(jié),他忍饑挨餓,頂風(fēng)冒雪,穿過巨谷,爬上大山,兩腳凍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繼續(xù)尋訪老師。宋濂十幾年如一日刻苦讀書,終于取得杰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xué)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qū)。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于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 “ 自十余歲起 …… 讀到現(xiàn)在,將滿六十年了 …… 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 ”
由于他一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 “ 學(xué)界泰斗 ” 。
“ 三味書屋 ” 的來歷
魯迅 12 歲進 “ 三味書屋 ” 私塾從壽鏡吾先生讀書。魯迅先生后來曾著文《從百昔園到 “ 三味書屋 ” 》回憶這段經(jīng)歷。